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孔祥清

  • 10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孔祥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3):9~13,-0001,():

URL:

摘要/描述

1971年Mills报道采用单个蝶形球囊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的动物实验,旨在探索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渡过危险期的临时措施,但未在临床实验。1988 年Lock首先报道应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关闭室间隔缺损成功[1],选择的病例是肌部室间隔缺损和外科手术后补片周边残余缺损的病例。根据Lock的163例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报告,54%为肌部室间隔缺损,34%为手术后残余缺损,11%为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缺损。采用的器械为CardioSEAL和Clamshell封堵伞,成功率高达100%。1990年国内任森根等应用Rashkind双伞闭合器介入闭合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但术后短时间内出现一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由于Rashkind双伞闭合器仅有12和17mm2种型号,仅能关闭8mm以内的室间隔缺损,临床适应证局限,限制了此闭合器的应用。Lock在Rashkind17mm双伞闭合器的基础上又衍生出17、23、28、33 和44mm的蛤壳闭合器(clamshell)和改良的CardioSEAL闭合器,但伞状闭合器的中心连接点小,可在闭合的缺损范围内移动,而且伞面直径需大于缺损直径的! 倍,植入过大的伞状闭合器,容易影响主动脉瓣的正常活动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因而也限制了它的临床应用。另外从蛤壳闭合器应用的随诊中发现40%的病例有1支以上的伞臂断裂,尤其是较大型号的闭合器,所以这两种方法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上并不十分理想,也未在临床推广应用。1994年Sideris应用钮扣式补片关闭室间隔缺损[2],术后出现一过性LBBB较少,但由于正、反补片之间的空隙大、扣合不够紧密,术后残余分流率较高,甚至有补片移位。1998年Ampl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闭合肌部室间隔缺损开始在临床应用。1999年Thanopoulos报道应用Anokatzer肌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介入闭合肌部室间隔缺损,取得满意临床效果[3]。但肌部室间隔缺损较少见,所以目前国内外介入治疗的例数不多。目前国外应用Amplatzer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的动物实验已完成[4],进入临床使用阶段。2002年6月起Amplatzer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装置开始在临床上应用[5],国内近500例的临床应用结果令人鼓舞。

【免责声明】以下全部内容由[孔祥清]上传于[2009年08月30日 11时17分17秒],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0

本学者其他成果

    同领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