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魏盟

  • 15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

PTCA前后应用多普勒导丝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储备功能的意义

魏盟魏盟钱菊英沈学东樊冰王齐冰严卫邵志丽潘翠珍戎卫海陈灏珠

临床心血管,1999,15(9),-0001,():

URL:

摘要/描述

目的: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前后应用多普勒导丝测定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的变化意义。方法:对25例冠心病患者的31支冠状动脉行PTCA。于PTCA前后用多普勒导丝分别记录狭窄近端和远端的平均峰值血流速度(APV),狭窄近、远端血流速度比(P/DVR)及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储备(CFR)。结果:PTCA前31支冠状动脉的直径狭窄率为(84.88±12.25)%。PTCA后残余狭窄为27.65%(P<0.05),术后病变冠状动脉近端APV较PTCA前有所增加,但差别未达统计学意义〔(23.74±15.98)cm/s:(27.36±18.32cm/s,P=0.06〕。狭窄远端基础APV、充血相APV及CFR均较术前明显增加〔(15.07±11.63)cm/s:(23.09±10.33)cm/s,(20.53±10.69)cm/s:(41.67±17.43)cm/s,1.20±0.40: 1.81±0.66,均P<0.05〕,P/DVR则明显降低(1.84±1.06: 1.45±0.74,P<0.05)。但残余狭窄的多少与PTCA后基础及充血相APV、CFR、P/DVR改善的程度之间并无明显的相关关系。结论:多普勒导丝测量技术可以更细致的评价PTCA前后冠状动脉血流模式的变化及PTCA术后的急性期疗效,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使用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新方法。

【免责声明】以下全部内容由[魏盟]上传于[2011年04月29日 15时40分40秒],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0

本学者其他成果

    同领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