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首发论文
动态公开评议须知

1. 评议人本着自愿的原则,秉持科学严谨的态度,从论文的科学性、创新性、表述性等方面给予客观公正的学术评价,亦可对研究提出改进方案或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2. 论文若有勘误表、修改稿等更新的版本,建议评议人针对最新版本的论文进行同行评议。

3. 每位评议人对每篇论文有且仅有一次评议机会,评议结果将完全公示于网站上,一旦发布,不可更改、不可撤回,因此,在给予评议时请慎重考虑,认真对待,准确表述。

4. 同行评议仅限于学术范围内的合理讨论,评议人需承诺此次评议不存在利益往来、同行竞争、学术偏见等行为,不可进行任何人身攻击或恶意评价,一旦发现有不当评议的行为,评议结果将被撤销,并收回评审人的权限,此外,本站将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5. 论文所展示的星级为综合评定结果,是根据多位评议人的同行评议结果进行综合计算而得出的。

勘误表

上传勘误表说明

  • 1. 请按本站示例的“勘误表格式”要求,在文本框中编写勘误表;
  • 2. 本站只保留一版勘误表,每重新上传一次,即会覆盖之前的版本;
  • 3. 本站只针对原稿进行勘误,修改稿发布后,不可对原稿及修改稿再作勘误。

示例:

勘误表

上传勘误表说明

  • 1. 请按本站示例的“勘误表格式”要求,在文本框中编写勘误表;
  • 2. 本站只保留一版勘误表,每重新上传一次,即会覆盖之前的版本;
  • 3. 本站只针对原稿进行勘误,修改稿发布后,不可对原稿及修改稿再作勘误。

示例:

上传后印本

( 请提交PDF文档 )

* 后印本是指作者提交给期刊的预印本,经过同行评议和期刊的编辑后发表在正式期刊上的论文版本。作者自愿上传,上传前请查询出版商所允许的延缓公示的政策,若因此产生纠纷,本站概不负责。

发邮件给 王小芳 *

收件人:

收件人邮箱:

发件人邮箱:

发送内容:

0/300

论文收录信息

论文编号 200902-5
论文题目 新近纪红粘土粒度沉积学特征及成因指示意义
文献类型
收录
期刊

上传封面

期刊名称(中文)

期刊名称(英文)

年, 卷(

上传封面

书名(中文)

书名(英文)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上传封面

书名(中文)

书名(英文)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上传封面

编者.论文集名称(中文) [c].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

编者.论文集名称(英文) [c].

出版地出版社 出版年-

上传封面

期刊名称(中文)

期刊名称(英文)

日期--

在线地址http://

上传封面

文题(中文)

文题(英文)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日期--

上传封面

文题(中文)

文题(英文)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日期--

英文作者写法:

中外文作者均姓前名后,姓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姓全称写出,名可只写第一个字母,其后不加实心圆点“.”,

作者之间用逗号“,”分隔,最后为实心圆点“.”,

示例1:原姓名写法:Albert Einstein,编入参考文献时写法:Einstein A.

示例2:原姓名写法:李时珍;编入参考文献时写法:LI S Z.

示例3:YELLAND R L,JONES S C,EASTON K S,et al.

上传修改稿说明:

1.修改稿的作者顺序及单位须与原文一致;

2.修改稿上传成功后,请勿上传相同内容的论文;

3.修改稿中必须要有相应的修改标记,如高亮修改内容,添加文字说明等,否则将作退稿处理。

4.请选择DOC或Latex中的一种文件格式上传。

上传doc论文   请上传模板编辑的DOC文件

上传latex论文

* 上传模板导出的pdf论文文件(须含页眉)

* 上传模板编辑的tex文件

回复成功!


  • 0

新近纪红粘土粒度沉积学特征及成因指示意义

首发时间:2009-02-02

弓虎军 1    张云翔 1    孙博亚 1    王微 1   
  • 1、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摘要:通过对典型风积成因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新近纪红粘土、化石围岩红粘土、水成黄土、霸河阶地、淮河底泥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分析,发现新近纪红粘土在参数组合图上,与水成沉积物的分布特征较为相似,它们的分布范围较大,包含分布范围较为集中的黄土-古土壤与化石围岩红粘土。说明新近纪红粘土既具有风积成因的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物的组合特征,又具有水成沉积物的特征。尽管包括化石围岩在内的新近纪红粘土部分层段发生了后期流水的改造,但由于组成新近纪红粘土、埋藏化石的化石骨架围岩的母质颗粒,其物质来源相似于第四纪马兰黄土-第五层古土壤,同为风动力搬运的结果,其粒度组成、频率及概率累积曲线的变化不大,并未引起沉积物沉积学特征的变化。因此,新近纪红粘土的成因方式为,物质来源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相同,为风动力搬运而来的远源物质,其部分层段为风积就地成因,部分层段却经历了后期流水的改造,使得风动力搬运而来的远源物质重新聚集。

关键词: 新近纪 红粘土 粒度 成因

For information in English, please click here

Sedimen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in Cause of Formation of Neogene Red Clay Particle Size

Gong Hujun 1    Zhang Yunxiang 1    Sun Boya 1    Wang Wei 1   
  •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icle size of quaternary loess, which is paleosol, neogene red clay, fossil surrounding rock red clay, aquatic loess, Ba River terraces sediments and Huai River bottom sediments, with typical aeolian cause of formation, we found that it shows great similarity on distribution in parameter integrated graph between neogene red clay and hydatogen sediment, whose distribution area is big including centeralized distributed loess, paleosol and fossil surrounding rock red clay. This indicates that neogene red clay possess not only composite characteristics of aeolian quaternary loess, paleosol sediments, but also them of hydatogen sedimen. Despite some layer sections of neogene red clay including fossil surrounding rock experiecned rheobiotic reconstruction, the source of the mother material particles of the neogene red clay and fossil skeleton surrounding rock, where fossils are buried into, resembles quaternary malan loess, the 5th layer paleosol, both of them are the consequence of eolian transporting, whose particle size composition and frequency-Probability accumulation curve seldom varies, which didn\\\\\\\\\\\\\\\

Keywords: Neogene Red Clay Particle Size Cause of Formation

Click to fold

点击收起

论文图表:

引用

导出参考文献

.txt .ris .doc
弓虎军,张云翔,孙博亚,等. 新近纪红粘土粒度沉积学特征及成因指示意义[EB/OL]. 北京: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2009-02-02]. https://www.paper.edu.cn/releasepaper/content/200902-5.

No.2835411400123350****

同行评议

共计0人参与

评论

全部评论

0/1000

勘误表

新近纪红粘土粒度沉积学特征及成因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