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针对Android应用程序易被重打包或源码被逆向破解的问题,本人提出了一种基于Android容器的应用加固系统。Android容器通过模拟应用执行环境,可控制容器内应用的安装和启动过程;而加固技术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计算机科学技术#
2013-12-24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原本立足于PC平台的VoIP技术有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从移动平台出发,介绍了SI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Android平台NDK移植的基本方法,阐述了Android原生SIP协议栈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嵌入式与通信软件实验室,北京,100876
#计算机科学技术#
2015-12-03
针对Android终端日益猖獗的恶意攻击,本文提出一种Android源代码安全静态检测技术,本技术利用已有的Java源代码静态分析技术,同时加入对Android隐式方法调用的处理,得到基于
2011-10-24
本文以传统软件保护技术为基础,结合Android应用软件开发特点,针对Android平台下现有的软件保护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的脆弱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Android平台下适用的软件保护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 100876,北京邮电大学信息安全中心, 北京 100876
#计算机科学技术#
2012-12-06
本文首先介绍了Android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以及恶意软件的特征,引出了Android软件行为监控系统的重要性。接着详细介绍了Android系统的Binder机制的架构和原理,软件行为监控系统的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6
#计算机科学技术#
本文收录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13,6(4):324-330.
2014-11-04
随着Android智能手机的普及,其软件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Android软件使用的编程语言Java极易被反编译,导致Android软件比其他使用编译型语言的程序更容易被逆向破解。为了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
2012-12-03
作者通过对Android平台的软件保护的现有技术进行调研,分析了当前比较流行的软件加壳技术upx和burneye,它们在通用性方面存在很强的局限性,都无法支持Android2.2以上的版本。基于上述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技术#
2016-01-07
本文分析了Android应用传统开发方式所带来的功能不利于扩展、项目难于维护的弊端,并借助于MVP思想,设计实现了一种适用于开发Android复杂软件的MVP架构。该MVP架构在传统MVP架构基础
北京邮电大学嵌入式系统与网络通信实验室,北京 100876,北京邮电大学嵌入式系统与网络通信实验室,北京 100876
#计算机科学技术#
2015-12-31
Android自动化测试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正逐渐兴起。现有的Android自动化测试方法普遍需要PC端配合,无法在Android终端独立进行自动化测试,并且不能实现多终端多任务并行执行
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876,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北京 100876
#计算机科学技术#
2016-11-29
在Android恶意代码动态检测的过程中,行为触发技术是影响检测结果的一项关键技术。为了有效的对Android恶意代码进行动态检测,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重遍历的Android恶意代码检测方法。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602052)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京,100876,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北京,100876
#计算机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