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Chang,LIU Zhiyong,SUN Ying,LI Chengyu,ZHANG Yun,FENF Hui
In plants, miRNAs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ollen development. However, to date, few pollen
2016-05-20
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igher Education of China (20122103120014)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31272157)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College of Horticulture,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866, China
#Agronomy#
2012-11-26
)参与了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该蛋白编码基因PGCML1 (Pollen Germination and elongation related CML gene 1)在花粉和花粉管中高表达,其功能缺失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0131120004)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2010TS09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0236)
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济南 250100,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 山东英才学院园林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104,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细胞工程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济南,250100
#生物学#
2015-01-13
蒲黄(pollen tyhae)为香蒲科植物水烛香蒲(Typha angustifolial)、东方香蒲(Typha orientalis presl)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蒲黄药用记载始于《神农
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研究项目(212006)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1210120005)
重大新药创制(2012ZX09101202)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药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药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药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药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天津市现代中药重点实验室,天津市中药药理学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193
#中医学与中药学#
曹现勇,田芳,许清海,李月丛,张振卿,贾红娟,张丽艳,王学丽
2009-01-15
阴山山脉东段蛮汉山和大青山山顶草甸、桦木林、虎榛子灌丛、人工油松林及杂草草原5 个植被类型花粉通量与表土花粉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植被类型及同一植被类型不同样点花粉通量和花粉浓度差异明显,捕捉器样品花粉源区面积小于表土样品,能较好地反映样品点周围植被组成,但受虫媒植物和局地植物花粉影响,与表土 样品花粉组合差异明显;表土样品中松属、桦属、蒿属及藜科花粉含量多高于捕捉器样品,表明这些花粉不仅易于传播,而且在表土中具有较强的保存能力;禾本科花粉具低代表性,花粉保存能力较低。地层花粉分析中应引起注意。
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2003CCA01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1166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2107)
教育部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094004)
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06547006-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
2011-05-22
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驱动下,近年来中国黄土高原孢粉研究在经受各种挑战的同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主要就黄土孢粉的提取方法、研究成果与进展以及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了几点展望。通过对黄土孢粉各种提取方法对比发现,HF筛选法是比较理想的黄土孢粉提取方法。黄土高原长尺度(百万年)的孢粉研究相对较少,而万年、千年尺度的相对较多。近些年来,中国黄土高原孢粉研究沿着由定性向定量、低分辨率向高分辨率的总体方向发展的同时,其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古植被地方性分异研究也得到了普遍的关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101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lzujbky-2010-96)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8011部队,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地球科学#
2009-01-16
采用悬滴法在5%蔗糖+0.1%硼酸的培养液上对23个日本牡丹品种新鲜花粉及超低温保存1年后的花粉萌发率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新鲜花粉生活力均存在差异,23个品种中,‘大藤锦’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60.89%,而‘岛大臣’最低,为3.49%;超低温保存芍药花粉的效果因品种而异,但绝大部分品种花粉保存效果良好。
2016-09-27
在高等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花粉管作为运输精子到胚珠的载体,它的生长具有高度极性化。由于花粉管本身所具的特性,它已经成为研究细胞相互识别、胞内和胞外信号的模式系统。本文为了研究蛋白磷酸化在白杄(Picea meyeri Rehd. et Wils.)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本研究使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手段,分析了花粉发育过程中磷酸化蛋白变化图谱。通过质谱分离鉴定到44个磷酸化蛋白, 定量分析发现,花粉萌发后25个蛋白磷酸化程度增加,19蛋白磷酸化程度降低。根据其生物学功能,这些蛋白可分为信号转导、小泡运输、细胞骨架和碳水化合代谢等几类。研究发现,花粉管生长过程能量代谢水平增加到非常活跃的状态,此外,磷酸化在花粉发育过程中细胞分泌途径中起很重要的作用。
2008-12-31
为探讨梨花粉管衰老过程中是否存在程序性死亡的信号路径,分别用外源细胞色素c和ATP对梨花粉(管)进行单独或混合处理,检测细胞色素c能否使离体花粉管发生程序性死亡。结果表明,细胞色素c和ATP混合处理的四个组合都能抑制离体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并且引起了花粉管核DNA的降解,不同处理中双核、单核及无核花粉管所占比率存在明显差异;高浓度ATP虽能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但不能引起花粉管核DNA的降解。本研究首次发现了梨花粉管停止生长过程具有PCD过程的典型特征,花粉管停长的死亡过程是属于PCD类型,为研究自交不亲和性反应中自花花粉管停止生长的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2006-11-28
雄性种质在柿属植物育种中具有重要价值。本实验以湖北省大别山区分布的完全雄性变异单株雄株2号、雄株3号、雄株8号、雄株9号、雄株10号,以及着生雄花的栽培柿品种禅寺丸、华柿1号和栽培柿变种野柿、近缘种油柿等为试材,对其花器形态、花粉量、花粉直径、巨大花粉比率、花粉离体萌发率、花粉与主栽完全甜柿和完全涩柿品种的柱头亲和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供试完全雄性变异单株全株均只着生雄花,花期较长,可与主栽柿品种的雌花相遇;(2)供试完全雄性变异单株的单花花粉量比禅寺丸略少、但单花药花粉量差异不显著;(3)供试柿属雄性种质的花粉粒直径在染色体倍性不同的试材间差异极显著,但在相同倍性的试材间差异不显著;(4)雄株3号、雄株9号、雄株10号,以及禅寺丸、华柿1号、野柿和油柿中存在巨大花粉,且其比率在不同年份间不一致;(5)供试完全雄性变异单株花粉离体萌发率为10%~40%;(6)所有供试柿属雄性种质花粉均能在‘前川次郎’和‘磨盘柿’柱头正常萌发。柿属雄性种质花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其在生产和育种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30504014)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农学#
2011-11-08
被子植物有性生殖过程起始于授粉。授粉通过花粉与柱头的相互作用完成。一般植物具有避免自交亲和的机制,但自然界中仍存在拟南芥等自交亲和的植物。本文总结了拟南芥授粉过程中参与调节花粉粘附、水合、萌发以及花粉管在柱头组织中生长等阶段的花粉因子与柱头因子,并讨论了这些因子参与调节花粉和柱头相互作用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