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1
目前国际上有LIGO H1, L1,VIRGO等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正在运转,还有其他探测器也在计划或调试中。若将多个干涉探测器的数据关联,其探测能力比起两干涉仪要有所提高,对宇宙残余引力波给出更严格的限制。我们把四个探测器按照"多对"和"四关联体"这两种方法组合,分别计算出其信噪比。这里采用LIGO S5 以及更新的LIGO S6的数据,VIRGO的 VSR2运行数据,以及KAGRA和AIGO的设计数据。结果表明,S6探测残余引力波的能力比S5有了较显著提高。我们还利用四探测器对残余引力波的张量-标量比r给出限制。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 中科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 23002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学系 中科院星系与宇宙学重点实验室 安徽合肥 230026
#天文学#
2012-01-16
对弱场合理线性化的爱因斯坦场方程平面引力波解分析表明,Taylor等对脉冲双星PSR1913+16的观测结果间接地证实了引力波存在的同时,也间接地说明了爱因斯坦场方程中的引力场源应包含引力场贡献在内的物质构成,并且引力辐射包含在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因而相关的引力辐射理论须做相应修正。
2010-03-31
本文讨论了宇宙残余引力波的产生、给出了残余引力波的解析谱,以及作为初始条件的极早期暴涨过程的影响,同时给出了残余引力波作为源所产生的微波背景辐射的温度各向异性和偏振的解析谱,其中包括了宇宙再电离过程对于谱的修正。讨论了目前引力波探测方法和现状、着重研究了通过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宇宙残余引力波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宇宙再电离导致的困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天文系 天体物理中心
#天文学#
2010-12-20
在广义相对论里,对孤立系统的研究其数学的本质就是对渐进平坦时空的研究。只有通过对孤立系统的足够了解,引力辐射及宇宙中的大质量星体的物理性质及其对天文现象的解释才有充足的理论基础。目前,普遍公认通过对时空中的类光面的深入探索,是研究渐进平坦时空及其引力辐射的最好办法。在本文中我们将给出渐进平坦时空中的类光超曲面的数学描述。这些数学方法不仅对了解类光无穷远的引力场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理解黑洞的数学结构重要工具。
We believe that, the latest LIGO gravitational wave detection results is undoubtedly a major
2016-02-15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Physics#
2008-03-04
这篇论文着重论述Lorentz与Levi-Civita守恒定律对引力波特性的影响;从而对引力波之本质及它是否携带能量、动量传播之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也对物质体系在发射和接收引力波时的能量转换作了新解释。还对PSR1913+16有没有验证引力波携带能量、动量传播之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
#物理学#
2006-08-15
引力场及其对应场具有与电磁场相类似的性质,即具有物质矢量场的共性:(1)引力场及其对应场的始源都是荷,任何荷都按万有引力定律形式激发产生相应的矢量场.(2)对应性质的矢量场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基本呈现对应的四种形式出现;因此,引力场及其对应场共有四类,与引力场及其对应场相关的荷也共有四类.(3) 任何矢量场都按照毕奥-萨伐尔定律形式在周围空间以确定的速度激发产生相应的场.(4) 任何变化的矢量场都在本空间激发产生另一相应的场,并且新激发的场与原场的时间变化率成比例.由此推导得到引力场及其对应场的微分方程,进而得到变化的引力场激发产生感应引力场的规律,并且推导出引力波的普遍方程,引力波的能流密度公式和运动物体辐射引力波功率的普遍规律.
福建省武夷山市环保局
#物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