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8
本研究采用第一性原理的方法对不同成分配比的四元Heusler合金Co2V1-xCrxAl、Co2V1-xMnxAl 及Co2-xFexVAl(x=0、0.25、0.5)的形成能、晶格常数、电子结构和磁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四元合金都具有负的形成能,因而都可以稳定形成; 通过改变Mn或Cr 的含量可调控费米能的位置。当x=0.5时,四元合金Co2V1-xCrxAl和Co2V1-xMnxAl的费米能几乎位于能隙的中央,合金的半金属行最为稳定。对于Co2-xFexVAl,当x=0.5时,合金磁化强度很低,而自旋极化率却能达到90%。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013014111005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博导类)(20130141110054)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武汉 430081,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武汉 430081,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武汉 430081,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武汉 430081,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武汉 430081,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2,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2
#物理学#
2013-01-07
水源涵养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水质等作用。动态监测水源涵养林的生长状况及水文生态效益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堵河流域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水源涵养林叶面积指数与相关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冠层分析仪在堵河流域竹山以下的部分水源涵养林内随机采集地面样点80个,并建立了叶面积指数(LAI)与两种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的四种相关模型。研究发现,LAI-NDVI的幂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相关系数达到了0.6308。利用该模型遥感反演了2010年堵河流域的叶面积指数,在此基础上推广到相同时段的1990年和1999年的TM影像上,并研究该地区叶面积指数的时空变化。结果显示,在1990至2010年之间,叶面积指数在[0,1]内的面积减小了90.5296%,而在[3,4]增加了1496.226%,生态恢复相当明显。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14612002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146120026)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武汉 430070
#林学#
2013-01-15
不断发展的公路建设事业导致道路噪声与生态区域间矛盾日益突出,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噪声生态问题。本文对天津地区的三个重要湿地保护区周边路网的道路噪声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及相关模拟分析,以完善道路噪声生态问题研究的基础数据库。研究结论显示,道路在调研保护区边界处形成的噪声最高可达近80dB,可见保护区周边由道路造成的噪声污染已相当严重,且问题路段沿线并未设置合理的防噪、降噪措施,道路噪声治理问题亟待解决。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03212005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032110047)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土木建筑工程#
2013-01-18
公路沿线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生态交错区,由公路引发的诸多生态问题中以噪声干扰影响最为严重。鸟类作为生态敏感型物种,其对道路噪声的反应规律可为今后生态型道路的设计及规划提供依据。本文对国际范围内,道路噪声对鸟类干扰影响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以便此研究领域今后的不断深化、完善。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0032120052)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032110047)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 300072
#土木建筑工程#
2013-10-21
为了研究干湿交替循环环境作用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本文通过室内干湿循环试验模拟边坡土体的干湿循环作用过程。然后利用三轴剪切试验,得到了边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及强度参数随干湿循环作用次数的衰减规律。此外,在试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推导出干湿交替循环环境下粉质粘土边坡的安全系数计算理论。通过应用改进的边坡失稳判据和试验研究成果对粉质粘土边坡工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获得其安全系数,为类似土质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工程参考价值。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19112003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120191110039)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建筑工程#
2012-02-24
针对传统多点柔性工装支撑间距大、独立驱动点数众多、控制系统复杂等缺点,提出了一种飞行器柔性工装操作机器人,通过操作机器人来实现柔性工装上各支撑单元的X、Y向定位。该机器人由行走小车、大小机械臂、抓取机器手、对接机械手以及锁紧机械手等组成。本文详细阐述了该操作机器人系统组成、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800030005)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10002110079)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北京,100084
#机械工程#
2011-01-13
在城市道路交通运行环境中,冰雪路面对机动车行驶安全性有着显著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采集积雪路面、粗糙冰路面、光滑冰路面、冰雪混合路面的摩擦系数数据,基于驾驶员在冰雪路面行车时的制动反应时间与制动距离分析,计算给出了不同类型冰雪状态下对应不同行驶车速的机动车停车距离。基于车间距与停车距离定义了冰雪路面的行车安全度,分析结果表明,若驾驶员保持相同的行驶车速与车间距,其在不同类型冰雪路面上行车的安全度有显著的差别。给出了不同类型冰雪路面、不同交通量对应的行车安全最高车速计算方法,以小型车为例,给出了保证冰雪路面行车安全的最高车速限制建议值。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802131013)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213013)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工程#
2011-01-24
比较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 Cell Lymphoma, Nasal Type,ENKTCL-N)与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T-cell lymphoma/leukemia)蛋白表达的异同,了解ENKTCL-N蛋白质表达特点,寻找该肿瘤与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之间的特异性标志物。运用双向电泳技术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SNK6和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株Hut78进行蛋白分离、采用软件结合人工分析,全面比较和筛选ENKTCL-N与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株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行质谱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初步探讨差异表达蛋白在ENKTCL-N中可能的生物学功能。双向电泳图比较结果显示:两细胞株蛋白点匹配率为75.12%,SNK6细胞株与Hut78细胞株在蛋白表达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发现有14对蛋白点存在5倍以上明显表达差异。质谱鉴定和数据库分析得出10个明确差异表达蛋白。其中在SNK6细胞株中上调表达点为4个,4个点为新出现点,2个点为消失点。经蛋白鉴定发现ENKTCL-N与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差异表达蛋白功能主要涉及了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抗凋亡性,血管生成、EB病毒感染等可能的发病机制以及对化疗可能的耐药性等主要方面,为进一步研究该淋巴瘤与T细胞淋巴瘤/白血病之间的特异性标志物,以及在蛋白表达水平上探讨ENKTCL-N发生和演进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2007061014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课题(新教师基金20080610105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烧伤科,四川大学口腔医院,四川大学人类生物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基础医学#
2011-01-25
随着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生命科学的研究重点由结构基因组转向功能基因组。人们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以往研究的策略都是从细胞的基因水平认识其生理、病理变化,忽略了基因组序列表达信息和生命活动的执行者--蛋白质与基因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基因的产物是蛋白质,生物的表型也是通过蛋白质来体现,人体内真正发挥作用的是蛋白质,它扮演着构筑生命大厦"砖块"的角色。因此,对蛋白质的数量、结构、性质、相互关系和生物学功能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迫切需要和重要的任务。传统的单个蛋白质研究已远远无法满足后基因时代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组学"悄然诞生,它以细胞内全部蛋白质的存在及活动方式为研究对象,不仅是生命科学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的里程碑,也是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2011-02-23
本文讨论了复杂背景下采用电子倍增CCD实现光子计数成像的处理策略,提出了一种二次阈值滤波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有效性。根据电子倍增CCD的成像模型,将电子倍增CCD的输出图像表示为光子事件、偏置噪声和伪光子事件噪声的集合。通过采集多幅电子倍增CCD的输出图像,将光子事件检测问题转化为标准的二元假设检测问题。利用利用贝叶斯判决,可以找到光子事件检测的最佳检测法则,使得光子事件的误判代价达到最小,从而检测出光子事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通过实验对比可以发现,本文提出的方法明显优于普通的累加积分方法,适用于生物微弱光检测等超低照度下的成像等领域。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70288011)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3219120016)
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南京 210094,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南京 210094,南京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南京 21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