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陈家旭

  • 102浏览

  • 0点赞

  • 1收藏

  • 0分享

  • 18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

大鼠肝郁脾虚证的代谢组学研究

陈家旭罗和古丁杰岳广欣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7年5月第5卷第3期/Journal of Chinese Integrative Medicine, May 2007; Vol. 5, No. 3,-0001,():

URL:

摘要/描述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大鼠(肝郁脾虚模型)的血浆代谢表型改变,开展中医证候学的研究,试图通过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寻找肝郁脾虚证候的生物学本质,探讨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选用实验用二级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7d正常对照组(A组)、21d正常对照组(B组)、7d模型组(C组)和21d模型组(D 组),每组6只。以慢性束缚方法制作应激大鼠模型。分别于第8天和第22天麻醉后心室取血,用Varian UnityInova 600 M 超导傅立叶变化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波谱仪检测。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经过32k傅立叶变换转为一维NMR谱图。调用VNMR软件中的程序将1H 谱按默认值,分别从4.5~0.5ppm( 弛豫时间编辑)以及6.0~0ppm(扩散编辑),每段为0.04ppm,进行分段积分,将积分数据归一化后,以文本文件或Excel文件贮存,用于模式识别分析。将上述得到的数据文件利用Simca-P10.0软件包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大鼠血浆1H NMR 谱的主成分分析,各组动物代谢谱各不相同,与已知应激状态下动物体内代谢的调节过程及结果相一致。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较发现,醋酸、乳酸、酪氨酸、低密度脂蛋白和3.44ppm 的未知化合物的谱峰峰形改变较为明显。这些发生改变的代谢物可以作为肝郁脾虚证的生物标志物做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各组大鼠血浆1H NMR 代谢谱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可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阐释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代谢组学分析是一种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方法。

关键词: 代谢组学 模式识别 核磁共振 中医 大鼠

【免责声明】以下全部内容由[陈家旭]上传于[2007年09月07日 15时58分04秒],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0

本学者其他成果

    同领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