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陈坤

  • 5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

细胞色素P450 2El基因Pst I多态、腌制品与大肠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陈坤俞维萍马新源姚开颜蒋沁婷邹艳周海光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4,38(3):162~166,-0001,():

URL:

摘要/描述

目的 研究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 2E1基因(CYP2E1)Pst I多态性和腌制品与大肠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人群基础的病例对照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PCR-RFLP技术,对126例大肠癌和343名健康对照Pst I识别的CYP2E1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健康对照组cYP2E1基因野生型(C1/c1)为61.8%,杂合子(C1/C2)为35.8%,突变纯合子(C2/C2)为2.4%。调整年龄性别后,结肠癌病例中突变基因型频率54.9%(52.9%C1/C2和2.0%C2/C2)高于对照(OR l.979,95%CT 1.090~3.595),但直肠癌病例与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分层分析发现,突变基因型、每周1或2次和隔天或每天吃腌制品单因素作用的大肠癌OR值分别l.935、2.122和2.315,而每周1或2次+突变型、隔天或每天吃+突变型联合作用后大肠癌OR值分别为2.272和3.127。分别分析结、直肠癌,腌制品对直肠癌的危险性在食用频率为每周1或2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野生型和突变型的OR值分别为2.646和2.297,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结肠癌危险性只有在Pst I突变者隔天或每天吃腌制品时才剧增,OR值4.262(1.395~13.017),为野生型的2.6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ElPst I C→C点突变是大肠癌的遗传易感性因素,与腌制品有协同作用,该作用在结肠癌尤为明显。

【免责声明】以下全部内容由[陈坤]上传于[2005年10月18日 22时40分25秒],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评论

全部评论 0

本学者其他成果

    同领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