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王补宣

     

  

长期从事对流和相变传热、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热物理性质的测试方法与技术、生物医学传热、能源规划和太阳能利用等基础性研究。

个性化签名

TA的关注(0) 关注TA的(0)
留言板

该学者已关闭了留言功能

暂无留言

  • 姓名:王补宣
  • 目前身份:
  • 担任导师情况:
  • 学位:
  • 学术头衔:

    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 职称:-
  • 学科领域:

    工程热物理

  • 研究兴趣:长期从事对流和相变传热、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热物理性质的测试方法与技术、生物医学传热、能源规划和太阳能利用等基础性研究。
个人简介

王补宣(WANG Bu-Xuan, B.X. Wang),(1922年2月出生在江苏无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和热工教学家。1943年获西南联合大学工学士,留校从教。1949年在美国普度大学获机械工程科学硕士。1950年1月任北京大学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至清华大学,1961年晋升教授、任系副主任、校务委员、热能工程与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和召集人(1981-1997),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热工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1979-1995)。还历任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理事长,中国太阳能学会理事长(1979-1987),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工厂动力与节能分会理事长,国际太阳能学会(ISES)中国组主席,国际传热传质中心(ICHMT)执委(1982-1987)和学术委员,国际传热大会(IHTC)代表中国的理事。1983年起担任国际著名期刊Int. J. Heat & Mass Transfer的主编之一,1984年起担任Int. J. Thermophysics编委。1984年创建亚洲热物性大会(ATPC)担任双主席之一、现为国际顾问委员会名誉主席。也是设在夏威夷的亚洲热流体研究中心的顾问委员。1995年当选为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对流和相变传热、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热物理性质的测试方法与技术、生物医学传热、能源规划和太阳能利用等基础性研究,活跃于国内、国际学术界。50年代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本科专业。1981年创建清华大学工程热物理博士点,在1987年和1995年两次评比中被评为名列榜首的重点学科点。60年代领导教研室和指导研究生参与四川化工厂氨合成塔的技术改造,创造了单塔日产量翻番的成绩,被列为1966年国务院100项重大成果之一。1986年获全球能源学会在美国加州举办万国能源博览会期间颁给“人类利用能源”大奖。“高速过冷液体流动膜沸腾”获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多孔介质热湿迁移的研究”获国家教委199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从1985年到2004年,每4年1次共主持了六届北京国际传热会议和三年1次四届亚洲热物性大会、一届国际太阳能与风能利用的国际会议,并分别编辑出版了会议文集。著有《热力学》、《工程传热传质学》、《热工学》等高校教材,译有《传热学基础》等书。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文集中发表了约400篇学术论文,部分被选编成《王补宣论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

  • 主页访问

    3880

  • 关注数

    0

  • 成果阅读

    531

  • 成果数

    10

TA的成果
个人主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