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冯海兰

     

  

个性化签名

TA的关注(0) 关注TA的(0)
留言板

该学者已关闭了留言功能

暂无留言

  • 姓名:冯海兰
  • 目前身份:
  • 担任导师情况:
  • 学位:
  • 学术头衔:

    博士生导师

  • 职称:-
  • 学科领域:

    口腔医学

  • 研究兴趣:
个人简介

 冯海兰,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2年5月出生,1975-1979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学习,1979-1982年在第四军医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1985-1987年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学习并获博士学位,1987年起在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工作至今。期间于1990-1992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在德国埃尔兰根大学牙科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998年在德国亚深大学牙科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三个月。2006年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牙科学院作访问学者。
  兼任《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编委,《精粹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口腔修复学科专题主编。
  临床工作的业务专长为全口义齿,覆盖义齿,可摘局部义齿及各类冠桥修复。开展各类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复杂牙列缺损的咬合重建修复以及先天缺牙的序列治疗。
  主要成就: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致力于研究下颌运动生理,在国内率先引进并应用新型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对“铰链轴”、“运动轴”、“螺旋轴”的概念有逐步深入的认识,新近关于“虚拟合架”的初步研究结果接近国际水平。近10年率先在国内开展“固定-活动联合修复”,应用附着体和双套冠技术对复杂牙列缺损进行修复,其中开发根帽型附着体获2001年实用新型专利一项。2000年底通过验收完成卫生部临床重点科室建设项目“咬合重建的临床研究”,对由于多年缺牙造成的咬合紊乱提出咬合重建的修复治疗原则及效果判定标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在北京大学疾病基因研究中心“985”项目资助下,开展对先天缺牙的临床分型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提出不同类型先天缺牙的临床表型特点及诊断标准,对其中“Reige综合症”、“EDA”、“ CCD”等遗传性先天缺牙发现了新的基因突变类型,并开始对蛋白质功能初步研究,该项目的系列结果有望对中国人先天缺牙有较全面深入的认识。近年还与清华大学生物材料系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资助下,开展骨替代材料的探索性研究。

  • 主页访问

    2228

  • 关注数

    0

  • 成果阅读

    183

  • 成果数

    14

TA的成果
个人主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