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马余刚

     

  

长期从事中高能重离子核物理和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

个性化签名

TA的关注(0) 关注TA的(0)
留言板

该学者已关闭了留言功能

暂无留言

  • 姓名:马余刚
  • 目前身份:
  • 担任导师情况:
  • 学位:
  • 学术头衔:

    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 职称:-
  • 学科领域:

    原子核物理学

  • 研究兴趣:长期从事中高能重离子核物理和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
个人简介

马余刚,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任《Chinese Physics Letters》编委、《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中国原子核物理学会理事,上海市核学会理事,美国相对论对撞机(RHIC)-STAR国际合作组理事等。1994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度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长期从事中高能重离子核物理和放射性核束物理研究。首次与国外合作者从实验上测量了氩核的量热曲线;首次提出了原子核的Zipf图和Zipf定律、多重性信息熵;首次提出了用核反应输运理论研究核反应总截面的新途径;提出了决定反应平面离散的方法;用非平衡的核输运理论提出了研究核前平衡发射的初试自由度的方法;提出了轻碎片的椭圆流的核子数标度率;提出了轻核动量关联函数与单核子分离能、结合能的关系;另外,还系统研究了核物质的多重碎裂反应和临界现象、轻系统核反应的集体流、核的同位旋相关的物理现象以及核态方程(包括对称能)的研究等。近年来,还活跃在相对论重离子碰撞领域,组织参与RHIC-STAR国际合作和数据分析,并利用部分子输运模型研究热密的QCD物质中的马赫波的产生以及夸克-胶子等离子态的新物质状态的性质等。已在国内外SCI刊物上共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 70余篇。
    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1年)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7年), 第九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6),“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2005),“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4年),“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二等奖(1999年),第五届上海市“科技精英”(1997年),领导的 “重离子反应”课题组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和“共青团号”的光荣称号(2005)。2001-2005年为“973”项目“放射性核束物理与核天体物理”中子课题“丰质子核结构和核反应研究”的负责人。目前主持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和中科院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等。组织重大、中小型国际会议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担任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担任会议主席、作邀请报告近二十次。在2006年Springer 出版社出版的专著《Dynamics and Thermodynamics with Nuclear Degrees of Freedom》应邀撰写了书中的一章“Moment analysis and Zipf Law”。

  • 主页访问

    3909

  • 关注数

    0

  • 成果阅读

    642

  • 成果数

    16

TA的成果
个人主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