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者
在线提示

恭喜!关注成功

在线提示

确认取消关注该学者?

刘相华

     

  

主要从事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的研究。

个性化签名

TA的关注(0) 关注TA的(0)
留言板

该学者已关闭了留言功能

暂无留言

  • 姓名:刘相华
  • 目前身份:
  • 担任导师情况:
  • 学位:
  • 学术头衔:

    博士生导师,

  • 职称:-
  • 学科领域:

    机械工程

  • 研究兴趣:主要从事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的研究。
个人简介

  刘相华,男,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东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东北大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曾任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塑性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金属学会轧钢学会塑性加工理论与新技术开发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轧制理论、工艺、自动化方面的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和贡献:

  1) 在新一代钢铁材料开发方面: 担任国家十五863计划重大项目“500MPa碳素钢先进工业化制造技术” 的负责人,通过对热轧过程中组织性能演变和强化机理的研究、热模拟实验、实验室热轧实验和现场工业实验,开发出400-500MPa级超级钢,实现普碳钢强度翻番。在国际上率先实现超级钢工业生产,连续4年超额完成863计划的超级钢推广产量指标,并将超级钢应用于一汽集团汽车制造,取得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钢材品种升级换代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相关成果获2004年冶金科技进步特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年辽宁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在国家经贸委十五重大装备研制项目支持下,以首钢3500中厚板轧机改造为背景,开展中厚板生产工艺、设备与自动化的系统攻关,解决了AGC控制、控轧控冷等中厚板生产核心技术国产化问题,闯出了一条重大轧钢装备国产化的新路,促进了我国中厚板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相关成果获2004年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在智能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方面:提出并实施了轧制过程数学模型智能纠偏的学术思想,提出综合利用神经网络、专家系统、模糊逻辑来全方位模拟人脑,进行轧制规程设定的协同人工智能方法,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提高轧制力、轧件温度的设定精度和控制精度。指导研究生开发了热轧带钢厚度偏差诊断专家系统和中厚板坯料设计专家系统,推进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轧制领域的应用,应用于现场取得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成材率的好效果。此方向出版了《金属轧制过程人工智能优化》等学术著作, 发表研究论文60多篇。相关成果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在刚塑性有限元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证明了刚塑性可压缩材料的变分原理和特定材料总能耗率泛函极值点的唯一性,解决了两类奇异点处理、半接触单元接触区表征等难题,为轧制问题的刚塑性有限元求解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国际上率先用刚塑性有限元法解析了复杂断面型钢轧制过程,开发了各类轧制过程解析的系列有限元软件。这些工作已经在国内外等得到应用,在与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的合作课题中发挥了作用。此方向出版了《刚塑性有限元及其在轧制中的应用》 等学术专著3部,发表了“刚塑性可压缩材料的变分原理”等研究论文100多篇。相关成果1999年获得国家冶金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1年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致力于高层次人才培养,指导的研究生中,有77人获得博士学位,47人获得硕士学位。被评为东北大学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998)、东北大学师德标兵(2008)、辽宁省教科文卫体系统职业道德标兵(2007)、经东北大学研究生网上评审为爱心导师(2008)。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0余项,其他科学技术奖励5项。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出版学术著作8部。发表研究论文被SCI和EI收录500多篇, 发表的论文被正面引用1000多篇次。发表论文的H指数为18(有18篇论文每篇被引用18次以上),在轧制过程有限元分析领域发表的论文被SCI检索的排名世界第一。

  刘相华教授为钢铁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轧制领域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影响。曾经多次担任国际会议的主席、分会场主席、组委会成员, 多次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被评为沈阳市劳动模范(2006)、沈阳市十大科技英才(2008)、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2007)。

 

  • 主页访问

    1775

  • 关注数

    0

  • 成果阅读

    1450

  • 成果数

    20

TA的成果
个人主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