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论文 64
- SCI 1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一种能够产生中性电解水的便携式电解消毒设备的开发
杨宏顺, Jufang Zhang , Shigang Zhou , Ronghua Chen , Hongshun Yang
LWT -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7,82(1):207-215
2017年04月10日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erformance of a portable electrolytic sanitising unit. Free available chlorine (FAC), oxidation-reduction potential, and pH of electrolysed water were measur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coupled with a Box-Behnken design was used to describe the input-output relationship and optimise FAC production. A partial catholyte solution was reintroduced to electrolysis for generating neutral electrolysed water. The result found that RuO2- IrO2/TiO2 electrode was very effective. A FAC concentration of 4 mg/L achieved >2 log CFU/mL reduction, while a FAC concentration of 40 mg/L achieved >6 log CFU/mL reduction in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and Listeria monocytogenes BAA-839. The developed sanitiser had a pH of 7.08 ± 0.08, and the commercial sanitiser had a pH of 3.77 ± 0.18. The developed sanitiser had similar bactericidal effects as the commercial sanitiser.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developed sanitising unit is promising for the control of foodborne pathogens.
关键词: 便携式消毒设备, 响应面优化设计, 杀菌活性, 大肠杆菌O157:H7型,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Portable sanitising unit , Box-Behnken design, Bactericidal activity, Escherichia coli O157:H7, Listeria monocytogenes
-
13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2分享
-
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俊红, 张镜红, 但广键, 郑勇气, 张建平l
内燃机学报,2008,26(1):83~86,-0001,():
介绍了一种新的输系捏振住化手段,利用有限元结合多体动力学的方法,对某X8170ZC型柴油机轴系扭振情况进有研究。建立了轴系扭振仿真虚擦样机,其中主轴颈与主轴承、连杆大头与曲柄销采用非线性连接单元,使轴系扭振仿真更接近实际情况。其次,建立了扭振减振器优化吕标函数,引入BP(Bac主Propagation)神经商络对藏振器进行参数佳化设计。其中,BP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采理货真提供的数据。住化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进行轴系扭振优先设计切实可行,降慑了轴系工作转速莲围离的共振振幅,由位化前的0.14°下降到0.08°。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世博会大空间空调气流组织优化设计一挪威馆, 主题馆
谭洪卫, 王亮*, 周志仁
制冷技术,2010(S1):61~65,-0001,():
大空间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复杂,在设计时应对其气流组织、舒适性等加以模拟预测,必要时应对其气流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1]。本研究以上海世博会挪威馆及主题馆展厅气流组织设计为研究对象,应用CFD模拟技术对原气流组织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研究,并结合设计资料对原方案进行了必要的优化调整。研究表明原设计方案气流组织不合理,热舒适性差;气流组织优化后,展区人员活动区域热舒适性得到显著改善。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许有飞, 梁照江, 王开云, 李莉, 陈作强
红水河,2004,23(4):71~75,-0001,():
针对广西西津闸闸墙的结构布置,采用连续介质非线性理论和有限元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了社砌墙墙体与基岩之间的接触状态和接触应力,提示了墙体与基岩应力分布的基本规律,对基岩上闸墙体型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进生, 王志, 王学礼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5(4):29~32,-0001,():
传统金刚石圆锯片的有效切割宽度只有其直径的30~35%。为在普通规格的金刚石圆盘锯上低成本、高效率的加工大幅面石材制品。本文基于创新设计原理和圆锯片、锯机结构与功能的分析。将圆锯片分解为切割功能模块、支撑功能模块和驱动功能模块。提出新型组合式金刚石圆锯片基体的设计方案。使圆锯片的切割幅面达到其直径的2/3。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在结构分析、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对组合式金刚石圆锯片基体径厚比、切割功能模块尺寸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结构优化后的中1800mm组合式金刚石圆锯片基体质量减轻3.048kg-阶固有频率提高3.235Hz圆锯片直径和厚度均有所降低。动态眭能更加稳定。结构更加合理。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进生, 王永利, 屈绍国, 李平生
机械工程师,2007(8):92~94,-0001,():
对河道探测车变幅机构进行了运动和受力分析,以变幅过程液压缸的压力和探测臂危险截面的弯矩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变幅机构三铰点多目标优化设计数学模型。通过优化分析,获得了变幅机构三铰点位置的优化设计参数,优化后变幅过程液压缸的最大工作压力和探测臂危险截面的最大弯矩值与优化前相比分别降低了32%,7%,有效地改进了原始设计,减小系统的压力损耗,提高了整车作业效率。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曹喜滨, 赵阳, , 徐玉如
空间科学学报,2000,20(4):366~372,-0001,():
电磁制动阻尼器曾被苏联用作周边式对接机构中的阻尼器,成功地完成多攻对接任务。但是现有文献中只对它进行了定性分析,对设计还缺乏足够的依据。本文首先对这种电磁制动器的电磁场进行定量分析。并求解其电磁场,由此推导出电磁制动器的翻动力矩。
关键词: 电磁制动阻尼器-力矩模型-参数优化设计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2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广玉, 张广玉XX, 赖一楠, 杨乐民, 张其馨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28(5):494~497,-0001,():
针对对接飞行器的特性和技术要求,研究了五自由度地面对接缓冲试验台的三维转动实现方法。确定了以三轴转台的形式来实现三维转动。应用模糊有限元理论,设计了质量轻、强度刚度大、适于大撞击的转台框架结构,使整个框架的质量减少8.7%。根据对接初始姿态的设定要求,提出一调整简便、解锁迅速、质量轻、安全可靠的三维姿态调整及锁定装置,并给出相应的计算模型和结果。
-
4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广玉, 赖一楠, , 张崇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1):137~140,-0001,():
针对航天器特性、试验台系统技术要求及对接初始姿态设定的要求,研制了一套三轴姿态调整锁定机构,实现调整过程简便、解锁迅速、质量轻、安全可靠、精度高。采用D-H 坐标系建立了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初始结构和驱动参数设计。在此基础上,应用虚拟样机技术对机构进行了设计可行性验证及进一步参数优化仿真表明根据空间机构原理设计的三轴调整锁定机构能够达到指标要求的运动空间,无运动死点,结构合理,空间对接前解锁迅速.以驱动力作为优化目标,通过敏感度分析,确定了合理的优化结构参数,使机构所需驱动力下降了7.8%,并且转臂和连杆结构质量轻、安装灵活方便。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姜久春, 牛利勇, 张维戈
北方交通大学,2008,32(2):38~42,-0001,():
基于CDD钳位全桥移相式零电压零电流开关(ZVZCS)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分析了主要元器件参数对电路工作特性的影响,以及参数之间的制约关系,从而得出了一组全桥移相式变换器参数的优化设计流程。对利用该优化设计流程设计的变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和实验验证,证明了优化设计流程的合理性。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剧锦三, 蒋秀根, *剧锦三, 庄金钊
工程力学,2007,24(8):77~80,-0001,():
提出了通过调整板底塑性弯矩比控制板底裂缝宽度的概念;基于薄板理论的Navier解建立了提高钢筋混凝土板板底抗裂性能的板底塑性弯矩比值公式;基于塑性铰线理论,给出了保证配筋量最少的板底塑性弯矩比值公式。通过对比,给出了工程中板底弯矩取值的建议公式。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5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杨灿军, 宋瑞银, , 李伟, 刘宜胜
太阳能学报,2006,27(6):554~558,-0001,():
微小型热电发电器由于尺寸较小,接触内阻以及结构的覆盖层、导流层等对输出功率和热电转换效率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结合上述因素,并考虑到汤姆孙效应,建立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数学计算模型。并以最大功率或者最大质量(体积)比功率为目标函数,对最大功率时的负载电阻、电偶臂对数和电偶臂长度等性能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得到了相应的计算公式,为进一步的设计提出了理论指导,并通过实验进行了性能分析验证。最后分析了微小型热电发电器新的加工工艺和发展动向。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晓平, 李海峰
岩土力学,1998,19(3)59~64,-0001,():
将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和优化设计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桩筏基础优化设计模型和实用分析方法。通过抽桩分析,证明了边弱中强和墙柱下强、跨中扳下弱的布桩原则是正确的。
-
3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2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忠海, 李安平
中南林学院学报,2001,21(1):54~57,-0001,():
以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以及我国建议的营养素供给量标准为基准,以婴儿为对象.采用混合惩罚函数法,借助计算机技术.对婴儿经常食用的营养米粉进行了优化设计.获得了最佳配方.计算过程表明,该方飞可行结果可靠,该方法亦可用于各类营养保健食品的最忧设计。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苏学成, 樊炳辉, 逄振旭, 李贻斌, 杨明, 徐国华
机器人,1995,17(6):325~331,-0001,():
本文对一种井下喷浆机器人大臂的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的结果可使大臂的前端沿一条近似的铅垂线运动。其工作的最大压力角和起落高度都满足了设计要求,同时兼顾了使关键结构件尺寸最小的原则。最终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计算机图形与数据的动态仿真检验,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传才, 顾懋祥, 缪泉明, 李定
中国造船,1997,2(137):11~17,-0001,():
引导进化模拟退火算法是一种采用全局优化策略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平行技术,综合了遗传算法、模拟退火、模拟进化的思想,并在解空间实施区域引导。本文用该算法进行船舶性能优化计算,速度快捷,其全局优化策略,可避免陷入局部最小值。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陆金桂, 余俊, 王浩, 陈新度, 周济, 肖世德
中国科学,1994,24(6):653~658,-0001,():
在Kolmogorov多层神经网络映射存在定理基础上,从理论上证明了一个三层神经网络可用来描述任一弹性结构的应力、位移等量和结构设计变量之间的映射关系,并率先提出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具有全局性的结构近似分析方法/所进行的计算机数值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徐格宁, 高有山, 张学良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5,3(1):1~7,-0001,():
探讨高层停车系统钢结构设计的映射建模方法,使简约模型既便于分析计算,又能包含足够信息,保证与完全模型失真度最小。根据“以层划块- 依块建模”的思想,建立模块化的简约模型,用位移法建立各梁元刚度方程,可解得所有简约模型的内力。完全模型采用国际著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力学数值分析。根据简约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完全模型的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双系统辨识技术,建立多层停车系统钢结构简约模型与完全模型基础上的模型映射,实现高层立体停车系统钢结构截面优化设计,达到了速度快精度高的效果。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廖振强, 廖振强**, 王涛, 何大平, 王晖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27(5):573~577 ,-0001,():
该文应用内弹道、气体动力学和优化设计理论建立了抛放弹弹射机构的优化设计模型。针对某一类型的弹射装置,应用复合形优化方法对影响悬挂物(导弹或炸弹)的弹射性能的若干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计算实例表明,通过优化设计得出的设计变量参数,可以使悬挂物的最大弹射加速度明显减少。该优化设计模型为改进现有型号的气动力工作性能提供了有力工具。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