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迟世春, 肖晓春, 林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11):1578~1582,-0001,():
研究了土的单屈服面模型,其屈服函数为一个光滑的封闭空间曲面,避免了屈服面上出现奇异点,以及多重屈服面模型的跟踪记忆,有限元的数值实现相对简单。当加荷应力点位于屈服面上时,其塑性模量应用连续性条件求得,否则塑性模量由屈服面上应力映射点的塑性模量和插值函数计算得到。联合等效塑性偏应变和体应变构造硬化函数。讨论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其确定方法。应用该模型分析了桩土相互作用系统,通过对硬黏土和软黏土p-y曲线的计算发现,该曲线在现场试验的统计曲线之内,单桩和群桩计算结果与试验的拟合也较好。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郑刚, 李欣, 刘畅, 高喜峰
建筑结构学报,2004,25(1):99~106,-0001,():
本文在对双排桩现有计算模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平面杆系有限元双排桩分析模型,将双排桩之间土视为薄压缩层,并以水平向弹簧模拟,可以考虑两排桩间土层分布变化、压缩性、桩间土加固等对双排桩相互作用的影响,避免对前后排桩土压力分布做出人为分配。利用这一模型研究了双排桩与土的相互作用问题,计算实例表明,在参数取值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取得满意的计算结果。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孙利民, SUN Li-min, ZHANG Chen-nan, PAN Long, FAN Li-chu
同济大学学报,2002,30(4):410~415,-0001,():
桩土相互作用是桥梁抗震研究中的难点,计算模型的选用和参数确定直接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为此,提出一种改进P日d曲模型及其参数的确定方法,井以此模型采用动力反应时程方法对国外某桥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旨在为考虑桩土相互作用问题提供一种适舍工程应用的分析方法。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杨敏, 周融华, 王伯钧, 张俊峰, 裴健勇
建筑科学,2000,16(2):5~9,-0001,():
以沉降控制的基础的设计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层数小于八层的多层建筑,且多使用直径小于25cm的预制钢筋混凝土微型桩。上海嘉定某业务办公楼为地面最高10层,地下一层的高层建筑,在其桩筏基础设计中成功地应用了减少沉降桩理论,将原设计的110,650钻孔灌注桩减少至76根,节约了基础工程造价。本文简要介绍了该工程的减少沉降桩基础设计,并提出了减少沉降桩基础的设计建议。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47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