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100
- 期刊论文 100
-
暂无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年6月第11卷第2期/The 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ical Hazard and Control Jun., 2000, Vol. 11, No. 2 1
-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2年8月第12卷第4期/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 Aug., 2002, Vol. 12, No. 4 1
- 力学学报,2003,35(3):367~372 1
- 动力学与控制学报,2004,2(3):48~52 1
- 岩土工程学报,2005,27(5):536~539 1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19卷第4卷2000年7月/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4): 486-492 July. 2000 1
- 物理学报,2004,53(9):2877~2881 1
- 物理学报,2005,53(5):1305-1308 1
- 电路系统学报2004年2月第9卷第1期/JOURNAL OF CIRCUITS AND SYSTEMS February, 2004, Vol. 9, No. 1 1
- 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20):3450-3453 1
- 软件学报 1000-9825/2004/15(11)1583 1
- 通信学报,1999,19(6):77~83 1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贾宏杰, 余贻鑫, 王成山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11~14,-0001,():
电力系统中的混沌对传统的稳定分析和安全控制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文中研究了发电机励磁顶值和PSS回路对电力系统的振荡失稳和混沌现象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计及励磁顶值极限时,或在PSS参数配置合理情况下,可能导致系统Hopf分岔(HB)现象不出现或HB点与鞍-节分岔(SNB)点十分接近。由于在小扰动稳定框架下,HB出现是混沌产生的前提,HB不能出现时,混沌现象也将消失。合理配置PSS参数#可为系统提供正阻尼。从而能够显著抑制HB及混沌现象的产生。文中的研究也是作为找到有效抑制电力系统振荡失稳和混沌现象措施的一种有益尝试。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宏杰, 余贻鑫, 李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8):6~10,-0001,():
导致电力系统混沌出现的一种途径——环面分岔(TB, Torus Bifurcation)现象,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动态分岔现 象,是由于一对复共轭弗罗奎特因子(FM, Floquet Multipliers)从其庞加莱截面(Poincaré section)上的单位圆同时穿出造成的。由环面分岔导致的混沌现象具有许多奇特的现象,如系统运动沿封闭环面分布、存在进一步的分岔与自组织现象以及有序与混沌共存等。该文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分岔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对电力系统CTC现象的产生机理、表现形式和存在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所得结论有助于对电力系统混沌和各种失稳现象本质的理解。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宏杰, 余贻鑫, 李鹏, 宿吉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23(2):1~4,-0001,():
电力系统混沌现象与随机的往复振荡相似,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同时又由于混沌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它的存在必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和失稳预防等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该文研究的重点是弄清楚混沌现象与系统不同失稳模式之间的关系和混沌现象在系统失稳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实际位置。该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并以示例分析了由于混沌极限环破裂(即混沌的稳定状态消失)而导致系统电压崩溃、角度失稳及电压和角度同时失稳的现象后两种现象,属于首次报道和首次研究。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混沌现象可能是做为电力系统大扰动失稳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而存在。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宏杰, 余贻鑫,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1(7):26~30,-0001,():
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并借助于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给出了电力系统中导致混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途径。运用Piocare截面和Piocare映射技术,深入研究这两种途径的表现形式、内在规律、引发机理,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与电力系统扰动间的关系。由于混沌现象存在时,系统运行参数将伴随持续无规则的振荡,这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弄清楚混沌的产生机理,将有利于对它的预防。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建文, 树学峰, 蔡中民
非线性动力学学报,1998(5):347~349,-0001,():
本文提出了处理受集中载荷无限长粱的一种简化方法由此给出了非线性弹性地基上无限长粱发生混沌的临界条件。
关键词: 无限长梁,, Melnikov方法,, 混沌
-
7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杨茉, 赵明, 李娟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4,25(2):278~280,-0001,():
本文利用混沌理论分析了横掠管束周期性充分发展对流换热的非稳定性问题,即通过速度U的时间序列的重构相空间计算出关联维D2并通过时间序列分析了应该非线性动力统的功率谐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横掠管束周期性充公分发展对流换系统在所给出的控制参数Rt﹦937.7下出现的非稳定性问题属于混沌现象,系统的整体状态可用奇怪吸引子来描述,当延迟时间选择为5,应该时间序列的重构相空间的嵌入维数增至5时,应该吸引子的分綷数趋于定值1.63。
-
3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杰, 朴营国, 张化光, 田沛
自动化学报,1999,25(2):269~274,-0001,():
研究了连续时间混沌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控制,提出了关于多重参数混沌非线性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的新方法。考虑系统参数是线性形式的自适应控制,利用Lyapuno v 方法证明了参数控制方程是全局渐近稳定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是分析混沌参数自适应控制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杰, 田沛, 陈陈
,-0001,():
提出一种新方法来控制一类连续多项式混沌。该方法利用开环控制作用和适当的非线性闭环控制作用,将系统的解传递到任意给定的目标集合,并且证明该控制的传递域是全局稳定的。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杰, 张化光
,-0001,():
提出多重参数离散混沌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的新方法。利用可调系统与参考模型之间的耦合关系,给出基于系统变量作为观测量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算法,采用Lyapuno v 函数方法证明了参数控制系统是渐近稳定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给出的控制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并讨论了系统参数是非线性形式的一般系统及其不确定的外界噪声扰动对系统的影响。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杰, 陈陈
,-0001,():
提出了适合于控制具有多重参数高维非自治复杂混沌系统的参数自适应控制算法。利用系统的动态行为反馈于参考模型,且自适应控制律包含了误差信号的导数项,使得自适应控制律的收敛性得到很大的改善,有效地控制具有复杂行为的非线性系统,特别是具有混沌行为的非线性非自治系统。以短轴颈轴承中刚性转子系统为对象,针对其参数变动而引起系统的振荡或混沌行为,采用参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对转子系统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的稳定运行。文中还讨论了不确定噪声扰动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二才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14(4):32-34,-0001,():
本文指出了一族单峰映射存在周期为奇数的周期点,并进一步研究了某些周期轨道的结构。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二才, 熊金城
中国科学(A辑),1996,26(11):961-967,-0001,():
研究强混合的保测变换所引起的混沌现象,证明了以下结论:如果X是一个满足第二可数性公理的拓扑空间,m是其上的一个外测度,满足条件:(1)X的每一个非空开集都是m-可测的并且有正的m-测度;(2)m在X的Borel б-代数B(X)上限制是一个概率测度;(3)对于任何Y⊂X存在一个Borel集BE(X)使得B⊃Y和m(B)=m(Y),则对于概率空间(X, B(X),m)的任何一个强混合的保测变换f:X→,序列∣mi∣有一个子序列∣ri∣使得limi→∞frxz(a)=F(a)对于任何aEA成立。给出了一维映射上的某些应用。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焦映厚, 陈照波, 夏松波, 陈明, 黄文虎, 张直明
航空动力学报,2000,15(4):413~418,-0001,():
非线性油膜力数据库方法获得非圆滑动轴承的非线性油膜力,利用Runge-Kutta法、Poincar映射和频谱图对刚性Jeffcott转子—椭圆轴承系统在较宽参数范围内的分叉和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得到了系统在某些参数域的分叉图、时间历程、频谱图、相图、Poincar映射图。研究结果表明:在特定参数范围内系统存在倍周期分叉、Ho pf 分叉、解的跳跃、K-T 周期解、概周期运动和混沌运动等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非线性油膜力数据库方法获得的非线性油膜力能准确揭示转子—椭圆轴承系统丰富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为研究大型旋转机械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焦映厚, 陈照波, 夏松波, 黄文虎, 张直明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6):697~699,-0001,():
利用非线性油膜力数据库方法获得非线性油膜力,结合打靶法、Runge-Kutta法、Pincare映射和频谱图对刚性Jeffcott转子系统在较宽参数范围内进行分叉研究。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在某些参数域的分叉图、时间历程、频谱图、相图、Poincare映射图。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焦映厚, 陈照波, 夏松波, 杨建国, 张新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9,31(3):1~4,-0001,():
综述了国内外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讨论了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概括了非线性转子动力学的发展趋势为:转子一轴承系统的油膜非线性特性及其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多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及非线性动力学数值分析方法的研究;转子一轴承系统非线性参数识别、建模和重构;高维非线性动力系统的降维方法的研究;非线性动力响应及耦合问题;转子一轴承一基础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稳定性的灵敏度分析、非线性稳定性裕度及判据;非线性稳定性准则;优化设计等问题。
-
5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海燕, 朱梅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 Vol. 19 No.4 Dec. 2003,-0001,():
提出了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延迟重构中延迟时间间隔和嵌入维数的选取方法。给出了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的局部平均预测法,局部线性预测法和BP神经网络预测法等3种非线性预测方法。通过Lorenz系统的仿真计算表明,无论用3种非线性预测方法中的哪一种,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要比单变量混沌时间序列的预测误差小得多,即使前者的数据长度只有后者的一半,前者的预测误差也要小很多。另外从预测误差最小的角度验证了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相空间延迟重构中延迟时间间隔和嵌入维数选取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多变量混沌时间序列, 相空间重构, 预测, 神经网络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杜海峰, 袁明新, 王孙安, 庄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42(9):1137~1141,-0001,():
针对小世界算法在复杂函数优化中存在的停滞现象,以及低局域短连接的搜索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群熵的混沌小世界算法。根据信息熵建立了种群个体浓度,并以个体浓度和个体适应度作为评价标准进行高浓度的个体更替,从而实现了种群的自我调节和多样性保持。利用混沌变量的遍历性和随机性,通过Logistic映射生成初始种群,采用混沌扰动对短连接后的个体进行局部搜索,从而提高了小世界算法的搜索效率和搜索精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明显改善了小世界算法的搜索能力,而且搜索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杜海峰, 李树茁, 朱正威, 白萌
浙江社会科学,2009(3):13~20,-0001,():
本文简要回顾公共管理科学和复杂性科学研究的进展,探讨将复杂性科学用于公共管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的复杂性科学可以为推动公共管理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公共管理科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具体研究方法,并扩大公共管理科学的研究领域;因此,对复杂性科学视野下公共管理的未来重要研究领域的展望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之一。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毕勤胜, 毕勤胜①, 陈予恕①
应用数学和力学,1998,19(7):587~596,-0001,():
本文研究了已具有静变形的受周期激励作用下浅拱在1:2内共振条件下的分岔特性,进而按系统的运动形式将整个参数平面分成不同的区域,得到了物理参数平面上浅拱的定常运动分布情况,结合数值分析方法详细分析了系统在各个区域内特别是Hopf分岔区域内系统的动力学特性,指出系统模态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通向混沌的过程。
关键词: 浅拱 内共振 定常运动 分岔 混沌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毕勤胜, 陈章耀, 朱玉萍, 邹勇
力学学报,2003,35(3):367~372,-0001,():
分析了耦合vander Pol振子参数共振条件下的复杂动力学行为。基于平均方程,得到了参数平面上的转迁集,这些转迁集将参数平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对应于系统不同的解。随着参数的变化,从平衡点分岔出两类不同的周期解,根据不同的分岔特性,这两类周期解失稳后,将产生概周期解或3-D环面解,它们都会随参数的变化进一步导致混沌。发现在系统的混沌区域中,其混沌吸引子随参数的变化会突然发生变化,分解为两个对称的混沌吸引子。值得注意的是,系统首先是由于2-D环面解破裂产生混沌,该混沌吸引子破裂后演变为新的混沌吸引子,却由倒倍周期分岔走向3-D环面解,也即存在两条通向混沌的道路:倍周期分岔和环面破裂,而这两种道路产生的混沌吸引子在一定参数条件下会相互转换。
-
3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8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