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89
- 期刊论文 89
-
暂无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羟乙基葛根素对脑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张岫美, 张斌, 魏欣冰, 刘慧青, 王立祥, 孙茹
药学学报,2006,41(2):171~174,-0001,():
目的研究羟乙基葛根素对大鼠腑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第4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以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3H]-谷氨酸摄取法测定细胞摄取功能,比色法测定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羟乙基葛根素可明显降低过氧化氢(H202)损伤所致的星形胶质细胞LDH的释放、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谷氨酸摄取率、使细胞内MDA含鼍减少而SOD活性增加。结论羟乙基葛根素可改善星形胶质细胞的神经营养功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注射Aβ25-35后大鼠海马超微结构及caspase-3表达的改变
毕建忠, 王萍, 许顺良, 于君, 王晓云, 刘震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43(11):1010~1014,1022,-0001,():
目的:探讨大鼠双侧海马注射Aβ25-35后海马组织形态、超微结构及caspase-3表达的改变。方珐:采用Aβ25-35双侧海马注射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光镜厦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组织结构,免疫组化法观察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苏木素伊红(HE)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l-CA4区及齿状回神经元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可见较多的神经细胞胞质浓染,核回缩;透射电镜下。模型组海马CAl区神经元较少,可见部分神经细胞膜皱缩,胞体缩小,核膜完整,核染色质电子密度增强;海马区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Aβ25-35可在体内诱导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细胞凋亡, 超微结构,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颞叶癫痫病灶内bax、fas、caspasce-3蛋白的表达
毕建忠, 尚伟, 刘伟红, 孙琳, 来超, 王成伟, 庞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5,20(4):411~413,418,-0001,():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ax、fas、caspase-3在颞叶癫痫患者病灶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4例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灶内凋亡相关基因bax、fas、cspase-3的表达,同时采用光镜、电镜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方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bax蛋白在癫痫组与对照组中均轻微表达,两者司差异无显著性(P>0.05);fas蛋白在对照组中无表达,在癫痫组表达明显增强(P<0.001);caspase-3在对照组中有轻微表达,在癫痫组表达明显增强(P<0.01)。光镜检查及TUNEL染色均未发现凋亡的神经细胞,但电镜检查的8例标本中有3例发现少量早期凋亡征象的神经元。结论 癫痫患者脑内存在神经元凋亡现象。fas、caspase-3基因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书霞, 华荣虹, 鲍恩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3,26(1):66~69,-0001,():
18只AA肉鸡于22℃饲养。30日龄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0,5和10h的41℃高温应激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细胞DNA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细胞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应激处理O,5和10h时,(1)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分别是2.77%,3.28%和2.31%;(2)胸腺细胞凋亡率分别是3.99%,11.15%和3.31%:(3)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14.24%,27.01%和10.84%,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是20.59%,15.13%和27.92%;(4)应激5h与0和10h的细胞凋亡率、caspase-3和Bcl-2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5)应激处理鸡的胸腺细胞凋亡率、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从0h到5h逐渐升高,以后又逐渐下降。在高温应激过程中,胸腺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平行的变化关系,而与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反向变化关系。这些结果均说明:高温应激能明显影响胸腺细胞凋亡,而这种细胞凋亡的变化受caspase-3和Bcl-2表达的调节。
-
5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鸡bcl-2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对转染细胞凋亡的影响
张书霞, 步志高, 陈万芳
中国农业科学,13(6):88~94,-0001,():
构建了CMV驱动及牛生长激素polyA加尾信号修饰的bcl-2cDNA真核表达质粒pCDCB1。随后,采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扩增并纯化的pCDCB1转染至培养的SPF鸡胚次代单层成纤维细胞(CEF)内,96h后收集全部贴壁及上清脱落细胞,用Dotblot检测bcl-2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其细胞凋亡率。结果,pCDCB1转染后96h,bcl-2在CEF中呈高度表达;CEF平均凋亡率为1.14%,明显低于转染空白载体质粒的对照组7.64%的凋亡率,DNA合成期(S期)细胞为21.58%,也低于对照组。结果证实鸡bcl-2的表达可显著抑制体外培养CEF,亡进程,其效应与细胞DNA合成和增殖无关。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bcl-2基因在成年和胚胎鸡免疫器官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张书霞, 陈万芳, 于勇, 鲍恩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9,22(4):65~68,-0001,():
用一步法从17日龄来克亨SPF鸡胚和90日龄成年鸡的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组织中提取总RNA(TRNA),用鸡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cDNA探针进行Northernblot杂交。发现bcl-2在成年和胚胎鸡的不同免疫器官中表达量不同,成年鸡bcl-2的表达量多少依次为胸腺、脾脏、法氏囊,而胚胎鸡则是胸腺、法氏囊、脾脏。同时用流式细胞法测定这些器官的细胞凋亡情况,胚胎鸡法氏囊、脾脏和胸腺的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40%,0.68%和0.38%;成年鸡则是6.98%,1.17%和0.61%。结果表明,鸡bcl-2基因通过阻抑细胞凋亡直接调控正常免疫器官的发育,在淋巴细胞发育过程中bcl-2是免疫细胞亚型选择的重要调节物。
-
4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书霞, 陈万芳, 鲍恩东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23(3):81~84,-0001,():
用SPF来杭鸡复制MD肿瘤模型,取MD肿瘤组织和相同日龄鸡的正常组织,制成单个细胞悬液,碘化丙锭染色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凋亡率。结果:(1)MD肿瘤有二倍体肿瘤和异倍体肿瘤,31例MD肿瘤中26例为二倍体肿瘤,5例是异倍体肿瘤;(2)MD肿瘤细胞动力学特点是: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肾、肝、卵巢和睾丸MD肿瘤细胞S期分别为12.13%,11.30%,12.31%和15.26%,相应组织细胞依次为1.37%,1.27%,1.54%和0.07%,增殖指数(prollferationindex,PI)显著增高;(3)MD肿瘤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肾、肝、卵巢和睾丸MD肿瘤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33%,0.69%,0.73%,0.16%,而相应组织细胞凋亡率则为1.40%,2.44%,1.92%和2.11%。提示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增殖活跃、细胞凋亡受阻是MD淋巴瘤形成的共同细胞学基础。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书霞, 华荣虹, 鲍恩东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1):176~180,-0001,():
18只AA肉鸡于22℃饲养。30日龄时,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0、5和10h的41℃高温应激处理。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应激后不同时间脾脏和法氏囊细胞DNA含量、细胞凋亡率以及Caspase-3和Bcl-2的表达。结果表明,应激处理0、5和10h时,脾脏DNA合成期(S期)细胞比例分别是4.67%、5.11%、4.78%,法氏囊S期细胞分别是30.52%、24.71%、24.04%,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率分别是0.22%、0.42%、0.32%和0.32%、0.62%、0.41%,脾脏和法氏囊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分别为5.49%、10.36%、9.80%和8.60%、10.51%、9.41%,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脾脏分别是31.32%、24.01%和29.26%,法氏囊则是30.24%、27.10%、31.54%,脾脏细胞凋亡率,应激后5h与0和10h有显著差异(P<0.05),在高温应激过程中,脾脏和法氏囊的细胞凋亡率与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率呈方向一致的变化关系,均是从0h到5h逐渐升高,以后又逐渐下降,而与Bcl-2表达阳性细胞率呈反向变化关系。据此说明高温应激能明显影响脾脏和法氏囊细胞凋亡,而这种细胞凋亡的变化受Caspase-3和Bcl-2表达的调节。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书霞, 陈万芳
Animal Husbandry & Veterinary Medicine 2001 Vol. 33 No.6,-0001,():
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lllyncphoma/leukenia-2bcl-2)自1985年分离到后,对其作用及机理日趋深入的研究发现,它的编码产物Bcl-2蛋白具抗细胞凋亡,延长细胞寿命的作用。bcl-2有一个庞大的家族,家族成员间的作用主宰荷细胞的生与死。我们的研究也表明,鸡bcl-2基因可通过抵抗细胞凋亡,促进鸡马立克氏病的发生发展。同时,对bcl-2基因的开发利用,可为畜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
3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玉谷, 马勇江, 许利娜, 范小龙, 梁梓森, 邓衔柏*
家畜生态学报,2009,30(1)52~56,-0001,():
采用MTT法、DNAladder分析、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方法,离体研究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发现:ZEA对离体培养LPS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O.05),且抑制强度与其剂量和处理时间均呈依赖性关系;小鼠脾淋巴细胞经ZEA处理后,出现DNA断裂等典型细胞凋亡特征;ZEA对离体培养LPS活化小鼠脾淋巴细胞具有显著促凋亡作用(P<0.05),且促进强度与其剂量呈依赖性关系。这些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对小鼠脾淋巴细胞有直接毒害作用。
-
3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戚思华, 马雪松, 李军
中国急救医学,2006,26(7):528~530,-0001,():
细胞凋亡抑制蛋白(IAP蛋白)是细胞凋亡过程中重要的调节因子,它通过阻断调亡蛋白酶的激活表达来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大量的研究显示,细胞凋亡是许多神经损伤后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而细胞凋亡抑制蛋白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并且这种内源性的神经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文就LAP家族蛋白的基本结构,抑制细胞凋亡的机制及其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加以综述。
-
4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余四九, 何宝祥, 杜玉兰, 冯贵雪, 郑喜邦, 余四九*, 李恭贺
中国兽医学报,2007,27(5):747~751,-0001,():
为了解水牛卵巢卵泡中颗粒细胞(GCs)和卵母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发生凋亡的变化特征,通过体外培养、血清撤除法诱导水牛卵泡GCs凋亡,并应用苏木精伊红(腿)染色和DNA原位末端标记的TUNEL方法观察其病理特征;通过水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诱导或等待其中的卵母细胞及卵泡细胞发生凋亡,然后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检查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显示:凋亡卵泡Gc8的眦染色特征包括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较深呈紫黑色,且多成簇分布。DNA原位末端标记检查的特征是DNA发生降解,其降解碎片呈,TUNEL阳性。原始卵泡体外培养中调亡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表现为胞核碎裂成电子密度高的大碎片,或出现形态奇特的凋亡小体;初级卵泡中的调亡GCs,细胞内外均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内还见有典型的螺层状内质网结构,其中包涵部分核质。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余四九, 何宝祥, 郑喜邦, 杜玉兰, 李彩萍, 李恭贺, 余四九*
畜牧兽医学报,2006,37(1):23~27,-0001,():
选择5月龄胎儿水牛的卵巢,采用石蜡切片、HE染色的光镜观察和DNA末端原位标记技术(TUNEL)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月龄胎儿卵巢上分布着大量的凋亡细胞;在皮质部存在的大量腔前卵泡中,均匀分布有单个凋亡的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凋亡细胞的主要组织学变化是细胞缩小,核浓缩;DNA末端标记变化主要显示出TuNEL阳性。上述结果提示:水牛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凋亡在胎儿时期已经存在,细胞凋亡是启动水牛腔前卵泡闭锁的潜在机理。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水牛健康与闭锁优势卵泡中颗粒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
余四九, 何宝祥, 杜玉兰, 郑喜邦, 余四九*
中国兽医学报,2007,27(6):950~954,958,-0001,():
采用组织学苏木精伊红(HE)染色与光镜检查、荧光显微镜检查和DNA电泳技术,检查了水牛健康优势卵泡(HDF)和闭锁优势卵泡(ADF)中颗粒细胞(GCs)调亡的生物学特征。此外还应用孕酮处理早期的ADF。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方法检查该激素诱发CCs凋亡的情况。HE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HDF和ADF都含有凋亡的GCs,只是ADF中凋亡的GCs较多。凋亡GCs的HE染色表现细胞体积缩小,染色浓黑,荧光原位检测发现核浓缩。DNA电泳分析表明,在HDF中未发现GCs的DNA降解。而在ADF中因闱锁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程度的DNA降解,出现典型的“拖尾”带,但均未出现具有细胞凋亡特征的DNA“Ladder”。FCM检查结果见到早期的ADF存在着DNA的降解。孕酮处理使DNA降解碎片显著增加。上述结果提示。在水牛的HDF中,GCs的凋亡很少。在ADF中GCs的凋亡较多。水牛ADF中GCs的死亡。少量是以凋亡方式发生的。而坏死是主要方式。
-
3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余四九, 何宝祥, 郑喜邦, 李彩萍, 杜玉兰, 房慧伶, 郭亚芬, 李恭贺
中国兽医科技,2004,35(7):542~546,-0001,():
体外培养水牛卵泡颗粒细胞(BFGCs),待一定阶段后撤除胎牛血清,在对照组培养基中不加任何抗氧化剂,在试验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抗坏血酸(AA)和N-乙酰L-半胱氨酸(NAC),培养6h后观察细胞生长变化,并用噻唑蓝比色法进行细胞计数,探讨了AA和NAC对撤除血清后BFGCs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BFGCs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积变小、细胞浓缩、变圆、离壁等类似凋亡的特征。其中0.5和1.0mmol/LAA组凋亡细胞最少,150.0mmol/LAA组无存活细胞,0.5mmol/LAA组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除1mmol/LAA组以外的其他AA组(P<0.05)。5mmol/LNAC组凋亡的BFGCs最少,其余5个试验组随NAC浓度升高,凋亡细胞逐渐增多,5mmol/LNAC组BFGCs的存活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组(P<0.05)。说明抗氧化剂AA、NAC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撤除血清后体外培养BFGCs的凋亡,而高浓度时可促进其凋亡,它们的作用都是双向的、剂量依赖性的。
关键词: 卵泡颗粒细胞, 抗坏血酸, N-乙酰L-半胱氨酸, 水牛, 细胞凋亡
-
6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东, 王东*, 陈俐, 李增鹏, 牟江洪, 高奉浔
《癌症》,2000,19(2):108~111,-0001,():
目的:探讨骨肉瘤细胞凋亡和p53,bcl-2表达及细胞增列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在80例骨肉瘤标本中,用DNA末端标记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53、bcl-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 PCNA)的表达。结果:80例骨肉瘤中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 AI)范围为0.63%~18.8%,p53和bcl-2蛋白检出率分别为37.5%和60%,PCNA指数范围为12%~96%。统计学分析表明,细胞凋亡与p53、PCNA表达呈正相关,与bcl-2表达呈负相关;结论:p53和bcl-2在调节骨肉瘤细胞凋亡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p53、bcl-2和PCNA均为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蒋利萍, 王靖雪, 杨锡强, 王莉佳
免疫学杂志,2004,20(2):106~109,-0001,():
目的观察恢复K562细胞的p53蛋白功能后该细胞的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探索用野生型p53基因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性。方法以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电穿孔法转导野生型p53基因,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p53基因的表达,3H-TdR掺人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仪分别以TUNEL、annexin-V、细胞周期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和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转染p53基因的K562细胞,出现明显细胞周期C1期停滞,增殖抑制率为24.17%,但用TUNEL、annexin-V和亚二倍体峰检测未发现与未转染p53基因组有凋亡细胞比例差异。结论P53基因对K562细胞有一定的治疗效应,但不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大鼠破骨细胞凋亡和分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张荣华, 舒晓春, 张荣华△, 朱晓峰, 彭柯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3,19(9):1234~1237,-0001,():
目的:观察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破骨细胞(oc)分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rIRAP)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将20只1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益骨胶囊灌胃组和生理盐水灌胃组,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2)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OC,加血清培养后,重氮盐法检测rIRAΒ倒置显微镜下观察OC存活数及荧光染色法观察OC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含药血清组在24 h、48h和72h时rIRAP的活性均明显降低,OC存活数明显降低,凋亡比率明显高(P<O.01或P<0.05)。结论: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体外培养OC分泌TRAΒ诱导OC凋亡,提示这可能是该方防治骨质疏松的机理之-。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吲哚关辛对人喉癌Hep-2细胞系的生长及侵袭作用的研究*
王继群, 高煜Δ, 山艳春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18(12):747~750,-0001,():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吲哚美辛对人喉癌Hep-2细胞系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吲哚美辛作用于人喉癌Hep一2细胞系,进行细胞形态观察,锥虫蓝染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DNA含量。Hep-2细胞经吲哚美辛作用后,撤药培养,绘制生长曲线,并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检测肿瘤细胞非锚着生长能力,琼脂糖滴法检测肿瘤细胞移动能力,单层细胞侵袭实验计算肿瘤侵袭指数。结果:Hep-2细胞系在吲哚美辛作用下,细胞生长形态改变,细胞增殖缓慢,流式细胞仪分析形成明显的亚二倍体峰。细胞毒性与药物剂量及作用时间有依赖关系。吲哚美辛作用后的Hep-2细胞软琼脂集落形成数目减少,细胞移动能力下降,单层细胞侵袭指数降低,但生长曲线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吲哚美辛抑制人喉癌细胞系Hep-2生长,诱导凋亡,降低细胞的侵袭性。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压力超负荷大鼠心室肌细胞Bax、Bcl-2蛋白表达的规律
冼绍祥, 罗承锋, 黄衍寿, 刘月婵, 洪永敦, 刘煜德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1):56~59,-0001,():
【目的】观察腹主动脉缩窄造成的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左心室肌细胞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蛋白(Bcl-2蛋白)及其家族成员Bax蛋白表达的序列变化。【方法】压力超负荷大鼠各时间点(造模后1、4、7、10、21、30、40 d)Bax、Bcl-2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胞内抗原定量检测。【结果】在腹主动脉缩窄之后第1天,大鼠左心室肌细胞Bax蛋白的表达率较高(63.75%),Bcl-2蛋白的表达率则较低(31.45%),Bax/Bcl-2较高(2.02);在以后的观察点中,Bax蛋白的表达率变化不大,波动于50%-60%之间,而Bcl-2蛋白的表达则于第7天升至最高值(71.75%),尔后开始下降,第30天时其表达率最低(22.8%);Bax/Bcl-2于第4天时下降,第7天时降至最低,随后开始逐渐上升,第30天达到峰值(2.4),到第40天时又下降。【结论】腹主动脉缩窄造成的压力超负荷大鼠模型左心室肌细胞凋亡发生的高峰可能在造模后的第30天。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4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