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38
- 期刊论文 38
-
暂无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家喜, 王月欣, 万林战, 杨利营
August 2000 Vol.29 No.4,-0001,():
以水杨醛与邻苯二胺、苯胺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醛缩邻苯二胺A,水杨醛缩苯胺B。利用这两个配体与四氯化钛、三氯化铁络合,合成了4个新型的西佛碱金属配合物DSC研究表明:配合物中无配位的溶剂。配合物的1HNMR中可以看出酚羟基信号。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配体A、B存在分子内、分子间氢键,与金属氯化物络合后,分子间、分子内氢键打开。金属原子与配体中的亚胺氮原子及羟基配位形成螯合物。配体A形成的络合物中的氮与钛的配位键比配体B中的相应键强。络合物为配体与金属氯化物的加合物。
-
3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电子结构和光谱性质的含时密度泛函研究
夏树伟, 沙鹏艳, 于良民, 范玉华, 毕彩丰, 杨立荣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8,29(6):1234~1238,-000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F)B3LYP方法,对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进行结构优化,探讨了配合物的结构、分子轨道能级和组成、电荷分布和转移等;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B3LYP/6-3lG(d,p)方法对配合物的电子结构进行计算,获得其吸收光谱。结果表明,Mn(Ⅲ)与8一羟基喹啉中的N原子和0原子形成不对称六配位的稳定配合物,金属锰对前线轨道的贡献很大,在HOM0轨道中占28.53%,在LuMO轨道中占68.30%;中心金属锰(Ⅲ)强烈地参与发光,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跃迁,主要是中心金属锰及8-羟基喹啉配体间的电荷转移,在可见光区存在2个强度较大的吸收峰,分别位于756.8nm和532.7nm处.通过对双分子体系的研究发现,相邻2个分子之间能够进行微量电荷的转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前线轨道组成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8-羟基喹啉锰配合物, 吸收光谱, 含时密度泛函
-
3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9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噻唑烷类手性配体在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中的应用Ⅲ.高分子酮的催化不对称硅氢化反应
姚金水, 周立国, 李弘, 何炳林
催化学报,1998,19(4):379~381,-0001,():
暂无
关键词: 不对称硅氢化, 铑(, Ⅰ), 配合物, 聚甲基异丙烯基酮, 聚(, 3-甲基-3-丁烯-2醇), , 手性噻唑烷配体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高子伟, 高子伟*, 高玲香, 张尊听, 马别厚, 胡满成, 王冀英
有机化学,1999,19,309~311,-0001,():
用两相法合成了二茂钛二(五氯苯氧基)配合物,并对二茂钛(环取代)水杨酸配合物的合成法进行了改进,产率为70%~90%。
关键词: 二茂钛配合物 合成 两相法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
3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4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贤甦, 苏英草, 关怀民
化学学报,2000,58(11):1413~1418,-0001,():
通过DSC曲线,IR光谱,电子光谱和XRD谱分析,发现12-钼磷酸与葡聚糖在水溶液中可形成黄色包合物。以ESR,XPS,IR和电子光谱等手段研究些黄色包合物在紫外光谱照射下的光致变蓝紫色,是由于其光电子转移反应产物多价态钼(VI,V,IV)配合物呈蓝紫色,而另一产物带部分羰基葡聚糖为无色所致,由DSC曲线,电子光谱,IR光谱和XRD谱测试结果得知,随着光化反应产物的生成,两者分子间产生包合作用,从而提高光致变色的稳定性。
关键词: 12-钼磷酸-葡聚糖,, 光致变色,, 多价钼(, VI,, V,, IV), 配合物,, 包合作用,, 稳定性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电化学聚合漆酚铜配合物催化引发醋酸乙烯酯聚合的研究*
章文贡, 唐洁渊, 章文贡**, 高锋
高分子学报,2002,8(4):419~425,-0001,():
将电化学聚合方法得到的聚合漆酚(EPU)与氯化铜异丙醇溶液作用生成电化学聚合漆酚铜配合物(EPU-Cu2+)。采用顺磁共振波谱(ESR)、红外光谱(FT-IR)、XPS光电子能谱、原子发射光谱(AES)、元素分析及AES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该配合物的结构即每个铜离子与EPU分子中二个链节单元的羟基发生配位。配合物中铜含量达8.63%。实验表明,电化学聚合漆酚铜(EPU-Cu2+)配合物膜在室温下的Na2SO3水体系(pH=7)中能催化引发醋酸乙烯酯(VAc)按自由基加聚反应历程进行聚合。讨论了温度、Na2SO3浓度、VAc浓度和EPU2Cu2+膜用量对聚合速率、诱导时间的影响,求得聚合速率的表达式Rp=0.07e-2825/RT[VAc]1.54[Na2SO3]0.5,实验结果表明,EPU2Cu2+配合物膜催化引发醋酸乙烯酯(VAc)聚合的诱导期为122s,反应24h后PVAc得率为79%,-Mw=1.26×106,-Mn=2.63×105,多分散性系数为4.79。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含稀土铕(Ⅲ) 配位聚合物的研究——铕(Ⅲ)-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的研究*
章文贡, 唐洁渊, 章文贡**
高分子学报,2002,8(4):479~486,-0001,():
研究了铕(Ⅲ)和噻吩甲酰三氟丙酮(HTTA)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PSAA)在不同pH值时发生配位反应得到配位聚合物NaEu(Ⅲ)-TTA-PSAA的3种样品(a)、(b)、(c)。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DTA-TG等测试手段证实Eu3+分别与PSAA、TTA-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了配位组成和结构在不同的pH条件下发生变化。结果表明,配合物试样(a)、(b)、(c)中Eu3+的含量分别为11.89%、12.55%和13.41%。由于配合物中存在着Eu3+分别与TTA-和PSAA分子中羧基的配位作用并进一步交联,因此配合物样品均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只能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三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而且耐热性能均提高。该配合物均是褐色固体。荧光光谱表明,样品在常温、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离子的5D0→7F2的跃迁。讨论了溶剂、pH值对配合物荧光强度的影响。当pH=10时,合成的配合物有最好的荧光性质。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章文贡, 唐洁渊, 章文贡**
高分子学报,2001,12(6):740~745,-0001,():
利用电化学方法合成的聚合漆酚(EPU)与氯化钐的异丙醇溶液作用,得到聚合漆酚钐配合物(EPU-Sm3+)。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荧光光谱、XPS光电子能谱、动态机械热分析(DMTA)以及差热-热重(DTA-TG)等手段进行表征,确定其每个钐离子与EPU分子中三个链节单元的羟基发生配位.原子发射光谱(AES)结果确定钐含量达13.18%。配合物的电阻为9.6×10 10Ω(EPU为7.9×10 10Ω)。发现因配位作用而使配合物进一步交联,而难溶于有机溶剂,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得到提高。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聚丙烯酸-铕-二苯甲酰甲烷配合物及其荧光性质的研究*
章文贡, 唐洁渊, 章文贡**
高分子学报,2001,8(4):480~484,-0001,():
将铕的有机配合物 NaEu(DBM)4与聚丙烯酸反应获得铕配位聚合物(PAA-Eu3+-DBM)。此配位聚合物是白色固体,不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只能溶于丙三醇和异丙醇的混合溶剂。采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电导率、元素分析和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其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表征,确定其配位组成和结构即每个铕离子分别与一个DBM分子和PAA分子中二个链节羧基发生配位。荧光光谱表明PAA-Eu3+-DBM有很好的荧光性。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章文贡, 凌启淡*, a, b, 杨慕杰b, 王文a, 林美娟a, 章文贡a
化学学报,2005,63(7):637~642,-0001,():
报道了新型的可平衡电荷(空穴与电子)传输的稀土铽-聚合物发光材料的合成,将稀土铽配合物单体与乙烯基咔唑、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制得含咔唑和稀土铽配合物的 HTL-EML-ETL三功能合一的聚合物,通过 FT-IR,GPC,NMR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这类材料的光致及电致发光性能。在含铽三元共聚物的薄膜荧光中,来自咔唑基的荧光出现“固态猝灭”,而来自稀土铽离子的荧光则明显加强,这是由于二者的失活机制不同引起的。以含铽三元共聚物制作的单层器件主要发射铽离子的特征荧光。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章文贡, 肖荔人, 高锋, 唐洁渊, 章文贡**
化学学报,2003,61(8):1338~1342,-0001,():
根据漆酚结构特点和稀土元素的电子结构特殊性,研究电聚合漆酚(EPU)与氯化镝反应生成配位聚合物(EPU-Dy3+)。采用 FT-IR,元素分析,XPS,荧光光谱,DMTA,DTA-TG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探讨其结构与性质。元素分析等测定结果证明了每个Dy3+分别与 EPU分子中3个链节单元的羟基发生配位,从而得到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证实了配合物中存在着Dy3+与EPU的配位作用,并引起进一步交联,且镝含量达13.18%。DMTA,DTA-TG分析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耐热性能均有所提高。荧光光谱表明,EPU对Dy3+不起敏化作用,EPU与Dy3+配位后使Dy的特征荧光淬灭。
-
3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聚丙烯酸/聚(苯乙烯-丙烯酸)二苯酰基甲烷铕(Ⅲ)配合物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
章文贡, 唐洁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3(3):541~546,-0001,():
铕(Ⅲ)和二苯甲酰甲烷(HDBM)形成的有机配合物与聚丙烯酸(PAA)(-Mn=5000)、聚(苯乙烯-丙烯酸)(PSAA)(-Mn=3000)发生配位反应,分别得到配位聚合物 Eu(Ⅲ)-DBM-PAA和NaEu(Ⅲ)-DBM-PSAA,产率分别为89.7%和87.3%。红外光谱、紫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Eu3+分别与PAA,PSAA和DBM-发生配位,元素分析和电导率测定结果证明,1个Eu3+分别与PAA中2个链节或PSAA中3个链节的羧基和1个DBM-发生配位。Eu3+离子在配位聚合物Eu(Ⅲ)-DBM-PAA和Eu(Ⅲ)-DBM-PSAA中的含量分别为28.46%和12.23%。荧光光谱表明,常温下配位聚合物在紫外光下发出强的红光,主要是Eu3+离子的5D0→7F2的能级跃迁。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孙润广, 张静, 孙润广*, 齐浩
光子学报,2002,31(12):1458~1461,-0001,():
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等对合成的几种脂肪酸环己胺铂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选用黑色素瘤(LiBr),白血病细胞K562,肝癌(7721)细胞做抗癌活性实验。结果发现:这几种脂肪酸环己胺铂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并与浓度梯度和脂肪酸碳链的长度密切相关。肿瘤细胞对用不同强度磁场处理的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抗癌效果明显增强。
关键词: 脂肪酸环己胺铂配合物, 斜方晶系, 抑制作用, 磁场强度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甘草酸苯胺铂配合物的结构和理化特性及其抗肿瘤细胞活性的研究
孙润广, 张静, 孙润广*, 齐浩
中草药,2002,33(11):1002~1005,-0001,():
目的 对合成的3种甘草酸苯胺铂配合物的结构、理化特性以及抗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及X衍射对其结构、理化特性进行分析。实验选用黑色素瘤(LiBr),白血病细胞K562,肝癌(7721)细胞作为体外抗癌活性的模型,用MTT法对其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元素分析结果和理论计算一致。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官能团配位与结构相符。X射线衍射分析表示该类化合物均属斜方晶系。结论 抗癌活性与浓度以及甘草酸苯胺铂配体密切相关。磁场处理的甘草酸苯胺铂配合物对抑制肿瘤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甘草酸苯胺铂配合物, 抗癌活性, 磁场强度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1R 3S-1, 2, 2-三甲基-1, 3-环戊二胺为配体的铂(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抗肿瘤活性
尤启冬, 王联红, , 刘芸, 袁阜平, 尤启冬*, 苟少华*
无机化学学报,2004,20(7):775~781,-0001,():
本文合成了9种含有由天然D(+)-樟脑衍生的1R,3S-1,2,2-三甲基-1,3-环戊二胺(A)为配体的铂(Ⅱ)配合物[Pt(ⅡHx]{其中,X=(CH2),C(COO-)2(1,1-环丁烷二羧酸根),2CH3OCH2COO-,2CH3CH2OCH2COO-,2CH,(CH2)3OCH2COO-,[OCH(CH3)COO]2-(乳酸根),(OCH2COO)2-(乙醇酸根),2CH3OCH2CH2OCH2COO-,2CH3CH2OCH2CH2OCH2COO-和2CH3(CH2)30CH2CH2OCH2COO-1。通过元素分析、热重分析、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和电喷雾质谱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体外生物活性测试表明,部分配合物对A549人肺癌细胞和HCT-116人结肠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关键词: 1R,, 3S-1,, 2,, 2-三甲基-1,, 3-环戊二胺铂(, Ⅱ), 配合物 抗肿瘤活性 经巅构效关系 手性配体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施宪法, 毛锋旺, 胡晓钧, 钱洪平, 姚天明,
Acm Phys.-Chim. Sin., 2004, 20 (10): 1271~1274,-0001,():
在文献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电子/阳离子同向耦合传输的新体系,以多硫l,2二硫醇烯镍的配合物为电子载体、杯芳烃的酯类衍生物为阳离子载体、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铁氰化钾作为还原剂和氧化剂、成功地实现了电子/钾离子同向耦合传输研究了电子载体和离子载体对耦合传输的影响,并对电子耦合传输的传输机理做了初步的研究。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周先礼, 杜瑛, 魏星耀, 阳华, 秦圣英, *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39):98~99,-0001,():
考查了N-苯基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ML12~ML42[M=Co(Ⅱ),Cu(Ⅱ),Mn(Ⅲ)Cl]的二氧亲和性和仿生催化氧化性能1制备了种二氧加合物[CoL32·O2·Py]·H2O,并以元素分析,R和TG分析表征。定了它们的氧合反应平衡常数和相应的热力学参数ΔH°ΔS°。拟单加氧酶,究了锰(Ⅲ)配合物对苯乙烯的催化环氧化。讨论了分子结构对二氧亲和性和催化环氧化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异羟肟酸过渡金属配合物, 二氧加合物, 二氧亲和性, 仿单加氧酶, 催化环氧化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周先礼, 钟琳, 李建章, 谢均, 万家义, *, 秦圣英, 梁舰
四川大学学报,2002,1(39):92~95,-0001,():
合成了4个N-取代异羟肟酸钴(Ⅱ)配合物CoL-(L1H=N-[4-(2-乙酰氧基乙氧基)苯甲酰基]-N-苯基羟胺,L2H=N-(4-乙酰氧基苯甲酰基)-N-苯基羟胺,L3H=N-丁酰基-N-苯基羟胺,L4H=N-乙酰基-N-苯基羟胺),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UV,XRD和差热分析等对它们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钴(Ⅱ)与配体中的酰胺氧及去质子后的羟胺上的氧配位。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14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