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宁夏枸杞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DNA、RNA和蛋白合成动态的比较研究
胡忠, 丁惠宾, 王星, 王仑山*
实验生物学报,1998,31(4):403~411,-0001,():
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叶外植体来源的愈伤组织经筛选、繁殖后,将来源相同、状态较为一致的淡黄色愈伤组织转移至O型或E型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出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利用该体系,对两条离体再生途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在拟分生组织和县里性细胞形成之前,RNA合成首先被激活,随后DNA蛋白质合成加速;而球形胚成期间,先是DNA合成的加快,接着RNA、蛋白质的合成高峰出现,在不定芽形成期间却正好相反;(2)可溶性蛋白组分发生规律性变化: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启动阶段都-153.6kD多肽出现,一些多肽分子在分化早期逐渐消失。而随芽原基或球形胚的形成又重新合成,与形态发生相对应,两种再生体系都有作为各自分子标记的特异多肽(84.9kD)的表达。此外,还对两种离体再生体系之间的关系和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宁夏枸杞, 器官发生 体细胞胚胎发生 核酸 蛋白质
-
6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选明, 周朴华
生物工程学报,1998,14(3):314~320,-0001,():
用水稻幼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影响其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有关因素,建立了高频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培养程序。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之间体细胞胚胎发生率的差异达到612%;生长素2,4D对诱导水稻体细胞胚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细胞分裂素BA有一定的协同促进作用。干燥处理可提高愈伤组织体细胞胚胎发生率,愈伤组织含水量在60%~80%范围的培养效果较好;外源DNA溶液浸泡发育早期的心状体细胞胚,其进一步发育时异常胚的频率显著增加,成苗率降低。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敬芬, 石继红, 王毓美, 张世瑜
植物学报,1989,31(5):361~366,-0001,():
从继代培养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 Koch)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在C81V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较高频率的持结分裂。形成的细胞团转移到固体培养基上后,发展成了白色松软型的愈伤组织。将其转移到附加6-苄氨基嘌吟和吲丁酸的N6培养基上继续培养了2-3个月后,表面出了浅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后者在附加吲丁酸和萘乙酸的MS培养上培养,可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分化出大量小植株。对供体愈伤组织和原生质体再生植株进行了细胞学观察。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3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