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聂孟喜, 吴广镐
清华大学学报,2003,43(8):1116~1119,-0001,():
为深入研究突扩突跌掺气设施的掺气特性,在三峡工程深孔水工模型上对时均压强分布、掺气量、掺气浓度等进行了观测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侧墙形成4个区域,即:侧空腔区、压强骤变区、低压区和稳定区,侧空腔长度和侧墙时均压强均与折流器高度有关。在侧墙低压区有负压存在,其发生位置一般距孔口出口(等高程)约15m左右。在侧墙有少量掺气,掺气浓度在1.3%左右,掺气的主要原因是侧墙冲击点处产生的立轴漩滚对空气的卷吸作用。侧向折流器对掺气量有明显影响。侧、底空腔贯通时,侧空腔是一个重要的通气通道,是保证底空腔充分掺气的重要条件。此研究成果和结论可供突扩突跌掺气坎的设计和科研参考。
-
3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聂孟喜, 吴广镐, 王晓明
水利学报,2002(5):91~96,-0001,():
在突扩突跌掺气设施中,为保证掺气效果,增加底空腔和侧空腔的长度,加设折流器是有效的工程措施。试验证明,折流器坡度和高度对空腔长度均有影响,较高的折流器增加空腔长度明显,且使底空腔与侧空腔贯通,有利于底空腔充分掺气,回溯水流使底空腔变短,有效空腔长度是影响掺气效果的重要因素。在空腔长度的计算中应综合考虑,顶板坡角,跌坎挑角和折流器体型的影响, 得出的计算公式有实际应用和理论意义。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3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