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王忆勤, 汤伟昌, 幸福风, 滕忠照**, 刘宝玉**, 柳兆荣**
医用生物力学,2001,16(1):6~10,-0001,():
大鼠气管存在残余应力,将无载荷状态的气管环径向剪开,气管环展开成扇形体,即得到气管的零应力状态。文章结果表明,对于大鼠无载荷状志气管环,软骨剪开与肌肉剪开所展成曲张开角是不同的.软骨剪开对应的张开角明显大于肌肉剪开的张开角。而且肌肉剪开的张开角沿气管轴向变化不明显,而软骨剪开的张开角随着x/L的增大而呈明显上升趋势。本文结果对苛析气管在特定力学环境中的适应性生长是肓帮助的。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忆勤, 柳兆荣①**, 王忆勤②, 滕忠照①, 徐刚①, 汤伟昌②
中国科学(C辑),2001,31(6):557~564,-0001,():
对正常大鼠气管的无载荷状态和零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大鼠气管内壁存在压缩残余应变,外壁存在拉伸残余应变;软骨剪开的张开角明显大于肌肉剪开的张开角,气管残余应变主要集中在气管的肌肉部分;肌肉剪开的张开角和残余应变沿轴向基本不变,软骨剪开的张开角和残余应变沿轴向呈上升趋势,气管张开角与残余应变呈正相关的定量关系,所得结果对深入认识气管零应力状态和残余应变,研究气管为适应所处力学环境产生的气管重建有帮助。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晓阳, 曾衍钧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19(1):166~171,-0001,():
从动脉管上切下一个小圆环,再沿径向切开,动脉壁会自动张开。这个张开状态被定义为动脉壁零应力状态。众所周知,应变分析应从零应力状态开始,即从零应力状态几何量测量开始。目前,已有两种零应力状态几何量测量进行动脉壁应变分析的方法。一个是直接测量所定义的张开角方法;另一个是假设张开状态的动脉壁为一个标准圆弧段,同时,定义存在有端面角。本文发展了一个新的动脉壁零应力状态测量方法和动脉壁应变分析方法,即测量动脉壁零应力状态的真实内外侧弧长,以此为基础对动脉壁进行应变分析。对白兔主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我们比较了三种测量分析方法。三种动脉壁应变分析方法中弧长分析方法是较好的分析方法。在动脉壁假设为均质材料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弧长分析方法。在测量动脉壁零应力状态的几何尺寸时,小圆环试件的纵向长度在D/2到2D范围内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关键词: 动脉壁 零应力状态 应变分析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晓阳, 曾衍钧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27(4): 466~471、488,-0001,():
研究了一个新的动脉壁零应力状态测量方法和动脉壁应变分析方法。该方法是测量动脉壁零应力状态的真实内外侧弧长,以此为基础对动脉壁进行应变分析。对白兔主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比较了3种测量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弧长分析方法是较好的分析方法。在动脉壁假设为均质材料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弧长分析方法。在测量动脉壁零应力状态的几何尺寸时。小圆环试件的纵向长度在D/2~2D内对测量结果没有影响。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曾联波, 漆家福, 王永秀
石油学报,2007,28(4):52~56,-0001,():
低渗透储层中构造成因的裂缝包括剪切裂缝、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3种类型。剪切裂缝是在压应力作用下形成的,理论上以两组共轭剪切裂缝的形式出现,但岩层强烈的非均质性通常可以抑制其中一组发育,而只留下另一组。剪切裂缝以高角度缝为主,具有进入性分布特征。此外,还常见有两类低度角度剪切裂缝;一类为在泥质岩中发育的滑脱裂缝;另一类为在逆冲构造带中发育的近水平剪切裂缝。扩张裂缝和拉张裂缝都是垂直于最小主应力方向分布的,规模小,延伸短。但是扩张裂缝是在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常与剪切裂缝同时出现;而拉张裂缝的形成要求至少最小主应力是张应力,通常呈透镜状局部发育,并被沥青,方解石等脉体充填。除了岩层弯曲派生的拉张应力形成的纵张裂缝外,沉积盆地中拉张裂缝的形成通常有异常高压流体的参与,异常高压流体可以使逆冲构造带中的挤压力变为拉张应力,从而在挤压力环境中形成拉张裂缝。拉张裂缝是沉积盆地古异常高压流体存在和重要指示标志。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复杂应力状态下断续节理岩体断裂损伤机理研究及其应用*
李术才, 朱维申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2):142~146,-0001,():
应用断裂力学和损伤力学的理论,研究断续节理岩体开挖卸荷过程中渐近破坏的力学机制,从压剪和拉剪两种应力状态出发,建立了复杂应力状态下断续节理岩体的损伤演化方程,并将其应用于某矿山开采过程围岩破坏特征分析中,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较为吻合。该方法为定量分析地下工程围岩破坏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钻孔和巷硐周围流体压力变化对围岩变形及应力状态的影响
李晓昭, LI Xiaozhao , ZHANG Di , HUA Anzeng
高校地质学报,2002,8(1):106~112,-0001,():
钻孔、巷硐周围流体压力的分布和变化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状态有着显著影响。但这是一个涉及多个变量、多种响应的动态耦合过程,尚无法用解析法解算。孔硐周围的流体压力的动态变化又难以实现物理模拟。以钻孔排放瓦斯为例,通过数值模拟,结合宏观观测结果和微观机制的分析,对其规律和一些工程现象与措施的机理作了初步分析。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群, 邹玉华, 陈群, 谷宏海
岩土力学,-0001,():
一般对土石坝进行渗流分析时都未考虑坝体的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然而,在土石坝的蓄水过程中,坝体内的应力状态复杂且变化大,对渗流场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忽略应力场对渗流场的影响必然造成一定的误差。用有限元方法对心墙堆石坝体蓄水过程中考虑和不考虑应力场影响的渗流场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坝体局部压密变形,渗透流速减小,心墙下游出逸区域的水力坡降峰值明显高于非耦合值。因此,渗流分析时有必要考虑应力场的影响,否则会得出偏于危险且对工程不利的结果。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7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