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富路, 谢荣盛, 曹君娴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6年第20卷第3期,-0001,():
研究表明,机械负荷状况的变化会引起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变化。牵张心房可能会通过牵张激活离子通道(SAC s)、细胞内Ca2+的变化等机制对心肌细胞的多种电生理学参数产生影响,包括有效不应期(ERP)缩短、动作电位时程(APD)缩短、局部除极化反应等,表明牵张心房具有促心律失常作用,会触发过早搏动和心房颤动(AF)。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心内膜标测指导下射频消融右房治疗心房颤动的实验研究
黄从新, 江洪, 郭伟, 王腾, 唐其柱, 彭善友, 柒曙辉, 玉小红, 施冰, 陈芳, 王晋明, 李庚山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8,2(4):277~280,-0001,():
目的 探讨优先消融心房无序电活动区域治疗某些类型心房颤动(房颤)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犬17只,消融组l2只,假性消融组5只。房颤持续过程中行激动标测,发现如下激动特征之一的部位视作优先消融艳区(简称优先区):①电激动无序性特征最为显著的部位;②平均FF间期(AFI199)最短的部位;③最早出现F波(可重复3次以上)且超前其它导联20ms以上的部位。消融终点为用术前相同诱发方法不能诱发房颤或房颤持续时间不超过lmin。结果标测发现消融组12只犬有10只存在优先区,优先区相对局限的7只犬实施单一线径消融(单线组);优先区较为广泛的3只犬、未能保测到优先区的2只犬以及单线组未能达到消融终点的2只犬实施多线消融(多线组)。具有优先区的10只犬中8只(80%)术后即刻达到消融终点,单、多线组各4只(4/7 vs 4/7)。未标测到优先区的2只犬均未达消融终点。达到消融终点的4只犬中,3只于术后14天及处死前均未诱发出持续性房颤。假性消融对房颤的发生和持续无明显影响。结论(1)心内膜标测指导下优先消融心房无序电活动区有望在不降低成功率的同时减少心房肌损伤;(2)右房RFCA可能是根治某些类型房颤的有效方法之一。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9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