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论文 16
-
暂无
-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3
- 同济大学,上海 3
-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2
- 河海大学,江苏 2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龚文惠, 李斌, 蒋国安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9(4):94~96,-0001,():
在分析矿山地表框架结构建筑物受开发采地表移动变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抗变形设计的原则,从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分析出了框架结构建筑物不同于常规设计的抗变形设计方法和要点。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龚文惠, 李斌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1):48~52,-0001,():
针对煤矿采空区地面框架结构建筑物,利用有限元法对模拟动态开采过程中的地表移动变形所产生的框架附加内力进行计算,分析了框架附加内力与地表移动变形之间的关系和附加内力的分布规律,并指出了对建筑物安全性的影响。
-
3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考虑初始静力荷载效应的框架结构部分底层柱失效时的瞬时动力分析
剧锦三, 张云鹏, 蒋秀根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12(4):90~94,-0001,():
为研究高层建筑结构整体性问题中连续倒塌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高层结构底层边柱突然失效时的瞬时动力响应。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动力分析的水平位移比静力作用的最大水平位移大很多并以静力位移为中心上下波动,并在阻尼作用下收敛到静力位移。初始静力荷载效应使瞬时动力响应的振幅比无初始静力荷载效应的结构的水平和竖向位移振幅小。初始静力效应对结构瞬态响应的影响与刚度、质量、阻尼等因素有关,刚度越小。质量、阻尼越大时,初始静力荷载效应对结构最大位移影响越小。在对底层边柱突然失效的高层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计算结构的瞬时动力响应。建议以较为简单的无初始静力荷载效应时的瞬时动力响应作为结构设计依据,其结果趋于安全。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仁朋, 朱斌, 陈云敏, 王宏志
振动工程学报,2002,15(4):425~429,-0001,():
提出了一种求解埋置于分层土中的框架结构受侧向瞬态荷载作用时的动力响应的简单方法。通过与其它方法比较可知,它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稳定性。这种方法的桩周土模型采用Winkler假定,它将框架结构的各梁柱单元联结起来,从而求得整个结构的动力响应。通过动力分析评价了不同形式的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研究揭示了框架结构的刚度、框架材料与土的刚度比、冲击力作用时间以及荷载作用位置等因素对框架结构横向振动的影响。由于它克服了传统的静力法不能考虑结构的惯性力以及土的粘滞阻尼和动刚度的缺点,因而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梁书亭, 孙修礼, 王群依, 蒋永生, 李玉莹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27(1):016~018,-0001,():
建立了半刚性连接框架结构的自由振动方程,推导出半刚性连接框架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公式,分析了连接刚度对基本自振周期的影响。使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进行结构的模态分析得到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有限元分析结果和公式计算结果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使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增大,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减小。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冲击响应分析(Ⅱ)——数值算例分析*
陈鎔, 陈镕, 郑海涛, 薛松涛, , 唐和生
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26(11):1323~1326,-0001,():
利用第(Ⅰ)部分推得的公式,对一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受运动刚体冲击时的瞬态响应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计算了结构与运动刚体之间的冲击力时程曲线、梁中的剪力及弯矩分布、轴力杆件中的轴力分布,分析了杆中的纵波、Timoshenko梁中弯曲波及剪切波的传播现象,数值分析表明:冲击力的延续时间主要是由挠曲波及纵波控制的;在结构的冲击响应分析中,梁的剪切效应不容忽略。
关键词: 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 冲击响应, 冲击力, 波的传播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鎔, 陈镕, 薛松涛, , 王远功, 秦岭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2):309~315,-0001,():
通过框架结构的风振响应计算,说明土-结构相互作用(简称SSI)对结构风振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的风振响应分析中,考虑SSI并不总是安全的。在土中阻尼较小时,考虑SSI后,体系的第一频率较不考虑SSI时(即所谓的“刚性地基”)明显降低,而弹性位移反而较刚性地基时的值大。后一现象在相对刚度较小时更加明显。此外,考虑SSI后,无论结构高度如何,结构各楼层的总位移总是远远大于刚性地基时的位移。这可能使人体产生明显的不舒适感。因此,在风振响应分析中应当考虑SSI效应。
关键词: 土力学,, 土-结构相互作用,, 风振响应,, 框架结构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冲击响应分析(Ⅰ)——公式推导*
陈鎔, 陈镕, , 郑海涛, 薛松涛, 唐和生
应用数学和力学,2005,26(11):1314~1322,-0001,():
运用广义Fourier级数方法推导了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受运动刚体冲击时的瞬态动力响应公式,利用这些公式得到冲击系统动力响应解析解,在公式推导过程中得出结构系统中弹性响应的动量之和为零的结论,从公式推导可以看出,模态分析法同样可以用来解决此类冲击问题。
关键词: 无约束平面框架结构, 冲击响应, 刚性响应, 弹性响应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颜永年, Yan Yongnian, Cui Fuzhai, Zhang Renji, Hu Yunyu
材料导报,2000,14(2):11~13,-0001,():
应用组织工程材料制造的人工骨能够适时降解并诱导成形,而成为最理想的骨组织人工替代方法。采用快速成形(RI)技术制造人体骨,此法得到的人工骨在材料种类、微观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均与人骨高度相似,而采用骨水泥。或含有烧结等步骤。将不具有这种相似性;人骨生长因子(BMP)的复合通过特殊处理,使之达到多维复合,并且具有缓释功效,大大有利于愈合。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郑文忠, 解恒燕, 郑弦, 潘景龙
建筑结构,2002,32(11):14~19,-0001,():
介绍了大兴安岭森林防火指挥部两种抽柱改造方案的设计思想及有关构造做法,分析了两种方案在结构性能、施工难易程度、施工工作量、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特点、指出了在选定方案后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同类工程的抽柱改造设计提供了参考。
-
4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9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郑文忠, 刘铁, 王英
建筑结构,2002,32(3):38~40,-0001,():
长春解放大路体育馆采用了跨度为35m的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对框架结构材料选择、预应力工艺选择、预应力筋线型选择、荷载取值与内力计算、预应力效应考虑、框架大梁及顶层边柱预应力筋与非预应力筋选配、预应力混凝土边柱的张锚方案及梁柱预应力束的合理布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般性的原则和方法,为体育馆工程的设计建造提供了理论依据,可供建设同类工程参考。
-
4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焕定, 范砥
,-0001,():
为了更合理地进行底部框架结构的抗震分析,本文用ANSYS等分析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底框结构,论述了规范对该类结构有关抗震分析计算模型、刚度计算、地震内力计算等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计算框架层折算刚度的方法及应该采用层弯剪型整体计算模型分析地震作用等建议,初步对比计算表明,用本文建议方法计算更符合ANSYS等的分析结果。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8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吴胜兴, 康庆
,-0001,():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正常使用期间都是带裂缝工作的,合理的分析方法必须考虑因开裂引起的非线性。本文在杆系结构有限元基础上,根据构件截面广义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空间框架结构非线性分析的一种简化数值方法——网格-等效截面法。该方法能考虑材料非线性,混凝土开裂导致构件有效刚度降低,混凝土徐变以及加载历程等影响因素。文中给出了相应的实施步骤,并采用借助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部分功能,自编主体计算程序的混合编程方法编制了程序。通过考题,本文程序正确,计算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最后,采用本文程序,对荷载和温度作用下的某超长框架结构进行计算。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吴胜兴, 倪军, 康清梁, 周氐
河海大学学报,1997,25(6):37~42,-0001,():
进行了小尺寸混凝土试件温度试验,拟定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温度作用试验方案。通过对此框架在温度作用及温度、机械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试验研究,观测了温度裂缝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试验结果与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鸿光, 游进, 孟光, 王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43(10):1632~1635,-0001,():
提出了梁结构在随机激励下的能量流分析方程及能量响应和功率流的计算公式,给出了在同时考虑弯曲和纵波场的耦合梁结构条件下计算功率流耦合矩阵的一般方法,用能量有限元分析法对一个受到多个不相关随机激励的框架梁结构的能量响应及功率流进行了计算。结果反映了振动能量在结构内的分布和传递路径,并表明梁的纵波场在耦合梁的能量传递中起到重要作用。用统计能量分析法对该框架梁结构响应进行了求解,通过比较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验证了随机激励下能量有限元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88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