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甲状腺癌组织端粒酶逆转录酶和P53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马清涌, 霍雄伟, 许康铃, 孙学军, 刘浩, 车向明, 盛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5):453~455、474,-0001,():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P53基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甲状腺癌、1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10例甲状腺腺瘤组织中hTERT和P53的表达。结果 hTERT和P53阳性率在甲状腺癌中增高(P<0.05);hTERT与P53日性率在未分化癌、有淋巴结转移或Ⅲ、Ⅳ期病例中增高(P<0.05):hTERT表达与P53表达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TERTgn P53的过度表达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P53突变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TERT基因的表达,激活端粒酶可能是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阶段;hTERT和P53在甲状腺癌中表达的变化可用于评估其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
-
4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应用RT-nPCR检测石蜡包埋甲状腺癌中PTC癌基因的表达
李锋, 周晓明, 张国昌, 赵瑾, 李洪安, 蒋金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3):173~176,-0001,():
为探讨ret原癌基IN活化形式一Prc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运用RT-nPCR技术检测16~lJ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滤泡癌、2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PTC癌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7例(43%)PTC基因表达为阳性,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均为阴性。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TC表达附性组多伴有淋巴细胞浸润(57%),高于阴性组病例(11%)(P<0.05),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ret原癌基因的活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其活化形式一PI'c癌基因的表达仅限于乳头状癌,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应用RT-nPCR检测石蜡包埋甲状腺癌中PTC癌基因的表达
李锋, 周晓明, 张国昌, 赵瑾, 李洪安, 蒋金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3):174~178,-0001,():
为探讨ret原癌基因活化形式-PTC癌基因在甲状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判断其生物学行为,运用RTnPCR技术检测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滤泡癌、2例未分化癌、1例髓样癌PTC癌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1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7例(43%)PTC基因表达为阳性,甲状腺滤泡癌、髓样癌及未分化癌均为阴性。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TC表达附性组多伴有淋巴细胞浸润(57%),高于阴性组病例(11%)(P<0.05),而与患者发病年龄、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因此,我们认为ret原癌基因的活化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有关,其活化形式一PI'c癌基因的表达仅限于乳头状癌,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参考指标。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0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