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蒋金泉, 冯增强, 韩继胜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18(1):81~85,-0001,():
针对跨采巷道的矿山压力特点,建立了反映巷道具体稳定性状态的围岩结构稳定性指标,以实测资料为样本确定出指标权值,采用模糊ISODATA聚类分析方法得到跨采巷道结构稳定性分类模式,提供了跨采巷道结构稳定性实用分类与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实用方法,可应用于跨采巷道稳定性预测与锚杆支护设计。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高全臣, 杨赞中, , 廖立兵, 杜洪兵
人工晶体学报,2005,34(2):93~97,-0001,():
为了探讨化学成份对VPO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酸碱平衡原理进行了合成实验设计;利用V2O5、H3PO4、H3BO3等简单的无机前驱物、乙二胺作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了孔道结构钒硼磷酸盐化合物(H3NCH2CH2NH3)2(H3NCH2CH2NH2)[VⅢ(H2O)2(VⅣO)8(OH)4(H(P,B)O4)4((P,B)O4)4(H2O)2]•3H2O(简称V9(P,B)82en)。典型的反应起始物摩尔比为n(V2O5):n(H3BO3):n(H3PO4):n(en):n(H2O)=0.89:3.50:3.50:3.60:265(pH值为6.5),在175℃、自生压力条件下恒温晶化6.5d(最终pH值为5.9)。通过电子探针、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原子占位度修正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成份、物相及其结构等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V9(P,B)82en为V9P82en的类质同象化合物,不同晶粒中B与P的含量有差别,B与P之比为0.1:7.9~2.54:5.46(原子比),但恒有V:(P+B)≈9:8。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合成条件,可在保持V9P82en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同晶取代引入新的化学成份,并由此探讨成份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秀方, 娄平, 向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科技快报):1999,Vol. 5, No.3,-0001,():
文章首次将结构可靠度理论与无缝线路稳定性研究相结合,分析其稳定性可靠度。通过稳定性计算模型的比较分析,发现其边界条件对计算结果具有敏感受的影响。在大量现场调查和试验基础上,提出了无缝线路设计参数取值方法及其取值。阐明了在等可靠度原则下,提高钢轨焊拉质量对于提高轨道称定性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铁路无缝线路 结构稳定性 结构可靠度
-
5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9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