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蜕皮甾酮对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内皮细胞损害的作用研究
冯华, 陈志, 朱刚, 唐卫华, 刘智, 吴南, 王宪荣
中国临床药理与治疗学中国药理学会主办,2004,9(5):540~543,-0001,():
暂无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VEGF在大鼠心肌梗死急性期表达的意义及蜕皮甾酮类的促侧支循环作用
黄岚, 晋军, 祝善俊, 向常青, 李洪, 耿建萌, 吴旭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2,10(3):158~161,-0001,():
目的以急性心肌梗死大鼠为模型,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在心肌中的表达,探讨急性缺血缺氧刺激与VECF产生的关系和意义以及蜕皮甾酮(EDS ecdysterone)的促侧支循环作用。方法建立Wisrar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分为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组(1、3、7d)和蜕皮甾酮下预治疗组(每只0,40 mg/d)。免疫组化检测VECF表达;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内皮细胞,检测毛细血管密度,比重法测定梗死面积。原代培养大鼠心肌细胞,在常氧与缺氧状态下实验组分别给于蜕皮甾酮治疗(100μg/ml),24h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心肌细胞中VEGF表达。结果随缺血缺氧时间的延长心肌产生的VEGF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各组均有显著差异,缺血时间与VEGF产生量呈正相关;蜕皮甾酮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显著降低(P<0.01);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0.01);心肌梗死面积减少(P<0.O1)。在常氧与缺氧状态下,蜕皮甾酮治疗组心肌细胞VFGF表达显著高丁对照组(P<0.01)。结论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缺血心胍通过分泌VECF对自身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蜕皮甾酮进一步刺激心肌分泌产生VECF,促进大鼠缺血区血管生成、侧支循环建市、毛细血管密度增加,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
39浏览
-
0点赞
-
1收藏
-
0分享
-
73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