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siRNA靶向抑制PDGFRB对人恶性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任欢, 彭相文, 谭小青, 董裕翠, 赵立飞, 官杰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3):257~259,-0001,():
目的 应用微小RNA干涉从mRNA靶向抑制PDGFRB基因/产物时人恶性神经胶质瘤细胞T98G、U87MG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 脂质体转染法转染PDGFRB特异性siRNA;以传统半定量RT-PCR法及实时定量PCR观察应用特异性siRNA阻断PDGFRB的表达变化;采用MTT法检测恶性脑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结果 siRNA(PDGFRB-HsSl07758和PDGFRB-B12)可明显抑制PDGFRB的表达(抑制率70%);PDGFRB特异性siRNA可抑制恶性胶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对U87MG细胞增殖押帝作用显著(P<0.05)。结论 PDGFRB特异性siRNA可以抑制恶性脑肢质瘤细胞的体外增殖。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阳德, 龚连生, 周少波
China Journal of Modern Medicine Vol.11 No.3 Mar. 2001,-0001,():
目的:观察白蛋白阿霉素磁纳米粒肝动脉给药与肝动脉给予高剂量的游离药物在体内生物分布上的差异。通过直接测量组织中阿霉素的浓度,进一步证实白蛋白阿霉素磁纳米粒的靶向性。方法:大鼠正中开腹,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实验组:肝动脉注射白蛋白阿霉素磁纳米粒(相当0.5mg/kg阿霉素),左肝外叶应用磁场30min,磁场去除后,动物处死。对照组:肝动脉注射10倍于实验组剂量的阿霉素(5mg/kg),30min后处死。动物处死后,取靶区肝组织,非靶区肝组织、心、肾、脾和肺捣碎、匀浆,用乙醇提取法提取阿霉素,用荧光光度计测量。结果:实验组左肝外叶应用磁场30min,磁区肝组织阿霉素的浓度较非磁区肝组织的阿霉素浓度明显升高,磁区肝组织阿霉素浓度为非磁区肝组织的2.6倍。对照组靶区肝组织和非靶区肝组织的阿霉素浓度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心和肾组织的阿霉素浓度平均为实验组的9倍以上,脾为4.6倍,肺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靶区肝组织的阿霉素只有磁区肝组织阿霉素浓度的1/4。实验组心、肾、肺和脾组织与靶区肝组织阿霉素浓度的比值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纳米粒加磁场的方法从肝动脉给予阿霉素在靶区产生的药物浓度比肝动脉给予10倍剂量的游离阿霉素在靶区产生的药物浓度高3倍。而在心、肾和脾的阿霉素浓度比对照组大为降低。另外,实验组心、肾、肺和脾组织与靶区肝组织阿霉素的比值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其意义在于若在靶区产生同样的阿霉素的浓度,实验组肝外脏器的阿霉素浓度将大大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 肝脏, 白蛋白阿霉素磁纳米粒, 生物分布, 磁靶向治疗
-
4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外加磁场对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在大鼠体内分布影响的研究
张阳德, 吴泽建, 龚连生, 潘一峰, 黄林, 席浩, 李玉坤, 王荣兵, 翟登高, 李浩
China Medical Engineering Vol.12 No.4 Alug. 2004,-0001,():
目的 观察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 (ADR GHM N) 在正常肝脏中的靶向性,并观察ADR GHMN在全身各脏器的分布特征及外加磁场对其分布的影响。方法 大鼠正中开腹,肝动脉插管并固定,肝动脉注射125 IADR GHMN (相当于阿霉素0.5mg/kg),左外叶加磁场,磁场应用30min,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对照组:肝动脉注射ADR GHMN,左外叶不加磁场,30min后,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立即取靶区肝、非靶区肝、肾、心、肺、小肠、脾及周围血作Y计数。肝组织作病理切片。结果 注入的纳米粒75~85%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极少。病理切片显示磁区小动脉见大量纳米粒存在,对照组及非磁区肝中纳米粒很少见。结论 ADR GHMN在正常肝组织中有明显的磁靶向性;在磁场作用下,ADR GHMN主要分布于肝脏,其它脏器含量很少;试验组肾、心、肺、小肠、脾及外周血于对照组的放射活性比较明显降低,表明磁性物质的存在使这些脏器的相对药物暴露明显减少。
关键词: 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 药物载体, 靶向治疗, 肝脏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Gefitinib分子靶向治疗
吴一龙, WU gilong, YANG Xuening, YANG Jinji, Huangyujuan
中国肺癌杂志,2004,7(4):318~320,-0001,():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gefitinib分子靶向治疗的国内经验。方法 收集国内7个医院未经正式发表的用gefitinib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资料,重点分析广东省肺癌研究所的病例情况。结果 自2001年7Lj至2003年l2月,共有28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接受gefitinib治疗。有效率为22.2~47.7,疾病控制率为62.6~81.8。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gefitinib可安全有效地用于国内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