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喉鳞状细胞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PTEN和Survivin 的表达及意义*
王继群, 何龙, 山艳春
J Clin Otorhinolaryngol (China), May 2005, Vol.19, N09,-0001,():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在分子水平的差别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8例转移淋巴结阳性(N+)的LSCC患者,对其原发灶、转移灶及无转移淋巴结中PTEN和Survivin的表达进行检测;另取22例声带息肉(VCP)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无转移淋巴结患者的标本中均未见PTEN和Survivin的表达。LSCC、N+、VCP中PTEN阳性率分别为94.4%(17/18)、94.4%(17/18)和95.5%(21/22),3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的PTEN表达强度较LSCC为强,其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VCP中未见阳性表达,在LSCC和N+中阳性率分别为55.6%(10/18)、50.0%(9/18)。三者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LSCC和N+中的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三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SC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中分子水平的特点存在差异。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实验性鼠舌癌P16CDKN2A外显子1甲基化状态研究
程斌, 洪筠, 李春阳, 夏鸿彬, 杨灵澜, 叶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3,19(4):325~328,-0001,():
目的:检测实验性大鼠舌癌发生发展过程中P16CDKN2A基因exon1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关键基因甲基化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0.02g/1.4硝基亚氨喹啉(4NQO)饮水养消洁级SI大鼠3只,分别下第13、16、24周切取基正常组织,中重度异常增生组织及鳞癌组织,应用甲基化特导性PCR检测上述组织中P16CDKN2A基因exon1的甲基化状态,结果:所有实验标本均扩增出123bp的化甲基化产物,但未检测出甲基化产物。结论:应用4XQO成功建立实验性SD大鼠舌癌模型,抑癌基因P16CDKN2Aexon1在核实验性大鼠舌癌模型中未发生甲基化现象。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斌, 夏鸿彬, 李春阳, 洪筠, 杨灵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2,20(2):144~146,-000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msscP法检测30例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hMSH2外显子5、6、7、8、9、12的突变情况。结果:在30例口腔鳞癌中,hMSH2六个外显子PcR均扩增到目的DNA片段;SSCP检测未检出hMsH2六个外显子发生突变。结论:口腔鳞癌hMSH2外显子结构改变模式与遗传性肿瘤不同;错配修复基因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值得探讨。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谢红付, 程晓明, 李吉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5,8(8):452~454,-0001,():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水平及与增殖指标Ki67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对57例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及20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切片进行COX-2,Ki67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并计数其阳性细胞。结果 ①COX-2与Ki67在正常皮肤组织中均无阳性染色,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染色强度显著增高(P<0.05);②分化程度不同的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C0X-2蛋白强弱差异无显著性(P=0.756),而Ki67有显著性差异(P<O.01);③cox-2与Ki67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皮损中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7,P=0.05)。结论 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COX-2,Ki67表达异常增高,二者呈正相关;过度表达的COX-2蛋白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过程。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赵晓昆, 董志韬, 杨金瑞, 赵小昆, 钟朝晖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3):61~62,-0001,():
目的:探讨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肾盂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行根治性切除,5例行肾脏切除。随访6个月~2年。结果:5例合并鹿角形结石,术前均未能正确诊断;2例无瘤存活6个月和2年,4例2年内死于复发和转移。结论:肾盂鹿角形结石伴腰痛、脓尿、消瘦等应怀疑肾盂鳞癌的可能,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肾盂 鳞状细胞癌 诊断 治疗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
高岩, 刘昕燕, 庞淑珍
,-0001,():
目的 研究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用H染色、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14例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进行了分析。结果 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占口腔鳞状细胞癌的1%,男性多于女性,可发生在口腔粘膜任何部位,临床表现主要为肿物和溃疡。肿瘤由基底样细胞和鳞状细胞构成,以基底样细胞为主,常形成粉刺样坏死,核分裂较多。邻近上皮常由异常增生。肿瘤细胞角蛋白AE1/3/、CK13阳性,s-100阴性,组织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阳性细胞多。P53阳性率为50%。35.7%的病例初次手术时已有淋巴结转移。结论 口腔基底样鳞状细胞癌较普通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具有独特的组织学特点,临床及病理上应予以重视。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舌鳞癌细胞系Tca8113Fas表达水平与凋亡的关系
黄洪章, 侯劲松, 王建广, 程斌
上海口腔医学,2003,12,136~138,-0001,():
目的 研究舌鳞癌Tca8113细胞Fas表达水平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了解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含Fas基因片段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BK-Fas导入舌鳞癌Tca8113细胞,检测转染前后Fas mRNA表达水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分析细胞凋亡的相关因素。结果Fas转染不提高舌鳞癌Rca8113细胞Fas蛋白阳性表达率(P>0.05),但能提高Fas mRNA表达水平、Fas蛋白表达强度,以及细胞凋亡指数。各项指标分别由转染前的0.201±0.015,31.02+4.63,0.88%±0.16%上升到0.39±0.073,54.32±6.38和10.2l%±1.46%,统计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Fas介导Tca8113凋亡与Fas蛋白阳性率可能无关,而与Fas蛋白阳性强度有关。Fas蛋白激活细胞凋亡可能存在阈值。只有Fas表达达到一定强度,细胞凋亡才被激活。
-
3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9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