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叶初升, 孙永平
《国外社会科学》,2005,(3):1~10,-0001,():
本文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对现代经济学研究信任问题的最新进展做了理论梳理,包括信任的实质,信任的建立、维持和演化机制,信任水平的决定因素,信任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信任问题研究对中国当前社会重建信任机制的启示。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政策动员、政策认同与信任政治——以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的推行为考察对象
陈潭
,-0001,():
通过 “大运动”形式自上而下所形成的强制性政策动员方式与建国初期的国内外复杂环境、民众心理特点等因素共同构造了当代中国的政策认同。人们之间以及人们对制度之间的信任相当普遍,信任政治建立在以人事档案为代表的“信任替代物”上。反过来,这种“自上而下”开展的政策动员与“自下而上”形成的政策认同所建构的普遍信任有助于建立大规模的、复杂的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网络和制度,从而实现了由人际关系凝聚的经验信任走向集体规划化的制度信任。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玉明, 田钟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5):130~132,-0001,():
本文指出招投标过程中建筑企业业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利用信息经济学解释,提出对策分析,同时指出招投标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招投标制度良性发展的“瓶颈”,提出建立系统的监管体系正成为很多业内人士关心的问题。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邹仕洪, 田春岐, 王文东, 程时端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7,30(3):62-65,-0001,():
提出了一种基于推荐机制的抗攻击型对等网络信任管理模型,并给出了普遍适用的、具体量化推荐信息可信度的数学方法。考虑到节点的自主行为及恶意节点的存在,节点的信任度计算被分为信誉值和惩罚值2部分。实验证明,本模型较已有的信任机制在系统成功交易率、模型的安全性等方面有较大改进。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邹仕洪, 田春岐), ), 邹仕洪), 程时端)
计算机学报,2008,31(2):270-281,-0001,():
提出一种基于推荐证据的对等网络(Peer-to-Peer,P2P)信任模型REM(Recommendation Evidence based Trust Model for P2P networks),解决了基于推荐的信任模型中普遍存在的在汇聚推荐信息时无法处理不确定性信息以及强行组合矛盾推荐信息引起的性能下降问题,同时,RETM采取推荐证据预处理措施,在合成之前有效过滤了无用的以及误导性的推荐信息,使得该模型具有一定的抗攻击性能。在推荐信息的查找问题上,RETM提出了基于反馈信息的概率查找算法,该算法在降低了网络带宽开销的情况下,提高了信息查询的准确率。实验证明RETM较已有的信任机制在系统成功交易率、模型的安全性等问题上有较大改进。
关键词: D-S证据合成规则, 对等网, 信任, 信誉, 局部信任度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邹仕洪, 田春岐, 田慧蓉, 王文东, 程时端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7,29(7):1628-1632,-0001,():
针对目前大规模P2P系统不能有效处理恶意节点攻击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信奉与网内评价的P2P系统信任模型,该模型考虑到节点的动态行为影响信任度计算的不确定性,引入风险因素,并提出采用信息熵理论来量化风险,将实体之间的信任程度和信任的不确定性统一起来。仿真试验及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能够有效识别恶意节点,相比已有一些信任模型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系统成功交易率,可以使节点之间更有效地建立信任关系。
关键词: Peer to Peer网络, 信任, 信誉, 局部信任度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2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