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126
- 期刊论文 126
-
暂无
- 同济大学,上海 11
-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8
- 燕山大学,河北 8
- 重庆大学,重庆 7
- 东南大学,江苏 6
- 四川大学,973,863首席科学家 5
- 清华大学,北京 5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 5
- 河海大学,江苏 5
- 武汉大学,湖北 4
-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4
-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4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蔡元奇, 朱以文*, 徐晗, , 朱方敏
计算力学学报,2007,24(4):441~446,-0001,():
为了解决边坡稳定分析中剪切带有限元网格的依赖性问题,采用梯度塑性理论,从车构若系中引八特征长度入手。建立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8节点缩减积分的梯度塑性单元。并采用梯度望性理论推导了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的软化模型的有限元格式,在ABAQus中进行了二次开发。嵌入了本文提出的8节点单元和本构模型。并用ABAQus软件进行了边坡剪切带的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消除了经典有限元计算的网榕依赖性可题。可以得到与单元剖分无关的稳定的剪切带宽度。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适用于其他场合的剪切带计算。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沈明荣, 俞松波, , 陈建峰, 叶铁锋, 石振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27(11):2295-2301,-0001,():
选用高密度聚乙烯制成的三维土工网夹层作为模型土工格栅,进行一级软土地基上加筋路堤的离心模型试验。通过浇注的环氧树脂带应变测试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路堤填筑过程中加筋材料拉应力的发展与分布。对环氧树脂分别进行了连续加载和分组加载标定试验,并提出相应的线弹性模型和广义开尔文模型。试验结果表明:(1)广义开尔文模型能较好地描述环氧树脂的力学特性,引进的时间因子使其能适用于不同拉伸速率的拉力计算;(2)线弹性模型未考虑环氧树脂的蠕变变形,弹性模量因加载速率不同而有所差异,故其无法准确计算路堤施工过程中的筋材拉力,试验的计算值平均偏大16%;(3)图像分析与应变测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偏差与位移大小和方向有关。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沈明荣
,-0001,():
在以往的岩体稳定性评价中,人们大都采用以应力表示的强度判据,这对利用现场监侧数据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将造成诸多不便。在进行了四种岩石的三轴试验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采用摩尔一库仑强度公式推演而得的应变破坏判据。该判据不仅摆脱了由于应力水平的加人而造成的大量的计算,而且还能较全面地反映岩石的变形特性。同时,经过对一系列试验结果的验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尤其是对其破坏状态的判别,显得更为突出。
关键词: 应变判据 稳定性评价 变形特性 峰值应变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基于剩余模态力和模态应变能理论的网架结构损伤识别
高维成, *高维成, 刘伟, 钱成
工程力学,2007,24(5):93~100,-0001,():
针对网架结构特点,引入敏感模态的概念,提出了一种识别敏感模态的算法;基于剩余模态力理论,利用敏感模态进行损伤位置识别,并建立了基于模态应变能理论的损伤程度评估算法,采用非负最小二乘法求解超静定方程组,实现定量评估损伤程度。以某实际结构为仿真对象,分析了上述算法在网架结构损伤识别中联合应用的可行性,同时将评估结果与基于最小秩摄动理论的损伤程度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考虑测试噪声影响。结果表明,二者联合工作效果较好,不仅可以识别结构单处损伤,还可以识别结构多处损伤,且损伤程度评估结果同基于最小秩摄动理论损伤程度评估结果比,更可信,将其应用于网架结构的健康诊断是可行的。
-
4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迟世春, 关立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9):1298~1302,-0001,():
为深入研究土体采用的本构模型以及安全系数的控制标准。讨论了土体采用邓肯E-B模型和理想弹塑性的广义米塞斯模型时,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的适应性。发现邓肯E-B模型的适应性较差,土坡内应变发展不均匀,不能形成明显的剪切带。而弹塑性的广义米塞斯模型则形成剪切带,剪切带两侧土体具有明显的相对滑移趋势。因此,弹塑性模型更适合于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性。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权高峰, 任凌宝;吴婧;权高峰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0001,():
在573K~673K,1E-4~1E-2s-1的条件下研究了AZ80镁合金的塑性流变行为,应用Zener-Hollomon双曲线正弦本构方程计算了其表观激活能为172kJ/mol,应力指数为2.7±0.3.这表面非基面滑移随着高温下激活能的增加和位错攀移及晶粒转动而被激活,相应的组织演变及析出相析出机理也被加以详细分析。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周小平, 张永兴, 朱可善
土木工程学报,2005,38(3):87~93,-0001,():
利用损伤力学理论研究了细观非均匀性岩石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包括线弹性阶段、非线性强化阶段、应力降阶段、应变软化阶段),分析了产生应力跌落和应变软化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和变形局部化,将损伤和变形局部化引入本构模型是和以往模型的重要区别。通过和试验成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周小平, , 张永兴, 朱可善
岩土工程学报,2003,25(5):606~610,-0001,():
研究了中低围压条件下细观非均匀性岩石的变形局部化问题和全过程应力应变关系。研究表明,全过程应力应变关系包括线弹性阶段、非线性强化阶段和应变软化阶段。分析了产生应变软化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和变形局部化,将损伤和变形局部化引入本构模型是和以往本构模型的重要区别。通过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单轴拉伸条件下细观非均匀性岩石变形局部化分析及其应力-应变全过程研究*
周小平, , 张永兴, 哈秋舲, 王建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1~6,-0001,():
岩土工程的开挖卸荷往往产生拉应力,因此研究单轴拉伸条件下细观非均匀性岩石的变形局部化和全过程应力-应变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损伤力学理论研究了岩石在线弹性阶段、非线性强化阶段、应力跌落、应变软化阶段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并分析了产生应力跌落和应变软化的主要原因是损伤和变形局部化,将损伤和变形局部化引入本构模型是和以往模型的重要区别。通过与实验成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正道, 王勇华, 梁小燕, *王正道, 安明喆, 阎贵平
工程力学,2008,25(11):167~172,-0001,():
通过对活性粉末混凝土材料进行Hopkinson压杆冲击压缩实验,得到不同钢纤维含量的活性粉末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给出了不同应变率下材料的动态压缩强度和动态增长因子,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粉末混凝土具有应变率敏感性,钢纤维的掺入部分提高了材料的冲击压缩性能。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付锐, 魏朗
庆用力学学报,1999,16(1):104~108,-0001,():
讨论在结构碰撞数值计算中遇到的应变率效应问题。进行碰撞过程模拟计算时,分别将静态弹塑性理论和应变率有关理论中的Symonds模型引入材料的本构关系,并用试验考证两种本构关系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发现计入应变率效应得到的结果是结构变形刚度比实际情况偏高, 并对此进行了分析。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付锐, 魏朗
中国公路学报,1997,12(3):117~121,-0001,():
讨论了汽车碰撞数值计算中的应变率效应问题,分别将静态弹塑性理论和应变率有关理论中的Symonds模型引入材料的本构关系中,并用试验考证和分析了两种本构关系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申立中, 韦静思, 毕玉华, 杨永忠, 沈颖刚, 颜文胜, 张韦
内燃机学报,2005,23(1):77~83,-0001,():
针对内燃机气缸套在工作时的动态变形问题,提出一套对湿式缸套工作时的变形进行测试与分析的方法,得出应变一时间波形,根据所测数据,给出应变频谱,并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近似绘出缸套圆周在工作时受冲击产生的变形。比较缸套各部位不同工况下变形的特点,结果表明,缸套变形及其振动能量所分布的频带和转速的关系十分密切,并且缸套主推力面中部变形和振动最为剧烈。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韩健, 吴舒辞, 吴义强
林产工业,2003,30(1):29~32,-0001,():
在竹胶合板生产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竹材表面会产生一定的粗糙度,其中热应变是一个重要的因素。通过用“热进热出”工艺和“冷进冷出”工艺对竹材进行热压处理,并用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对竹材表面进行测量,发现竹材的表面粗糙度不仅与竹材本身构造有关,而且与其处理工艺有密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用“冷进冷出”工艺处理的竹材表面的热应变比用“热进热出”工艺处理的竹材表面的热应变要小得多,因此,竹材表面的粗糙度也要小得多。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尤春安, 林从谋, 周骏
煤炭学报,1999,24(6):609~611,-0001,():
云纹法是一种量测物体变形后位移场的实验方法。利用这种量测方法对岩石试件进行实验研究,并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卫东, 刘卫东**, 陈庆生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8,22(1):75~78,-0001,():
该文建立了钟表齿轮零件的力学模型,给出了采用静力或动力分析方法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力学理论建立了零件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验证了零件力学与数学模型的正确性。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忆勤, 柳兆荣①**, 王忆勤②, 滕忠照①, 徐刚①, 汤伟昌②
中国科学(C辑),2001,31(6):557~564,-0001,():
对正常大鼠气管的无载荷状态和零应力状态进行分析,发现大鼠气管内壁存在压缩残余应变,外壁存在拉伸残余应变;软骨剪开的张开角明显大于肌肉剪开的张开角,气管残余应变主要集中在气管的肌肉部分;肌肉剪开的张开角和残余应变沿轴向基本不变,软骨剪开的张开角和残余应变沿轴向呈上升趋势,气管张开角与残余应变呈正相关的定量关系,所得结果对深入认识气管零应力状态和残余应变,研究气管为适应所处力学环境产生的气管重建有帮助。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应用微型试验法评价INCONEL718合金时效处理后性能的劣化
凌祥, 刘桂忠, 涂善东
实验力学,1997,12(4):587~592,-0001,():
在工业设备的材质检验和寿命评估中,一方面,要尽可能采用无损或半无损检验的方法,另一方面又必须最大限度地得到材料的性能,微型试验试样技术是解决这种两难问题的有效方法.本文应用微型试验法-小冲孔试验技术评价INCONEL718合金时效处理后的性能劣化.进行了小冲孔试验以及常规拉伸和断裂韧性测定等一系列试验.通过试验的数据分析,分别建立了INCONEL718合金的断裂韧性(JIC),屈服应力(бy)和最大拉伸应力(бult)与小冲孔试验数据(Py,Pult,Єf)之间的关系.应用上述关系可以方便、有效地评价INCONEL718合金时效处理后性能的劣化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桑芝富, 李磊, 钱维联, 周永军
南京化工大学学报,1996,18(1):1~7,-0001,():
对接管弯矩在圆筒形压力容器中引起的局部应力进行了试验研究及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工作的范围包括3台具有不同d/D比值的试验容器。研究结果表明:由接管弯矩(包括纵向弯矩及横向弯矩)在圆柱形窗口及接管中引起的应力有明显的局部性;同时表明,横向接管弯矩M,在容器横向截面产生的应力与同样大小的纵向接管弯矩M1.在容器纵向截面内产生的应力大得多。研究结果与WRC.107及WRC.297等计算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6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5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