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何真, 梁文泉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1,34(2):73~76,-0001,():
研究了以粉煤灰、氟石膏摊平剂FsL的适宜组分组成的微膨胀剂和石膏系膨胀剂cAs替代部分水泥使混凝土产生延时膨胀的作用,通过控制微膨胀剂对混凝土的延时膨胀,使其与混凝土的温度变形相匹配;探讨了以混凝土90 d膨胀率与3 d膨胀率之差(э90-э30)作为混凝土膨胀特性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当э90-э3为“+”值时,微膨胀剂在大体积混凝土中可以发挥抗裂作用
-
14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9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真, 何真梁文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23(1):16~18,-0001,():
通过对碾压混凝土层面抗剪(断)参数的测定,计算了碾压混凝土层面允许暴露时间.并分析了高气温缓凝剂时碾压混凝土层面允许暴露时间的作用。
关键词: 碟压混凝土, 高气温; 缓凝剂; 层面; 时间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真, 何金荣, 傅建彬, 骆翔宇
建筑材料学报,2004,7(4):425~431,-0001,():
通过对一、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试验研究和分析,阐述了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对混凝土抗裂性的有利影响;针对钢纤维的体积分数、品种、外观形状、长度等特征参数对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掺入体积分数为1.5%,弓形60 mm钢纤维的二级配钢纤维混凝土效果最好;提出了在钢纤维体积分数较大的条件下判定钢纤维混凝土工作性以采用施加外部机械力作用的维勃稠度法较为合理的观点.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真, 彭卫兵, 粱文泉, 陈美祝
混凝土,2003(1):35~37,-0001,():
结合薄板结构混凝土著人的结构特性,通过砂浆的椭圆环开裂试验,混凝土著人抗析,强度与自由收缩试验心及干湿条件下的抗压强度试验来评价粉煤,灰薄板结构凝二的开裂性能。试验表明,随着粉煤掺掺量的增加,粉煤废砂浆的研始开裂时问显著增加。在进行的两种不刷养不同条件下,湿养护混凝土试验日々抗压强宴显高于干燥养护时的抗压强度。田此,左薄七是结梅混凝土中,粉煤灰适当的掺入可以明显降低混捉土的收缩,同时抑制E凝土的开裂。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真, 陈美祝, 陈胜宏
建筑石膏与胶凝材料,2003(12):1~4,-0001,():
早期热裂缝己成为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制约因素之一,期望研制种水化热自控的智能混凝土,以期避免或预防早期热裂缝,进而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分析混凝土早期热裂缝产生机理、介绍相变材料的基础上,讨论了如何选择用于混凝土的相变材料及其用量的确定、置入工艺;介绍相变温敏混凝土的特点与应用。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蔡元奇, 韩芳, 朱以文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6):65~67,-0001,():
建立在理想状态的温度场仿真分析可以反映实际温度场的变化规律,但是施工过程中一些偶然因素会导致仿真出现偏差。论文结合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和有限元技术,以百色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实例,通过采用实测数据修正温度场初始条件的方法,得到实测数据、理想仿真数据及实时仿真数据的对比曲线。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实时仿真更能准确反映温度场变化规律,对温度控制更具有指导意义。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姜洪义, 梁波, 张联盟
建筑材料学报,2001,4(2):196~198,-0001,():
MPB混凝土修补材料是由过烧MgO粉料、NH4H2PO4粉料及调凝材料配制而成的,它具有快硬高强、与旧混凝土粘结牢固等优异性能,对MPB凝结时间、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MPB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以及MPB的水化动力学牲进行了探讨。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志华, 苗纪奎,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20(3):1~6,-0001,():
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结构性能直接影响钢管混凝土结构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为了使设计人员对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形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按铰接、半刚接和刚接三种节点类型分别介绍了目前常用节点的构造型式和受力特点,并简要介绍了刚接节点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新型刚接节点--隔板贯通式节点和外肋环板节点,最后结合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情况,对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
3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志华, 韩娟, 王小盾
工业建筑,2005,35(4):72~75,-0001,():
清水混凝土是混凝土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将结构混凝土直接作为建筑的外表面,形成不再进行其他外装修处理的建筑做法,从而实现了建筑和结构的统一。清水混凝土的材料选择、配比和搅拌工艺的确定、模板的选材、振捣工艺及养护等整套施工技术与传统混凝土相比区别较大,各方面均具有其特殊性。在介绍天津博物馆工程概况和混凝土概念的基础上,简述了清水混凝土的概念和发展历史,通过天津博物馆V形柱的工程实例研究了清水混凝土的材料、设计和施工应用技术,讨论了它的应用前景。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志华, 苗纪奎
工业建筑,2005,35(10):61~63,-0001,():
在分析方钢管混凝土柱-H型钢梁框架3种刚接节点的构造形式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刚接节点--外肋环板节点。以外肋环板节点梁翼缘受拉模型为对象,分析了节点的受力传力机理,并基于屈服线理论,推导出了梁翼缘受拉模型的屈服承载力计算公式,为这种新型节点今后的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了依据。
-
4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超声波检测试验及计算公式研究*
陈志华, 陈志华), 李黎明), 李树海), 陈敖宜), 张大煦)
建筑结构,2005,35(9):34~38,-0001,():
分析了目前用于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的三种理论,依据理论分析和钢管混凝土超声波检测的试验数据,提出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中叠加原理的应用论据。基于日本矩形钢管混凝土柱计算的叠加理论,按照计算简洁、概念明确和安全可靠的原则,确定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的计算公式,并用于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DB29-57-2003)。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许有飞, 梁照江, 王开云
贵州水力发电,2004,18(5):66~70,-0001,():
在碾压混凝土拱坝设计中,选择合理的坝体缝结构与分缝位置是有效地控制坝面开裂范围和保证拱坝整体稳定性的关键技术问题。文章结合沙牌水电站碾压混凝土拱坝的实际,运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拱坝不同分缝结构的坝体应力及缝端开裂特征作了多方案研究,在比较了各分缝方案结构特性差异的基础上,对该坝的分缝结构和分缝部分提出了建议。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永春, 王树森, 刘寒冰, 李春良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6,36:53~55,-0001,():
针对目前碳纤维与钢筋混凝土界面粘贴强度的测量方法还没有相应的规范,基于静力平衡原理推导出在拉伸状态下,碳纤维的拉应变与钢筋混凝土界面之间剪应力的定量关系,通过应变率确定界面之间的剪应力。在试验方面实现了理论推导公式中基本力学量的测量方法,并得到测量结果;在数据处理方面,采用函数拟合方法得到应变沿试件长度方向变化的函数关系,进而得到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和最大剪切应力。应用该方法可以为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设计提供可靠的设计参数。
关键词: 工程力学, 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 粘贴强度, 拉伸试验, 桥梁加固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永春, 谭国金, 刘寒冰, 赵宏
公路交通科技,2008,25(7):81~84,-0001,():
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灵敏度矩阵对桥梁进行损伤识别的方法。基于振动分析的矩阵摄动理论,首先讨论了求取模态参数对结构物理参数灵敏度矩阵的方法,形成灵敏度矩阵的过程中避免了偏微分计算;基于灵敏度矩阵,建立了桥梁的损伤识别模型,并给出了此模型具体的求解方法;然后利用Guyan 缩减的方法来缩减结构的模态自由度,保证了在进行损伤识别的过程中利用较少的模态参数,进而提高了方法的实用性;最后把所述方法应用于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的实际损伤诊断工程。结果表明,利用所述方法进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损伤识别是有效的。
-
9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永春, 许淳, 李春良
,-0001,():
通过不同加固方式的弯曲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钢筋混凝土设计的解析计算法来计算此种复合结构,理论与试验结果存在较大偏差。并且,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了碳纤维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变形规律。
关键词: 碳纤维加固钢筋混凝土梁, 极限承载力, 弯曲挠度, 非线性变形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永春, 姚允武, 李春良, *程永春
工程力学,2008,25(8):200~204,-0001,():
首次提出了界面剪切疲劳试验的新方法,借此研究了疲劳荷载作用下的碳纤维与混凝土粘结界面间的抗疲劳性能。并基于弹性理论,得出剪切变形条件下与弯曲变形条件下的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间粘结剪应力的计算公式是相同的结论。因此用界面剪切疲劳试验代替弯曲疲劳试验去考察碳纤维与混凝土界面间粘结强度的疲劳性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效率。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在应力比R=0.2 条件下,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间的极限粘结疲劳强度约是其静粘结强度的64%,可见在疲劳荷载的作用下,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界面间的粘结强度将下降,因此在碳纤维加固的混凝土梁的设计中,应重视疲劳荷载导致的界面粘结强度降低的问题,并且设计时应对粘结剪切强度赋予一定的安全系数。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经典层合理论力学解析
程永春, 李春良, 何峰
中国公路学报,2009,22(1):60~65,-0001,():
为揭示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弯曲变形规律,将层合理论应用到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结构分析中。建立了集中荷载作用下梁内任意点的挠度、应变及层间应力等计算公式,并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相应的计算;同时利用基于该理论所建立的公式解释了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剥离、碳纤维布断裂以及混凝土压碎等试验现象的发生过程。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说明采用该理论分析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是正确的。研究结果为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的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径。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永春, 李春良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38(2):393~398,-0001,():
采用弹性理论方法,建立了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在放张和承载后界面剪应力的理论计算模型。研究了界面间剪应力在预应力荷载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变化规律以及放张后碳纤维中的有效拉应力分布状况。本文的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最后得出结论:对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初始张拉力控制时,应将放张后梁上缘产生的反拱应力、界面剪应力和承载后界面间剪应力增量三个因素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才能使加固效率达到最高。
-
3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程永春, 王树森, 刘寒冰, 李春良
公路交通科技,2005,22(4):61~64,-0001,():
对经碳纤维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进行有限元非线性全过程数值模拟分析。成功地解决了有限元求解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非线性数值的收敛问题,阐述了非线性的行为。有限元计算的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并对两 者之间的误差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立合理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并采用合理的求解策略,能很好的准确预测并模拟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同时也为以后的数值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国清, 祝时召, 张海龙, 杜贤交, 周华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6,23(1):83~85,-0001,():
建立了武汉轻轨桥梁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普通钢筋采用一种分层的等效方法,对预应力钢筋采用修正的等效载荷法,将结构要素都纳入到有限元模型中,计算了几种典型工况作用下轻轨桥梁的应力和变形,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验证了该桥梁的安全性,提出了对于该桥梁设计及三维有限元方法应用于轻轨桥梁设计的一些建议。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6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