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袁艳斌, , 张勇传, 王乘, 袁晓辉
地球科学进展:2002,17(4):497~502,-0001,():
应用以“GI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是开展“数字流域”工程建设自然和最佳的选择。结合“清江流域水文水情与洪水演进仿真系统”的具体研制,分析流域地理数据特点及传统GIs在“数字流域”建设中的优缺点,在应用传统GIS二维方式展示形式管理和预处理先期各类基础流域地理空间数据及其相应属性数据的基础上,为满足仿真系统系列三维可视化要求,建立面向流域空间实体对象的数据模型,定义流域地理空间对象数据结构,将流域地理常规的GIS数据以三维形式展示,在实际的系统开发过程中,取得较好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并可满足“数字清江”建设各阶段综合处理、分析、评价、决策以及可视化等方面的需求。
-
3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袁春, 周伟, 李江风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12(4):77-82,-0001,():
地质灾害的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并阻碍着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预测尤为重要。文章在分析清江流域历来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和影响清江流域地质灾害发生发育的因素基础上,确定了影响该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数学模型,将这些因素进行定量化和分级,采用GIS的信息处理和空间叠加方法,实现了对清江流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的预测,获得清江流域地质灾害预测分布图。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江风, 周伟, 徐忠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1(1):111~114,-0001,():
清江流城具有独物地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文化历史,从远古时期时“长阳人”,新石器时期的古代巴人,到各个历史期人类活动的遗址,无不揭示这一地区人类历史的源远流长。从古文化遗址、出土文化,地城民族文化的特点及分布规律与江河,洞穴及其 它地理条件的关系来看。流域古文化时空演进与自然环境十分密切。从而说明了人类适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演化历程。
-
5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0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