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Delaunay 方法的改进及其在地下水污染监测网设计中的应用
吴剑锋, 黄昌硕
水科学进展,2006,17(3):305~311,-0001,():
地下水污染监测网的设计包括取样点在空间上的采样位置和时间上的取样频率这两方面的确定,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刻画污染羽在含水层中随时间的变化状况。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Delaunay 三角形剖分方法用于地下水污染监测网在空间上的去冗余设计。同时,针对Delaunay 方法没有考虑含水层参数变化和不能新增必要监测点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措施。改进的Delaunay 方法可以直接与污染物的运移模型耦合,通过获取的含水层参数能够比较好地检验监测网在空间上的去冗余设计效果。实例研究表明,该方法在保证监测精度的基础上,能够找到最优的空间取样位置点,同时与改进前相比,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地下水污染监测网能更加客观地反映污染物在含水层中的空间分布特征。
关键词: Delaunay 方法, 改进, 监测网设计, 空间优化, 地下水污染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赵媛, 郝丽莎
地理研究,2008,27(5):1027~1036,-0001,():
石油资源流动是实现石油资源时空配置的过程。从对比21世纪初和20世纪末我国石油资源的空间流动格局人手,分析格局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新格局下,以互动模型(阿隆索模型)为基础,构建区域石油资源流动机制模型,并结合区域的对外交通区位度,将我国石油资源的输流机制划分为供给主导型和交通拉动型,汇流机制划分为交通拉动型和需求拉动型,交流机制划分为递接性交流和集散性交流等类型,并以石油流动形成机制为指导,建议将陕西培养成我国石油资源的东西交流中心,并强化广东省的南北交流职能,以期优化我国石油资源的流动配置水平。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