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王春生, , 聂建国, 陈艾荣, 陈惟珍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5(9):1157~1161,-0001,():
既有铁路钢桥承受着日益繁重的交通荷载,其使用安全倍受关注。针对铆接结构多破坏模式和铆接多成份、多构件的疲劳失效特点,在建立铆接构件双角钢概率疲劳破坏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铆接钢桥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基于Monte Carlo 算法,建立计算系统疲劳失效概率的基本流程,编制用于铆接钢桥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大型程序 RBSPFF。将铆接钢桥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应用于京九线赣江桥的疲劳可靠度评估。由赣江桥概率剩余寿命评估结果可知,若按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上、下游铁路桥面系的超声波探测间隔分别为1.7a 和0.6a;若按保证主桁结构系统承载安全,则探测间隔为3.7a。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春生, 陈惟珍, 陈艾荣
中国公路学报,2008,21(5):45~49,-0001,():
针对铆接钢桥的疲劳失效特点,在建立铆接钢桥构件整体断裂力学数值分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铆接钢桥构件、结构系统疲劳断裂可靠性分析模型。基于Monte Carlo算法,编制用于铆接钢桥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的大型程序。将铆接钢桥系统疲劳可靠性分析模型应用于浙江路桥的系统疲劳可靠度评估,概率剩余寿命评估结果表明: 若按保证桥梁的正常使用功能,超声波探测间隔为1.5年,该值要比按构件简化断裂力学分析模型计算的系统探测间隔(4年) 短,可见铆接构造、钉载等对概率疲劳寿命的影响是显著的。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1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