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李锦清, 石明, 张昌卿, 冯凯涛,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林小军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3):257~260,-0001,():
目的 研究肝癌微转移的分布规律,为手术切除范围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无临床转移灶的肝细胞癌病例,取切缘较充分的手术切除标本36 例,将其瘤周组织划分为近端区域和远端区域,制成病理大切片。在距原发灶边缘0.5,1.0,2.0cm 分别做3 条分界线(L0.5、L1.0、L2.0),把近端和远端区域的瘤周组织由内向外划分出6 组条带(Zp0.5、Zp1.0、Zp2.0和Zd0.5、Zd1.0、Zd2.0)。分析微转移的扩散距离和各组条带的微转移密度(Dp0.5、Dp1.0、Dp2.0和Dd0.5、Dd1.0、Dd2.0)。结果检出的微转移72.5%(111/153)是门静脉微癌栓。在66.7%(24/36)的标本中检出了微转移,其中91.7%(22/24)的标本远端最大扩散距离<3cm。在近端区域的特定分析中,92.3%(12/13)的标本近端最大扩散距离<1.5cm。微转移密度比较:Dp0.5>Dp1.0>Dp2.0,Dd0.5>Dd1.0>Dd2.0,Dd1.0>Dp1.0,Dd2.0>Dp2.0,差异有显著性。结论(1)肝癌微转移主要以门静脉微癌栓的形式存在;(2)距原发灶越远,微转移发生率越低;(3)在距原发灶0.5cm 以外的范围,微转移在近端区域的发生率比在远端区域的低;(4)对于无临床转移灶的患者,在远端切除瘤周组织范围达到3cm,在近端切除范围达到1.5cm,可能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锦清, 肖恩华,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李升平, 林小军, 李国辉
中华肿瘤杂志,2001,23(6):517~518,-0001,():
暂无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樊嘉, 吴志全, 周俭, 邱双健, 汤钊猷, 余业勤, 张博恒
中华肿瘤杂志,2000,22(3):247~249,-0001,():
目的 比较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tumor thrombi in portal vein,PVTT)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其意义。方法 147例肝细胞癌伴门静脉主干或第1分支癌栓的住院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成4组:保守治疗组(A组,18例);肝动脉结扎和(或)肝动脉插管化疗组(B组,18例),术后定期栓塞化疗;肝癌联同PVTT切除组(C组,79例);手术切除+肝动脉化疗栓塞和(或)肝动脉置管或门静脉置管组(D组,32例)。结果 A组中位生存期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0,0。B组中位生存期5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22.2%、5.6%和0。C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3.9%、26.9%和16.6%。D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48.8%和41.3%。各组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肝细胞癌伴PVTT行手术切除可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而手术切除后辅以肝脏区域性化疗或栓塞化疗可进一步延长生存期。
-
6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41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