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11
- 期刊论文 11
-
暂无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28卷第2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Mar. 1999, Vol. 28, No. 2 1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1月第29卷第1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Jan., 2000, Vol. 29, No. 1 1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1月第31卷第1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Jan., 2002, Vol. 31, No. 1 1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0,20(3):349-355 1
- 天然气工业,2004,24(4):81~83 1
- 天然气工业,2004,24(4):91~93 1
- 实验力学1998年12月第13卷第4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Dec., 1998, Vol. 13, No. 4 1
- 实验力学2002年6月第17卷第2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Jun., 2002, Vol. 17, No. 2 1
- 煤炭学报1999年2月第24卷第1期/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Feb. 1999, Vol. 24, No. 1 1
- 煤炭学报2002年4月第27卷第2期/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Apr., 2002, Vol. 27, No. 2 1
- 爆炸与冲击,2004,24(3):281~284 1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毕明树, 李生娟, 丁信伟
爆炸与冲击,2004,24(3):281~284,-0001,():
以混合比为13.3%的乙炔2空气混合物为介质进行了内设半球条栅形障碍物的可燃气云爆燃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回归,并经方差分析检验,得到了描述可燃气云爆燃压力场的拟合关系式。应用多能模型构想对半球形可燃气云内设半球条栅形障碍物的爆燃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综合考虑边界条件、混合物活性和尺度比例因子的爆燃超压关系式,为其它可燃气云在其它形式障碍物约束下的爆燃超压提出估算方法。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环栅条形障碍物对可燃气云爆炸影响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毕明树, 丁信伟, 杨国刚, 李生娟
天然气工业,2004,24(4):81~83,-0001,():
可燃气体或低沸点可燃液体的事故性泄漏,会引发可燃气云爆炸事故。气体爆炸概率成为厂站、陆地及海上油气钻采平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为确保生产安全及对相关人员的有效保护,必须确定现场障碍物对爆炸的加强作用。为此,实验研究了内置半球栅条形障碍物半径、栅条宽度与空隙宽度3个参数对可燃气云爆炸场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控制方程组、PDR 模型和Bakke-Hjertager燃烧模型,通过修改方程源项,考虑障碍物对流动的附加作用及对燃烧速度的影响,建立了可燃气云爆炸的理论模型,并采用SIMPLE算法进行了数值求解。实验结果表明,该类型障碍物对可燃气云爆炸威力有较大的增强作用,最大超压可达无障碍物时的10倍以上。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较,最大相对偏差17.9%,平均相对偏差6.34%。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毕明树, 李生娟, 丁信伟
天然气工业,2004,24(4):91~93,-0001,():
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尤其是在障碍物诱导下具有极大破坏力的爆炸,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研究约束条件对气云爆炸场的影响,对进一步提出可行的防爆、抑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开敞空间可燃气云爆炸的实验系统,对半球形乙炔—空气预混气云内半球条栅形障碍物对爆炸威力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障碍物半径为0.1~0.3m,条栅宽度为15~60mm,空隙率为20%~75%,气云半径为0.25~1.25m。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回归,并经方差检验,得到了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的拟合关系式。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如云, 王如云*, 刘儒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0,20(3):349-355,-0001,():
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拟特征线法和TVD法——对非定常激波在多重矩形障碍物中的传播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计算图象相当吻合,与实际部门的实验结果十分接近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柏泉, 周世宁, 张仁贵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3月第28卷第2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Mar. 1999, Vol. 28, No. 2,-0001,():
对瓦斯爆炸过程中障碍物对火焰和爆炸波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对瓦斯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和爆炸波具有重要影响。有障碍物存在时,火焰的传播速度将迅速提高,在20倍长径比处达到最大值,随后逐渐衰减,直至熄灭。原因是障碍物的存在加剧了火焰传播过程中的湍流现象,而湍流又加速了火焰传播。障碍物的存在使爆炸波的传播曲线变化幅度迅速增大,并可能产生突变界面和马赫数M≥1的情况,即产生激波,从而增大瓦斯爆炸的威力。因此,应尽量减少矿井巷道中的障碍物。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柏泉, 陈伯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0年1月第29卷第1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Jan., 2000, Vol. 29, No. 1,-0001,():
实验探讨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变化特性及障碍物、膜片位置和压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障碍物和膜片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具有重要影响。当有障碍物存在时,瓦斯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厚度常常会小于无障碍物存在时所产生的火焰厚度;膜片距离爆炸源较近时,火焰厚度明显增大。火焰厚度越大,在其传播过程中对传播途径上的可燃物的点燃作用越大。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场防治瓦斯爆炸、减轻瓦斯爆炸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测定及其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
林柏泉, 桂晓宏
实验力学2002年6月第17卷第2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Jun., 2002, Vol. 17, No. 2,-0001,():
本文通过实验的方法, 探讨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变化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并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的温度场变化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结果表明, 当有障碍物存在时, 瓦斯爆炸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厚度常常会小于无障碍物存在时所产生的火焰厚度; 膜片所处位置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厚度也有重要影响, 膜片距离爆炸源较近时, 火焰厚度明显增大. 瓦斯爆炸后, 火焰阵面前附近区域与管封闭端附近区域温度变化较为陡峭, 而火焰阵面后一段区域的温度变化较平缓, 且火焰阵面附近温度较高, 在障碍物附近温度很快上升到最大值, 然后温度开始下降. 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场防治瓦斯爆炸, 减轻瓦斯爆炸灾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柏泉
煤炭学报2002年4月第27卷第2期/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Apr., 2002, Vol. 27, No. 2,-0001,():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参数及其影响作用,其中主要包括火焰与超压、火焰与爆炸波之间的相互关系,障碍物对火焰、爆炸波传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瓦斯在爆炸的过程中,超压与火焰的速度有关,爆炸波在火焰前方,其传播速度明显高于火焰, 爆炸波与火焰之间的时间差不仅和位置有关,而且还和障碍物的数量有关。障碍物对爆炸波和火焰的传播具有加速作用,爆炸波和火焰传播规律可表示为 T=mL/D + b,回归所得到的相关系数r>019,回归曲线的结果是显著的。随着障碍物的增多,火焰和爆炸波传播规律的线性度降低,非线性度增大。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场如何防治瓦斯爆炸,减轻瓦斯爆炸的威力具有重要作用。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柏泉, 林伯泉;周世宁;张仁贵
实验力学1998年12月第13卷第4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CHANICS Dec., 1998, Vol. 13, No. 4,-0001,():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爆炸过程中激 波的产生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和薄膜的存在对瓦斯爆炸过程中激波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当有障碍物存在时,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迅速提高,并可诱导激波的产生;同样,在瓦斯爆炸破膜过程中也将产生激波现 象.因此,为了减轻瓦斯爆炸的破坏作用,应尽量减少矿井巷道中的障碍物并加固好风门与密闭墙,以防发生破膜现象,导致激波的产生.研究结果对指导现场如何防治瓦斯爆炸,减轻瓦斯爆炸的威力具有重要作用.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柏泉, 桂晓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2年1月第31卷第1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Jan., 2002, Vol. 31, No. 1,-0001,():
在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及其加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有重要影响。障碍物的存在将使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迅速提高。瓦斯爆炸时,火焰阵面附近温度较高,阵面前附近区域温度梯度变化较大,阵面后区域的温度变化较小。障碍物附近温度很快上升到最大值,然后由于化学反应结束及管道壁吸热,温度开始下降。在火焰传播通道上设置的障碍物对气相火焰具有加速作用加速作用的机理主要是由于障碍物诱导的湍流区对燃烧过程的正反馈造成的.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林柏泉, 张仁贵, 吕恒宏
煤炭学报1999年2月第24卷第1期/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Feb. 1999, Vol. 24, No. 1,-0001,():
在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及其加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障碍物对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传播规律具有重要影响. 当有障碍物存在时,瓦斯爆炸过程中火焰的传播速度将迅速提高。在沿火焰传播的通道上设置障碍物,对气相火焰具有加速作用,这种加速作用的机理可归功于障碍物诱导的湍流区对燃烧过程的正反馈。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86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