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钮扣状”转移保留二尖瓣全装置瓣膜置换的初步探讨
陈胜喜, 郗二平, 张位星, 雷凯波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3,28(6):615~618,-0001,():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病人采用“钮扣状”转移保留全瓣装置二尖瓣置换的方法及对左心功能的影 响。方法:对56例二尖瓣狭窄需行二尖瓣置换的患者,分为:A组(术中“钮扣状”保留全部二尖瓣瓣下结构),B组 (术中仅保留二尖瓣后瓣及瓣下结构)和c组(术中未保留瓣下结构);于术前,术后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术 后出院前、术后3~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监测心功能指标。结果:A组术后心排指数、每搏指数、左室收缩功 指数、肺毛细血管楔压、左室舒张末、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及左室长轴舒张末内径均优于B,C组,且EF值院复优于B,C组。A组主动脉阻断时间较B,C组延长,但总转流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以二尖瓣狭窄为主的病人行瓣膜置换时可采用“纽扣状”转移保留全部瓣下装置;病人术后早期心功能的改 善优于部分保留组和不保留组。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心房纤颤的复律治疗
江洪, 黄从新, 李庚山, 王晋明, 许家, 陈之秀, 唐其柱, 张庆华, 漆曙辉, 王小红, 周秋凤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8(25):284~286,-0001,():
报道90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伴心房纤颤(简称二狭房颤)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后复律治疗的结果。89例患者在PBMV后2周内接受复律治疗,15例服用奎尼丁后恢复窦性心律,74例经体表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随访2315±1117个月,24例(27%)患者心房纤颤复发。我们认为心房纤颤病程长,PBMV后瓣口面积小和左房回缩差是心房纤颤复发的可能原因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戴汝平, 蒋世良, 黄连军, 徐仲英, 谢若兰, 朱杰敏, 刘玉清, 许建平*, 朱晓东*, 刘延龄*, *, 超声科, 刘汉英*
中国循环杂志,1994,9(2):95~98,-0001,():
本文对1988年5月至1992年7月间以Inoue单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二尖瓣狭窄200例进行分析。本组中男63例,女137例,平均年龄36.5±8.8岁。经血液动力学及左室造影观察,取得良好效果。左房平均压自3.34±1.22kPa (25.08±9.13mmHg)下降至1.42±0.55kPa(10.64±4.10mmHg)(P<0.001);二尖瓣跨瓣压差由3.40±1.36kPa(25.49±10.22mmHg)下降为0.894±0.65kPa(6.71±4.87mmHg);肺动脉收缩压由7.04±2.86kPa(52.78±21.42mmHg)下降为5.14±2.20kPa(38.56±16.47mmHg)(P<0.001);心输出量由3.84±0.11L/min上升为4.66±0.28L/min(P<0.001);二尖瓣口面积由1.08±0.28cm2增大为2.20±O.47cm2(P<0.001)。50例随访6~48十月(平均24个月),临床症状改善率为100%。本文对经皮穿刺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适应证、方法、效果、并发症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
3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9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