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61
- 期刊论文 61
-
暂无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洪枫, 谢健健, 洪枫*
,-0001,():
细菌纤维素是一种新型微生物合成材料,在食品、造纸、纺织、生物医药、声学器材振动膜和功能复合材料等方面均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细菌纤维素发酵培养基(尤其碳源)的成本是现今制约细菌纤维素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甘露醇、果糖和葡萄糖等合成培养基所用碳源因其价格较高仅适用于实验室研究和小型发酵生产,规模化生产细菌纤维素的潜在原料应是一些量大价低的天然原料,包括水果类原料、糖质原料、低值淀粉类原料和废弃纤维素类原料等。木质纤维素原料是最具发展潜力的细菌纤维素碳源,也是细菌纤维素产业的根本出路,但目前存在一些技术瓶颈,制约了其开发利用,是一远期战略目标。文章简要介绍了细菌纤维素的基本情况,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发酵生产细菌纤维素原料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
19浏览
-
0点赞
-
1收藏
-
0分享
-
25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胡山鹰, 柳元, 陈定江, 沈静珠, 杜风光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8):998~1002,-0001,():
基于发酵生产的特点及建模要求,以某企业燃料乙醇生产过程为研究对象,利用工业生产中的参数及数据,建立了以乙醇发酵效果为目标的BP神经网络模型,以静态模型反映复杂的动态问题。探讨了乙醇发酵生产模型的误差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案,根据已有经验将相关参数进行了合理组合,调整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结构,以提高仿真模拟效果。通过多次模型改进,使模拟的平均相对误差从10%提高至5.4%,为进一步研究发酵生产建模提供了思路。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杨树林, 吴旻, 宁长发, 刘敏, 孟广荣, 尤佳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1):115~117,-0001,():
采用宇佐美曲霉等4种真菌与热带假丝等酵母菌对农业废弃物秸秆进行混合发酵制取蛋白,产物中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规定标准,蛋白含量超过玉米和小麦,可作为动物的蛋白饲料。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PCR2DGGE技术及其在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高峰, 江芸, , 徐幸莲, 周光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91~6593,-0001,():
多聚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PCR2DGGE)是近年来微生物学研究中应用较广泛的分子技术之一。介绍了DGGE的基本原理及其在食品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着重阐述了PCR2DGGE在发酵食品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肖炎农, 黄永兵, 肖炎农*, 黄蓉, 成儒萍, 江丽娜
中国生物防治:2007,23(4):338~341,-0001,():
为降低淡紫拟青霉36-1菌株生产成本,以玉米秸秆和玉米粉不同配比筛选,并通过添加氮源、碳源等单因子试验及玉米秸秆、玉米粉、米糠、硫酸铵等4个因子3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淡紫拟青霉36-1菌株固体发酵最佳产孢配方为:玉米秸秆:米糠:玉米粉=6:4:15(质量比),硫酸铵含量为1g/kg,含水量50%,其发酵产物产孢量为7.77×10 9个/g(干重)。发酵产物在室温下贮藏2-11个月。孢子萌发率仍达90%左右。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冯嵬, 贾立娜, 张栩, 谭天伟, 施定基*
生物加工过程,2005,3(1):45~48,-0001,():
通过在一般培养基中添加尿素、谷氨酸、葡萄糖等有机物,考察了莱茵衣藻混合营养培养的产氢效果。结果表明,含尿素混合营养培养莱茵衣藻产氢是含铵氮的培养基培养的6倍,无硫含尿素的混合营养培养具有最佳的产氢效果,是有硫含铵氮的培养基的10倍。谷氨酸及葡萄糖的添加对其生长和产氢也有促进作用,对莱茵衣藻生长和产氢促进作用的尿素的最佳添加量为0125gPL,谷氨酸的最佳添加量为017gPL,葡萄糖的添加量为012gPL。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1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徐学明, 汪洪涛, 金征宇
生物技术,2003,13(5):28~30,-0001,():
对发夫酵母的不同补料发酵方式进行了研究,期望提高发酵产率,以便对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恒pH葡萄糖-氨水流加培养,色素量和生物量均具有最大值,分别为54.3μg/ml和49.5μg/ml;其次是指数流加培养,色素量和生物量分别为49.9μg/ml和47.4mg/ml;恒pO2流加方式下色素量和生物量分别为34.04ug/ml和35.4mg/ml;恒pH葡萄糖流加方式所得的色素量和生物量最小,分别为32.3μg/ml和31.5mg/ml。不同的补料发酵方式对发夫酵母生长和色素形成的影响很大。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徐学明, 季伟
粮食与饲料工业,2006,(5):32~34,-0001,():
利用产Nisin的乳酸链球菌WX506固态发酵豆粕,以Nisin的效价、生物量作为主要指标,考察了单因素条件对发酵的影响,并进行了正交优化,确定了一个合适配方,发酵粕的生物量达到1.03g/kg,Nisin效价达到997IU/g。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8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夏立秋, 李淼新, 邱文, 邹先琼, 莫湘涛, 陈宇*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2,25(2):81~84,-0001,():
跟踪检测了苏云金杆菌发酵过程中发酵液pH值、OD595nm值、非极性物质、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的变化,并比较了伴孢晶体不同状态下的OD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发酵过程的在线检测方案。
-
5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韦萍, 周华, 郭峰, 蔡瑞英, 欧阳平凯
化工学报,2002,53(12):1238~1241,-0001,():
转氨酶是酶法生产氨基酸工艺中的重要酶种,高产量的酶必须涉及菌体的生长和酶的合成需要从酶发酵过程的稳健性出发,应用低灵敏度的稳健性设计手段对转氨酶的发酵产酶过程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实验发现通气量和搅拌速度两个工艺参数对发酵产酶结果影响较大,而培养基成分、发酵初始pH值及发酵温度的影响较小。并得到了结果稳定的最优发酵条件通气量0.6L·min-1,搅拌速度500r·min-1,温度35℃,pH值6.5,玉米浆2%。经实验验证,发酵结果稳定且符合最优目标值。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天柱, 高慧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四届中药炮制学术会议论文集:88~90,-0001,():
目的:将神曲的传统杂菌发酵工艺改进为现代纯种发酵工艺,以保证产品质量及用药安全;方法:按菌种分离与纯化技术从自行生产的神曲中分离菌种,进行纯种发酵,以薄层层析、淀粉酶、蛋白酶活力等为评价指标,比较各工艺的差别;结果:共得到四种单一菌种,以其中一种毛霉属的霉菌作为发酵菌种所得到的神曲最接近传统发酵样品,并能缩短发酵周期,解决杂菌污染;结论:新工艺生产的神曲能够保证质量和用药安全,新工艺可行。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肖冬光, 赵华, 赵树欣, 王继兰, 赵淑先, 瞿建新
酿酒,1993,(3):42~45,-0001,():
探讨了酒用酸性蛋白酶在酒精生产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淀粉质原料的酒精发酵过程中,添加适量的酸性蛋白酶(14u/g原料)后,可明显缩短发酵周期和提高原料出酒率。与相同条件下不使用酸性蛋白酶的比较,发酵周期缩短20%,原料出酒率提高5. 73%。
-
3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肖冬光, 刘青, 姜天笑, 毕琳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3):30~32,-0001,():
为了改善耐高糖酵母在不同含糖量面团中的发酵力,首先制备了240株耐高糖酵母单倍体,通过高麦芽糖发酵筛选培养基筛选出了28株麦芽糖发酵性能良好的单倍体菌株,通过测定这些单倍体在无糖面团中的发酵力,发现9株单倍体菌株的发酵力优于或等于其亲本,其中4株为a型,5株为d型。通过它们之间的杂交得到200株杂交株,在无糖、中糖、高糖面团中测定这些杂交株的发酵力,获得4株在不同含糖量(0~30%)面团中都具有高发酵力的高适应性面包酵母杂交株。研究表明,来自同一亲本单倍体之间的杂交有可能改善面包酵母的某些特征。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田呈瑞, 张富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6(2):77-80,-0001,():
对中式发酵香肠发酵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乳酸菌发酵剂添加量为312×106cfu/g,发醇时间为36h,发酵温度为36~38℃时,发酵效果较好。
-
7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1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宋后燕, 莫炜, 张艳玲, 王龙生, 杨新英, 宋后燕*
生物工程学报,2004,1(1):126-129,-0001,():
构建了重组双功能水蛭素(Recombinant-RGD-Hinodin、r-RGD-Hirudin)cDNA的表达质粒RGD-Hirudin-pPIC9K,转化入毕赤酵母中,经筛选得到高表达的阳性克隆。种子菌经过3d发酵培养,其培养液上清经超滤浓缩、凝胶过滤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后,得到纯度大于97%、比活性为12000ATU/mg的r-RGD-Hirudin,回收率大于60%,发酵产率为1g/L。纯化后的r-RGD-Hirudin经过还原SDS-PAGE,抗凝血酶活力分析、抗血小板聚集分析、质谱分析及等电聚焦分析等方法鉴定,证明该表达产物为水蛭素的衍生物,具有抗凝血酶和抗血小板聚集双重功能。
关键词: 重组双功能水蛭素(, r-RGD-Hiroudin), , 高效表达, 发酵, 纯化, 鉴定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向东, 万霞, 耿晶, 黄玉屏, 彭珍荣, 沈萍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8(4):472~476,-0001,():
对5株细菌所产黑色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发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这些不同来源的黑色素在理化性质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仃J的基本框架结构及主要基团是一致的。且在发酵过程中都检测到L-多巴,说明它们都属于多巴类黑色素;同菌株在同一条件下和同一菌株在不间条件下发酵黑色素的产量差别很大,其中WS和H2的黑色素产量呵分别达到1720mg/L1040mg/IL,有进一步开发成为工业发酵生产黑色素应用菌株的潜力。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肖敏, 陈建爱, , 王未名, 陈为京, 孙永堂
核农学报,2002,16(5):305~309,-0001,():
本文以木霉诱变菌株T5、T0803、T1010、T1003为实验对象,利用正交实验优化组合其生长的环境条件,方差分析表明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每个因素的设计差异都显著。最佳组合是菌株T1010,培养菌丝最适温度30℃,pH值6, 高温培养3d 转入低温20℃培养,农药组合为代森锰。T1010液体振荡培养,在正常的生长范围内氧气对生长量的影响不大。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Na+离子浓度对厌氧发酵产氢气影响的实验研究洪天求
洪天求, , 郝小龙, 俞汉青
水处理技术,2004,30(5):270~275,-0001,():
本实验以蔗糖为底物,在控制不同Na+离子浓度的条件下测试分析产氢率、比产氢气和糖降解率,考察不同Na+离子浓度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Na+离子浓度较低(<1000mg/L)时对微生物的活性和产氢能力有不良的影响;Na+离子浓度在1000-2000mg/L时,对厌氧发酵产氢有促进作用;Na+离子浓度在8000-1600mg/L时,对厌氧发酵产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梁华国, 王定安, 李云, 蔡智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8(2):89~93,-0001,():
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种抗生素发酵集散式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高档微型机以及STD总线工业控制机组成分级分布式结构,实现了土霉素发酵过程的各种工艺参数检测以及对发酵液温度、pH值和补料量的控制。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毛忠贵, 张建华, 段作营, 李永飞
研究报告,31~34,-0001,():
研究了酒精蒸馏废液全循环对玉米粉液化、糖化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液化酶用量达到14U/g、糖化酶用量为120U/g(玉米粉)时,蒸馏废液对液化无影响,而对糖化有促进作用;蒸馏废液能一定程度地促进酵母的生长,提高酵母耗糖速率;蒸馏废液经过25次循环发酵,酒精平均浓度在15.07%,平均糖利用率91.7%。蒸馏废液全循环工艺,解决了发酵法酒精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实现了发酵法酒精清洁生产。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5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