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太阳热反射涂料在夏热冬暖地区厂房屋顶的使用效果研究
谭洪卫, 沈辉
建筑科学,2009,25(3):49~53,-0001,():
本文针对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屋顶涂覆太阳热反射涂料后的隔热节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广州地区的某一工厂仓库建筑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测试,结果表明,太阳热反射涂料效果明显,夏季屋顶表面温度及得热量明显降低,而冬季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该地区对厂房类建筑进行反射隔热是简单可行的节能手段。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谭洪卫, 沈辉☆
上海节能,2009(1):30~33,-0001,():
本文针对在夏热冬暖地区建筑涂覆太阳热反射涂料后的隔热节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广州地区的某一工厂仓库建筑物屋顶施涂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连续测试,结果表明,太阳热反射涂料效果明显,夏季屋顶表面温度及得热量明显降低,而冬季的不利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表明该地区厂房类建筑进行反射隔热是简单可行的节能手段。
-
2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谭洪卫, 赵成*, 王亮
制冷技术,2010(S1):32~35,-0001,():
本文通过对黄浦江水温冬、夏两季的连续实地测试,客观分析了江水水温变化规律,并对江水源热泵系统没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谭洪卫, 潘希存
上海节能,2008(1):47~51,-0001,():
将土壤源热泵应用于上海地区某别墅住宅。并设计了土壤换热器旁通直供回路。通过对不同运行模式的连续实测研究,探讨了低密度住宅土壤源热泵夏季运行的特性,并对系统全年能耗进行模拟分析,提出了优化控制策略。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敏娟, 马人乐, 黄征
同济大学学报,2001,29(7):862~866,-0001,():
大型多功能钢结构电视塔的模态参数无论对结构抗风还是抗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实际复杂工程中对结构模态参数的影响因素较多,理论计算有时难以与实际工程完全一致。为此,详细介绍了黑龙江336m高钢结构电视塔实测试验所用的仪器设备、人工激振方法、信号采集及结构模态分析等方法,为结构分析提供了较好的试验依据。
-
2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敏娟, 杨必峰
试验研究,2003(4):47、57、67、77、97,-0001,():
采用环境随机激振方法对江阴500kV拉线式塔进行了实测。介绍了实验背景,实验过程,及模态识别的方法,得到了拉线塔横向、纵向及扭转向的一阶频率、振型和阻尼比。
-
3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336m高黑龙江广播电视塔悬挂水箱振动控制及其实测
何敏娟, 马人乐
建筑结构学报,2001,22(1):39~41,-0001,():
在336m高黑龙江广播电视塔悬挂水箱减振器振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减振器经济有效,实测分析方法可行。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邓洪洲, 徐建波, 黄健, 王仲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学报),2004,32(10):1289~1294,-0001,():
对一座48m高三方五层纤绳的三角形断面格构式桅杆进行了动力实测,用加速度传感器分别测得在初位移激励和脉动风荷载下的结构响应,同时用风速仪记录了实测时的风速. 根据实测结果分析了该桅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风振响应的特征。结果表明弯扭振动为桅杆的主要振动;桅杆1阶振型阻尼比约为0.031,高阶振型的阻尼比为0.015左右。桅杆的自振频谱密集,结构风振响应具有明显的宽带特性,带宽参数为0.75~0.89。由于桅杆的非线性特征,结构杆身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加速度响应为非Gauss过程,峰态系数都大于3.0根据实测结果,对这种悬挂天线的无线电发射桅杆在分析和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336m高黑龙江广播电视塔悬挂水箱振动控制及其实测
马人乐, 何敏娟
建筑结构学报,2001,22(1):039~057,-0001,():
在336m高黑龙江广播电视塔悬挂水箱减振器振动控制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实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减振器经济有效,实测分析方法可行。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马人乐, 周卫
特种结构,2003,20(4):052~053,-0001,():
采用环境随机激振方法对江阴500kV输电线路的一座拉线塔和自立塔分别进行了实测。得到了拉线塔横向、纵向及扭转向的一阶频率、振形和阻尼比。并对自立塔和拉线塔的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谢悦波, 姜洪涛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1,37(3):390~394,-0001,():
洪水尤其是大洪水资料是国土规划、江河治理和减轻洪涝灾害措施等的依据。然而,现有实测洪水仅有几十年,历史调查洪水也仅有数百年,对重要水问题工程所需要的稀遇洪水而言远远不充分。兴起不久的古洪水研究方法可以获得河流上全新世以来的大洪水系列资料,在我国长江、黄河、海河、淮河的部分河段上得到了实际应用,是一条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取河流上近万年来已发生过大洪水系列信息的新途径。
-
5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仲林, 杨春宇, 何正军
,-0001,():
根据中间视觉理论,计算了光源的发光效率,以及泛光照明时被照表面的颜色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夜景照明设计时,必须考虑中间视觉对夜景照明效果的影响。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0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周岱, Shu Xinling, Zhou Dai, Wang Yongfang
振动与冲击,21(3):7~9,-0001,():
对大跨度桥梁、大跨空间结构、高层建筑、高耸塔桅结构等建筑物和构筑物而言,风荷载是结构抗风设计、防灾减灾分析的控制荷载之一。风与上述结构间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可通过风洞试验、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等方法获取详细可靠的风荷载数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大气边界层风特性与风荷载作用特点,回顾了结构风工程中风洞试验与现场实测的基本情况,讨论了风荷载时程的各种数值模拟技术,展望了风荷载测试与模拟技术研究的趋向。
-
3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谭云亮, 李芳成, 周辉, 韩宪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0年7月第19卷第4期/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July, 2000, 19 (4): 425-428,-0001,():
从讨论场所与材料损伤关系出发,论证了用声发射监测冲击地压的科学性,基于现场实测研究,提出了冲击地压的声发射四种前兆模式:“单一突跃型”、“波动”、“指数上升型”和“频繁低能量前兆型”,还分析了松动爆破对防治冲击地压的效果,这对冲击地压的预测有重要应用价值。
-
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姚仰平, , 张保印, 张国强, 张炜
岩土工程学报,2001,23,(3):324~329,-0001,():
通过对黄土地区高层建筑的单桩静载试验结果和工程桩受力及筏板承受反力的原位实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黄土地基中钻孔灌注桩的受力特性,揭示了工程桩桩顶荷载和筏底土压力的大小及其分布规律。实测表明,筏板与其下黄土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接触压力,群桩与桩间土共同承担着建筑物的总荷载。本工程中桩间土分担荷载高达28.6%。还分析了筏底土压力的分布机理,探讨了影响桩间土分担荷载作用的因素。另外,还讨论了高层建筑裙房下桩体出现拉力的原因。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0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雷, 杨朝晖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28(3):103~106,-0001,():
以视频码流流量的实测包络为基础,提出了一种流量描述模型。该模型逐一地提取包络切点并将其代表的速率和突发性等特征定义为切点描述;进而,在对各个切点描述进行汇总与筛选后形成了最终的描述结果。由于实测包络是最贴近流量的包络,所以该结果可全面且确定性地表示视频码流的流量特征。另外,还提出了一种简化描述结果的方法,以确保该模型能够在预留带宽的优化等方面得到实际的应用。所提模型既克服了当前常见模型(如令牌漏斗模型等)的缺陷,又具备了与这些模型的兼容性,并从根本上弥补了IntServ体系内保障性业务机制中的缺陷。
-
9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唐敢, 赵惠麟, 赵才其
,-0001,():
摘要: 板片空间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的新型空间结构体系, 其整体稳定性是研究、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问 题。板片空间结构属于缺陷敏感结构, 缺陷稳定分析也是迫切需要而尚未完全得以解决的问题。设计两个板片结构试验模型进行稳定性试验。采用自动协调加载控制系统和电测相结合的方法, 连续跟踪记录结构失稳全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应变变化情况。并以结构实测缺陷为依据, 分别采用实测缺陷法、一致缺陷模态法和改进随机缺陷法考虑节点位置偏差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 自动协调加载控制系统可保证对失稳全过程的跟踪, 连续数据采集方式采样率高而且数据测量精度高。实测缺陷法可比较精确地反映板片空间结构实际的稳定性能。一致缺陷模态法分析的临界荷载并不是所有缺陷结构中的最小值, 其概率可靠度随着模型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改进随机缺陷法, 对板片空间结构的稳定性能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也定量分析了设计临界荷载和一致缺陷模态法分析的临界荷载的可靠性。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空间结构初始几何缺陷分布规律的实测数据及统计参数
唐敢, 唐 敢, 黎德琳, 赵才其, 赵惠麟
,-0001,():
节点位置偏差是影响大跨度空间结构整体稳定性的一个主要初始几何缺陷,但目前关于实际结构中节点位置缺陷的资料还很少。对六个试验模型和南通体育会展中心体育馆钢屋盖实际结构的节点位置偏差实测数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概率统计及假设检验分析,研究了结构初始几何缺陷随机分布规律及其统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异常数据的分布较为集中,与施工难度和测设条件相关;结构节点位置偏差的分布可采用正态分布假定。随机缺陷分析方法中假定结构每个节点的位置偏差符合二倍均方差范围内的正态概率密度函数是可以接受的。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2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