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杜守继, 刘华, 职洪涛, 陈浩华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4(14):2359~2364,-0001,():
对经历不同高温后花岗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花岗岩应力-应变曲线、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等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经历400℃以内的高温后,温度对花岗岩的力学性能的影响不明显。但经历的温度超过400℃后,随受热温度升高花岗岩力学性能迅速劣化,花岗岩峰值应力(或强度)和弹性模量急剧降低,而峰值应变迅速增长。高温后花岗岩泊松比随经历高温的增加而呈减少趋势。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静荷载理论在岩爆研究中的局限性及岩爆岩石动力学机理的初步分析*
徐则民, 黄润秋, 罗杏春, 李睿, 孙静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8):1255~1262,-0001,():
对围岩切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的比值、岩爆事件的空问分布、TBM掘进隧道的围岩稳定及超深井井壁稳定等问题的分析表明,静荷载理论在岩爆研究中的局限性是明显的。对于钻爆法开挖的硬岩隧道,岩爆应该是处于非均匀应力状态的围岩在爆炸加载波、卸载应力波及岩爆应力波多次扰动的情况下,裂纹发生大规模瞬时动力扩展的结果,这可以概括为岩爆的岩石动力学机理。卸载扰动在己开挖围岩表面附近将产生P波、S波和Rayleigh波,对围岩扰动最大的是P波和Rayleigh波。P波和Rayleigh波的性质、分布及衰减规律可以较好地解释地应力量级对岩爆的控制及岩爆事件的空问分布等。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徐则民, 黄润秋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3):414~419,-0001,():
许多大型地下工程的岩爆实录表明,岩爆与爆破具有密切关系.当前炮次爆破形成的爆炸应力波在已开挖围岩中的传播可以概化为Lamb线源问题·爆破后,对于己开挖围岩轮廓面上某一点,P波、S波和Rayleigh波顺序到达;P波和Rayleigh波对围岩具有显著的扰动作用,两者之中大振幅Rayleigh波居于支配地位。P波和Rayleigh波将分别在围岩中形成垂直和平行于开挖轮廓面的张性破裂面;在tTI> U2,CT3 =0的应力环境中,这些破裂面的出现,将引起围岩以岩爆或片剥的形式破坏.P波的衰减和Rayleigh波的垂向分布可以解释岩爆高发区与掌子面的空间关系及岩爆碎片的形状特征等若干岩爆现象。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家生, 金亮星, 冯伟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1):1891~1894,-0001,():
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复杂,并且具有随机和模糊特性。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可用于边坡稳定性评价。采用统计学极大似然估计方法所得经验公式,基于圆弧破坏模式,估算了风滩电厂近坝库区古丈高峰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并与常规极限平衡条分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极大似然方法估计边坡安全系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4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术才, , 李树忱, 朱维申, 陈卫忠, 王有志, 王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8):1275 ~1279,-0001,():
应用FLAC3D对泰安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围堰防渗结构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分析。同时,研究了基础开挖对围堰和基础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心墙对围堰和基础边坡具有良好的防渗作用,增强了围堰和基础边坡的稳定性。开挖过程对围堰和基础边坡的影响是局部的,对围堰和基础的整体稳定没有产生更大的影响及引起坡脚的破坏,表明开挖侧面预留平台宽度是合理的。
-
4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术才, , 陈卫忠, 朱维申, 王书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0):1661~1666,-0001,():
为弄清裂纹扩展性态与岩体稳定性的关系及锚杆的增韧止裂作用,建立了压剪应力状态下加锚节理面抗剪强度与锚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用突变理论建立了加锚节理面压剪应力状态下分支裂纹扩展的突变模型,对于全面了解裂纹扩展过程及评价岩体稳定和提前合理采取加固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2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同春, 卢智灵, 姚纬明, 曹广德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3):446~450,-0001,():
提出用厚度较小的常规矩形(平面)或立方体(空间)单元来描述滑坡体与岩基之间的接触面,并给出了使滑动面上应力满足摩尔库仑极限条件的非线性迭代算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留滑动面上最下端单元处于弹性状态的滑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有限元迭代解法。这种方法可用于求解2维或3维问题,且能同时给出边坡临界失稳时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给出了具有折线滑动面的滑坡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合理和可靠。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单仁亮, 薛友松, 张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11):1771~1776,-0001,():
阐述了国内外对岩石动态本构模型的研究现状。结合对花岗岩和大理岩实测冲击破坏本构曲线的分析,将统计损伤模型和粘弹性模型相结合,建立了一个简明的岩石冲击破坏时效损伤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本构曲线与实验数据的直接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4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新型全长多点楔胀式管缝锚杆(竹节式锚杆)的试验研究
唐春安, Tang Chun'an, Zhao Xingdong, Wang Weigang, Tian Jun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3):456~468,-0001,():
全长多点楔胀式管缝锚杆(竹节式锚杆)是一种作用机理及结构与普通锚杆均有所不同的新型锚杆,其锚固力由锚杆杆体与岩体的摩擦力、锚杆杆端的锚固力与多点楔胀力所提供的。对新型锚杆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物理试验,其实验室试验证实,新型锚杆的拉拔力比普通锚杆的拉拔力提高39%。结果表明,此种锚杆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施工方便,完全可以在工程支护领域中推广应用。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7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