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5
- 期刊论文 5
-
暂无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11月第28卷第6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Nov. 1999, Vol. 28, No. 6 1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34卷第2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Mar. 2005, Vol. 34, No. 2 1
- 岩土力学2005年6月第26卷第6期/Rock and Soil Mechanics Jun. 2005. Vol. 26, No. 6 1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2月第18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Feb., 1999, 18 (1): 70-74 1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王春秋, 刘传孝, 蒋金泉, 杨永杰
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7,3(4):101~102,-0001,():
本文针对准备巷道围岩的结构特点,建立岩体大变形塑性应变软化模型计算并分析其稳定性特征,表明围岩结构组成型式及软弱结构的存在对准备巷道整体稳定性起关键作用。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靖洪文, 李元海, 许国安
岩土力学2005年6月第26卷第6期/Rock and Soil Mechanics Jun. 2005. Vol. 26, No. 6,-0001,():
针对岩石具有应变软化和剪胀的特点,推导了巷道围岩松动圈理论计算公式,理论分析了巷道埋深、围岩强度、应变软化程度以及支护阻力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锚喷、锚注和锚索“三锚”支护的新概念,并成功地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效益。
-
3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深井巷道围岩松动圈影响因素一实测分析及控制技术研究
靖洪文, 付国彬, 郭志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9年2月第18卷第1期/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Feb., 1999, 18 (1): 70-74,-0001,():
对千米深井,按5个水平、不同岩性及是否受采动影响的围岩松动圈实测分析揭示了捂动圈与开采深度、围岩强度、采动次数、临界开采探度、支护堆度等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椽井、大松动圈巷道围岩合理控制技术,据此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
3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靖洪文, 宋宏伟, 郭志宏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9年11月第28卷第6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Nov. 1999, Vol. 28, No. 6,-0001,():
通过对软岩巷道工程特征的研究,提出用定量指标——稳定的围岩松动圈厚度值L¬p(L¬p≥150 cm)来判定”软岩巷道工程”的方法.以此为基础,进而分析了围岩松动圈碎胀、水胀及复合等变形机理,提出对大松动圈碎胀变形Ⅳ,v类软岩采用锚喷网支护,VI类软岩采用联合支护,对水胀变形软岩首先采用综合防治水措施的新思路,并被大量的工程证明是正确的.
-
4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靖洪文, 许国安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34卷第2期/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Mar. 2005, Vol. 34, No. 2,-0001,():
针对煤矿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值获取难的问题,采用新兴的智能预测方法(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在MATLAB6.5平台上开发了集松动圈预测系统创建和应用于一体的智能预测软件.利用该软件对平煤集团十二矿巷道围岩松动圈厚度进行预测,然后与实测值对比,结果显示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本文创建的智能预测系统的有效性,它为松动圈值的获取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 围岩松动圈, 智能预测,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5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