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洪嘉振, 杨辉, 余征跃
力学学报,2004,36(1):118~124,-0001,():
针对当前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热点问题——动力刚化现象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以大量文献中研究过的旋转悬臂梁为实验对象,验证了理论分析中的一些结论:在某些高速旋转情况下,传统零次近似模型在计算梁的横向振动响应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而柔性梁实际的横向振动是稳定的,其振动频率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升高,即所谓的动力刚化现象。进一步的定量分析表明,实验得到横向振动响应与一次近似耦合模型所预测的结果基本一致,说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洪嘉振, 刘锦阳), 李彬
力学学报,2006,38(2):276~282,-0001,():
研究带中心刚体的作大范围空间运动粱的刚-柔耦台动力学问题。从精确的应变一位移关系式出发,在动力学变分方程中,考虑了横截面转动的惯性力偶和与扭转变形有关的弹性力的虚功率,用速度变分原理建寺了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空间梁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用有限元法进行离散。通过对空间梁系统的数值仿真研究扭转变形和截面转动惯量对系统动力学性态的影响。
-
43浏览
-
0点赞
-
1收藏
-
0分享
-
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洪嘉振, 蔡国平)
力学学报,2005,37(1):48~56,-0001,():
采用假设模态法对旋转运动柔性梁的动力特性进行研究,给出简化的控制模型。首先采用Hamilton原理和似设模态离散化方法,在计入柔性梁由于横向变形而引起的轴向变形的二阶耦合量的条件下,推导出基于柔性梁变形位移场一阶完备的次近似耦台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简化,忽略柔性梁纵向变形的影响,给出次近似简化模型,最后将采用假设模态离散化方法的结果与采用自限元离散化方法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中考虑了两种情况:非惯性系下的动力特性研究和系统大范围运动为未知的动力特性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系统大范旧远动为高速时,在假设模态离散化方法中应增加模态数目,较少的模态数目将导致较大误差。次近似简化模掣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系统的动力学仃为,呵用于主动控制设计的研究。
-
3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1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