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毕明树, 李生娟, 丁信伟
爆炸与冲击,2004,24(3):281~284,-0001,():
以混合比为13.3%的乙炔2空气混合物为介质进行了内设半球条栅形障碍物的可燃气云爆燃实验研究。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曲线回归,并经方差分析检验,得到了描述可燃气云爆燃压力场的拟合关系式。应用多能模型构想对半球形可燃气云内设半球条栅形障碍物的爆燃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综合考虑边界条件、混合物活性和尺度比例因子的爆燃超压关系式,为其它可燃气云在其它形式障碍物约束下的爆燃超压提出估算方法。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浩, 陶如意
爆炸与冲击,2005,23(2):171~175,-0001,():
介绍了截卵形弹头钻地弹对混凝土靶的侵彻试验研究结果。根据缩比钻地弹侵彻过程的高速录像和试验结果对弹丸运动状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截卵形弹头钻地弹侵彻混凝土靶的速度变化曲线和阻力变化曲线;利用缩比理论,给出了标准钻地弹对混凝土靶侵彻性能的计算方法和分析结果。
-
2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2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彭金华, 徐晓峰, 解立峰, 何志光
爆炸与冲击,2004,24(2):158~160,-0001,():
对碳氢燃料云雾爆轰波胞格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初始温度在25℃和100℃条件下碳氢燃料胞格尺寸,发现胞格尺寸相差不大;胞格尺寸随初始压力的降低而增大,在相对压力为负压条件下得到清晰的爆轰波胞格结构;起爆能的增大可以导致更加复杂的爆轰波次胞格结构出现。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范宝春, 谢波, , 夏自柱, 王克全
爆炸与冲击,2003,22(2):151~156,-0001,():
采用自制的主动水雾抑爆器,对主动水雾抑爆过程中的激波、火焰抑制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主动水雾抑爆时,在水雾区及其后的一定距离内激波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减,激波衰减随水雾空间密度增加而明显;当水雾区长度为1.6m时,在48.75kg/m3附近存在一个水雾密度临界值,水雾密度低于此值时,激波穿过水雾区后会再次成长增强,不能发生完全抑爆;保持水雾空间密度32.5kg/m3不变时,水雾区越长,激波衰减作用越明显;在2.5~3.0m之间存在一个激波完全衰减成为压缩波的水雾区临界长度。可以预知,随水雾区密度和长度变化,存在一抑爆临界曲线,此曲线将整个试验范围划分为抑爆区和非抑爆区两部分。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7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