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芽孢杆菌B11拮抗蛋白性质及其对西瓜枯萎病菌的作用机理
黎起秦, 彭好文*, 蒙姣荣, 唐照磊, 林纬
植物保护,2003,29(5):22~25,-0001,():
芽孢杆菌(Bacillus sp )B11分离自土壤,其拮抗蛋白粗提液在温度60、80℃各处理30min后仍能保持抗菌活性,对紫外线、蛋白酶K、RNase处理稳定,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氯仿部分敏感,作用活性pH(pH 4~10)范围较宽。B1l拮抗蛋白对西瓜枯萎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其抑菌机制主要使病菌苗丝畸形,细胞质浓缩,孢子不萌发或萌发异常。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胡克林, 李保国, 吕贻忠, 段增强, 李子忠, 李贵桐, 孙丹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11(6):27~33,-0001,():
对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面积约70hm2的试验区布设了68个观测点,测定了其表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质地、容重、pH、电导率、速氮、速磷、速钾、有机质、微量元素等)。应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pH变异系数为0.02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异系数范围为0.12~0.77,均属中等变异强度。半方差函数分析结果表明:除微量元素<5和=5表现为纯块金效应外,其余土壤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均存在空间相关关系,其中表层土壤颗粒组成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空间相关距离最大,表现在全区均有相关性;其次,CaCO3含量和速效A1的空间相关距离较大,分别为603m和541m;其余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距离范围为180~477m。采用Kriging最优内插方法对未测点进行了估值,并绘制了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分布等值线图,分析表明其含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土壤母质、土地利用方式、施肥、耕作等因素的影响。
-
3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李忠海, 徐延丽, 孙昌波, 钟海雁
,-0001,():
对湖南株洲和宜章两地的卷丹及麝香百合的淀粉的主要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株洲、宜章卷丹及麝香百合淀粉的淀粉含量分别为78.74%、87.33%、78.36%,其直链淀粉分别为24.36%、26.04%、21.38%;淀粉晶体结构是B型结构;糊化温度分别为51.9~54.3℃、55.7~61.0℃、57.3~60.7℃。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百合淀粉的膨胀度和溶解度均呈增加趋势,在65℃时膨胀较小,在75-95℃时膨胀较快,为典型的二段膨胀过程,属限制型膨胀淀粉。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向东, 万霞, 耿晶, 黄玉屏, 彭珍荣, 沈萍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8(4):472~476,-0001,():
对5株细菌所产黑色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发酵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这些不同来源的黑色素在理化性质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仃J的基本框架结构及主要基团是一致的。且在发酵过程中都检测到L-多巴,说明它们都属于多巴类黑色素;同菌株在同一条件下和同一菌株在不间条件下发酵黑色素的产量差别很大,其中WS和H2的黑色素产量呵分别达到1720mg/L1040mg/IL,有进一步开发成为工业发酵生产黑色素应用菌株的潜力。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锦屏, 杨晓宇, 吴东栋, 杨华, 张富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7月第34卷第7期/Jour.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i. And For. (Nat. Sci. Ed.) July 2006, Vol. 34, No. 7,-0001,():
对不同泌乳期莎能奶山羊初乳的一般理化性质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莎能奶山羊初乳的密度、酸度、折光度均高于常乳,而pH值低于常乳,随泌乳期的延长,初乳的各指标逐步接近常乳;分娩后48 h内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凝固,48 h后莎能奶山羊初乳煮沸不凝固;泌乳期越短的莎能奶山羊初乳的热稳定性越差。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自然发酵对大米理化性质的影响及其米粉凝胶机理研究*
李里特, 鲁战会, 闵伟红, 李再贵, 辰已英三
食品发酵工业,27(12):1~6,-0001,():
通过对整粒大米(籼米)自然发酵过程中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探讨传统自然发酵米粉的凝胶机理。研究发现发酵过程中总淀粉及直链淀粉含量并无显著变化,蛋白、脂肪和灰分含量随着发酵的进行而明显减少,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呈上升趋势。流变学测定发现,发酵法生产的米粉相对于对照样品最大破断应力减小而最大应变增加。感官评定结果表明发酵法生产的米粉柔韧筋道,品质更好。笔者认为自然发酵虽然未影响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但降解了蛋白和脂肪而改变了大米粉的流变性质。另外灰分的降低赋予米粉洁白的外观,带给产品更好的透明感。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95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