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9
- 期刊论文 9
-
暂无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移动自组网中基于声誉机制的安全路由协议设计与分析
王建新, , 张亚男, 王伟平, 卢锡城
电子学报,2005(4):596~601,-0001,():
移动自组网是一种有特殊用途的对等式网络,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可快速展开、可移动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它在战场、救灾等特殊场合的应用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在移动自组网络中每节点既是主机又是路由器,所以容易遭受基于路由信息的攻击,而现今的路由协议基本没有考虑到该问题。本文在分析移动自组网络安全特性的基础上,综述了该方面的研究工作,建立了基于声誉机制评价体系,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方法和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声誉机制的安全路由协议S2DSR。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攻击节点的情况下S2DSR协议比DSR协议具有更好的包传输率、包丢失率等属性。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建新, 张亚男, 谢铮
电路与系统学报,2005,10(3):93~98,-0001,():
AODV 协议是移动自组网络中一种按需反应的表驱动路由协议。在移动自组网中,每个节点既是计算机又是路由器,容易遭受基于路由信息的网络攻击,而现今的路由协议基本没有考虑到该问题。本文在分析移动自组网中针对路由信息主要攻击方法的基础上,建立了主动性和自私性两个攻击模型,并且在AODV协议中扩充实现了这两类攻击行为。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和比较,讨论了路由信息的攻击对AODV协议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针对基于路由信息攻击的防御措施。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邹仕洪, 邹仕洪+, 邬海涛, 程时端
软件学报,2005,16(6):1104-1111,-0001,():
全网范围的广播在移动自组网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基于计数器的广播算法非常适合于高速移动的网络环境。在基于计数器的广播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广播算法——CBB+。理论分析和大量仿真结果表明,CBB+算法相对于原基于计数器的广播算法而言,广播的达到率有着较大的提高,并且能够减少再广播分组的发送数量,降低了广播时延。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邹仕洪, 张丽娜, 和时端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5,28(1):43-47,-0001,():
目前移动延缓网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采用的先入先出(FIFO)队列容易出现队头阻塞现象,影响后续到其他目的地的分组的发送。本文在功率控制多址接入协议(PCMA)的基础上,提出了消除队头阻塞的PCMA+协议。大量仿真结果表明,PCMA+协议相对于采用FIFO队列的PCMA协议在性能上有较大的提高。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邹仕洪, 邹仕供+, 程时端
软件学报,2004,15(12):1869-1876,-0001,():
提出了一种移动自组网中的拓扑控制算法MATC(multi-rate aware topology control),该算法充分考虑了无线环境中固有的多速率特性,在保证原有网络连接性的前提下删除部分低速链路,为上层的路由协议构造一个良好的拓扑,确保按需路由协议能够在一跳范围内发现最优路由。大量仿真结果表明,MATC对网络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拓扑控制, 多速率, 移动自组网, IEEE 802., 11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0001,():
研究基于超宽带(UWB)技术的Ad Hoc网络,根据UWB 信号特征分析了信道容量。借鉴Gupta及 Rohit Negi 等人对Ad Hoc 网络建模和分析网络容量的方法,在通信模型上,加入有限功率和无限带宽的特定条件,引入CDMA 无线接入机制和功率受限路由算法来推导UWB Ad Hoc 网络容量的边界,结果表明由于物理层采用UWB 通信和功率、链路带宽的调整,归一化的网络容量将随节点密度增大而提高。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UWB Ad Hoc网络无线接入特性与定位辅助路由分析
刘珩, 安建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月第26卷第2期Vol.26, No.2/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tural Science) Apr.2006,-0001,():
考察基于 UWB技术的 Ad Hoc网络组网的关键问题。根据 UWB信号特征分析了信道容量,说明在大带宽、 有限功率的通信模型下 UWB Ad Hoc网络的节点吞吐量。从网内冲突和网间干扰方面讨论无线接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包括解决网内冲突的主从轮询机制、CS MA竞争机制和应对于网间干扰的扩频技术。举例分析了 UWB Ad Hoc网络 MAC协议的特性,说明将 Ad hoc MAC与动态信道编码结合,并采用跳时的方式解决网间干扰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分析 UWB和 GPS定位信息不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 TOA的定位算法和定位辅助路由 LAR协议的原理,提出两者结合的 UWB Ad Hoc网络定位辅助路由。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1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计算机工程2006年9月第32卷第17期/Computer Engineering Vol.32, No.17, September 2006,-0001,():
根据随机性、时间相关、空间相关、地理受限等特性对于MANET移动模型进行了分类研究,结合 3 种实际应用,包括战场环境、事件场景、参观展览,比较移动模型与之相应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了移动模型混合使用的可行性。利用ANSIM 工具对其中常用的几种移动性模型进行仿真试验,比较了RW、RD、GM模型对节点平均邻居数、平均跳数、节点间连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校园区内障碍物模型下节点移动的场景模拟。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4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邓轶敏
,-0001,():
将有代表性的移动型传感器网络协议(主要为路由协议)如 SPIN、LEACH、Directed Diffusion、PEGASIS 等的特性与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在传感器网络中,组播为节点的群组通信提供有力支持,其优势也体现在节约节点本来就很有限的能量方面。在分析移动型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基础之上提出如何建立高效节能的组播体系结构,并对基于 MESH 的组播路由协议运行机制进行了仿真设计。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22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