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306
- 期刊论文 306
-
暂无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张俊红, 于镒隆, 高宏阁
振动工程学报,2006,19(1):118~123,-0001,():
研究汽轮机组结构复杂的轴承转子系统振动及其控制时所建模型难免引人建模误兹的问题,对此提出采用鲁棒性较强的H= 控制方法实施虫动控制,并提出以二三条假设简化弯曲振动普遍运动方穗,分析轴系弯振特性。设计弯振干扰抑止控制器,依据200 MW 汽轮机组主动控制实验台模型轴系几何物理数据,进行计算机仿真分析,验证此控制器具有鲁棒稳定性,对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镇定作用,仿真分析结果说明了H∞控制方法在复杂转子系统振动主动控制中的可行性。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俊红, 于镒隆, 高宏阁
天津大学学报,2006,39(2):83~88,-0001,():
研究汽轮机组之类具有复杂结构的单轴转子系统振动及其控制问题时,建立的模型明显存在参数摄动,针对这类模型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采用鲁棒怯弦的控制方法对粉系扭振施加主动控制,计算出模拟的汽轮机转子轴承系统扭转振动鲁棒稳定控制器的控制律,设计相应的控制器,依据集中参数模型的200MW 汽轮机组轴系振动主动控制模拟实验台,进行计算机仿真,从仿真分析可知鲁格稳定控制器对建模中的轴系质赏和刚度等参数摄动具有良好的镇定作用。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俊红, 孙少军, 郭军华
《机床与液压》,20005(3):95~97,-0001,():
在分析一类高速永磁轴承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根据磁库仑定律建立其轴颈轴承承载力模型。并据此分析出轴承承载力与偏心距及剩磁强度司的关系,由此提出一种提高轴承承载能力的途径。同时考虑因转子质心与几何中心的偏移而造成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分析了高速运转下转子的运动稳定性问题。此举为高速永磁转子一轴承系统的维修与制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
4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沈明荣, 姜海西, , 程石, 肖汝诚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30(7):1993-1999,-0001,():
随着三峡水利建设工程的进行,许多原本位于水面以上且已趋于稳定的人工或自然质边坡将被淹没,导致边坡稳定性降低,而水的压力、冲击、渗流和侵蚀等综合作用,给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基于已有的水下土质边坡稳定性试验和水平岩质边坡有限元分析,进行水下岩质边坡模型试验研究,探讨在水位升降水过程中和流浪作用下水下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和破坏机制。将结构面为30°和50°的两种岩质边坡模型布置在人工水槽中,采用波流系统进行水位升降水波浪冲击试验,量测岩质边坡的应力变化。能过分析边坡各测点应力变化,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把边坡前部岩体划分成3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应力变化规律相同;(2)水下岩质边坡坡脚处应力集中最大,破坏始于坡脚,并由此产生的塑性区沿结构面逐渐同坡顶发展,这与一般边坡从坡顶逐渐向下发展的开裂破坏形式完全不同;(3)波浪对水下岩质边坡结构面的影响,将随其倾角的变小而减弱。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沈明荣
,-0001,():
在以往的岩体稳定性评价中,人们大都采用以应力表示的强度判据,这对利用现场监侧数据评价岩体的稳定性将造成诸多不便。在进行了四种岩石的三轴试验基础上,作者提出了采用摩尔一库仑强度公式推演而得的应变破坏判据。该判据不仅摆脱了由于应力水平的加人而造成的大量的计算,而且还能较全面地反映岩石的变形特性。同时,经过对一系列试验结果的验算,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尤其是对其破坏状态的判别,显得更为突出。
关键词: 应变判据 稳定性评价 变形特性 峰值应变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沈明荣, 姜海西, 任红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7(9):1165-1173,-0001,():
以探讨波浪冲击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和破坏机理为目的,按照常见的岩体结构形式,利用Ansys数值模拟计算几种不同类型的水岩质边坡模型;同时还依据三峡水库实际的波浪参数,在波流水槽中进行了边坡模型的冲击试难。通过波浪作用模型试验和Ansys数值计算的对比分析,水下岩质边坡临水面岩体波浪作用对应力影响的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应力变化规律相同;研究发现水下岩质边坡坡脚处应力集中最大,破坏始于坡脚,并由此产生的塑性区沿结构面逐渐向坡顶发展,这与一般边坡从坡顶逐渐向下发展的开裂破坏形式完全不同;同时得出波浪对水下岩质边坡结构面的影响,将随其倾角的变小而减弱。
-
3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宏杰, 余贻鑫, 李鹏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2(8):6~10,-0001,():
导致电力系统混沌出现的一种途径——环面分岔(TB, Torus Bifurcation)现象,属于一种较为复杂的动态分岔现 象,是由于一对复共轭弗罗奎特因子(FM, Floquet Multipliers)从其庞加莱截面(Poincaré section)上的单位圆同时穿出造成的。由环面分岔导致的混沌现象具有许多奇特的现象,如系统运动沿封闭环面分布、存在进一步的分岔与自组织现象以及有序与混沌共存等。该文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分岔理论和方法,针对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模型,对电力系统CTC现象的产生机理、表现形式和存在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所得结论有助于对电力系统混沌和各种失稳现象本质的理解。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宏杰, 余贻鑫, 李鹏, 宿吉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23(2):1~4,-0001,():
电力系统混沌现象与随机的往复振荡相似,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同时又由于混沌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它的存在必然对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和失稳预防等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该文研究的重点是弄清楚混沌现象与系统不同失稳模式之间的关系和混沌现象在系统失稳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实际位置。该文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并以示例分析了由于混沌极限环破裂(即混沌的稳定状态消失)而导致系统电压崩溃、角度失稳及电压和角度同时失稳的现象后两种现象,属于首次报道和首次研究。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混沌现象可能是做为电力系统大扰动失稳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而存在。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宏杰, 余贻鑫, 王成山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21(7):26~30,-0001,():
利用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基本理论,并借助于一个简单的电力系统,给出了电力系统中导致混沌出现的两种不同的途径。运用Piocare截面和Piocare映射技术,深入研究这两种途径的表现形式、内在规律、引发机理,并进一步讨论了它们与电力系统扰动间的关系。由于混沌现象存在时,系统运行参数将伴随持续无规则的振荡,这在电力系统运行中是绝对不允许的,而弄清楚混沌的产生机理,将有利于对它的预防。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贾宏杰, 余晓丹, 余贻鑫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6):39~45,-0001,():
在考虑各种动态环节的基础上,研究了并联电容器补偿对电力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首先利用Heffron-Phillips模型,从理论上对该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解释了以往仿真研究中发现的负阻尼现象,并对其出现的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进一步利用一个10母线系统和新英格兰10要,39母线系统对理论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对提高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2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陈志华, 窦开亮, 左晨然
建筑结构,2004,34(5):46~48,-0001,():
用非线性有限元法编制了稳定分析程序,进行了算例分析、验证。以跨度35.4m、矢高4.6m的弦支穹顶为例,用自编的程序和ANSYS进行了弦支穹顶的特征值屈曲、非线性屈曲分析,初始缺陷的影响分析和半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稳定性分析。同时,还讨论了撑杆长度对弦支穹顶结构稳定性的影响。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杨敏, 崔广涛
水利学报,2003(8):6~10,-0001,():
基于几个高坝水垫塘底板水力模型试验研究,稳定性控制指标进行了探讨。从脉动压强、上举力和冲击压强之间关系的角度,得出了冲击压强所表示水动力荷栽的量化指标。文中所述成果可用评价类似工程的底板稳定性并作为设计依据。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简祥, 梁照江, 倪斌
四川水利,2006(2):18~21,-0001,():
运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分析复杂地质条件下吉鱼露顶圆筒阻抗式调压进的围岩稳定性及结构特性,研究不同的衬砌厚度和围岩变形模量对压井的结构特性的影响。
-
7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陈方竹
吉林水利,2005(2):4~6,-0001,():
金安桥水电站左坝肩卸荷结构面和构造结构面发育,左坝肩边坡的稳定问题对整个大坝的安全起重要作用。西方分别采用弹性和弹塑性两种本构模型,对左岸肩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为坝肩边坡的处治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谢红强, 李利伟, 邵江
云南水力发电,2003,19(1):11~15,-0001,():
结合某工程边坡地形地质特性,针对隧道及边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运用有限元数学模型,反演边坡滑动面的强度参数,研究预应力群锚的加固效果及边坡岩体稳定性,文章还对傍山隧道内外侧土压力分布特性进行初步分析。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苏向震, 梁照江, 简祥
四川水利,2006(4):61~65,-0001,():
本文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了调压室的开挖和支护施工过程,给出了围岩的评估程序。结合桑坪水电站调压室在施工工况下应力和应变的分布规律,分析了施工期间围岩的稳定性,为调压室结构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
3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李莉, 聂锐华
浙江水利科技,2004(3):4~6,-0001,():
结合糯扎渡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情况,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比分析地下厂房不同开挖方案的围岩变形及破坏发育程度,研究了地下洞室群不同开挖程序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瀑布沟水电站尾水隧洞出口高边坡地震作用效应及稳定性
何江达, 段斌, 李莉, 陈方竹
东北水利水电,2005,22(250):1~3,-0001,():
瀑布沟尾水隧洞出口高边坡稳定性问题突出。本文采用动力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的动力响应特性,提示边坡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速度、加速度与应力分布特性,以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4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江达, 肖明砾, 王开云, 刘军
四川水利,2004(6):29~32,-0001,():
金安桥水电站是位于金沙江干流上的大型水电站,坝址区B1堆积体边坡情况较为复杂和重要。本文根据三套不同的参数,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对堆积体在各种工况下的动静力稳定性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推荐了支护方案。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瀑布沟水电站泄洪洞出口段偏压应力及边坡稳定性分析
何江达, 林正伟, 李莉, 王开云
红水河,2003,23(1):25~29,-0001,():
瀑布沟水电站泄洪洞出口段隧洞偏压问题十分突出,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泄洪开挖过程,分析了天然边坡和加固边坡条件下隧洞与边坡的相互作用、隧洞围岩的变形与稳定性。结果表明:设计上提供的现有边坡加固方案总体上较为合理,可以有效地改善边坡的整体稳定性,建议加强泄洪洞上半洞开挖过程中顶拱的及时喷锚支护。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6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