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年 33
- 期刊论文 33
-
暂无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应时, 吴霞, 唐胜群, 毋国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0(8):807~810,-0001,():
本文研究了微软的控件重用技术通过与对象重用技术进行比较,本文总结了控件重用技术的成就通过与代码组件组合重用技术进行比较,本文指出了控件重用技术的缺陷。
关键词: 控件, 控件重用技术, 代码组件, 代码组件组合重用技术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应时, 黄发国, 吴霞, 毋国庆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01,22(4):748~751,-0001,():
本文在描述了程序设计范型的特性之后,详细地介绍了代码组件的组合重用方法,提出并论连了代码组件的合重用是一种新程序设计范型的观点。本文还详细地描述了这种新程序设计范型的特点,同时也指出了应当解决的一些课题。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何政伟, 刘少军, , 黄润秋, 许强
灾害学,2005,20(1):22~25,-0001,():
组件式GIS是GIS与组件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本文阐述了组件式GIS的特点,进而讨论了如何利用MapX控件开发具有时空变化的滑坡预报系统。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杨育, 尹胜, 梁学栋, 赵宁雨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24):192~195,-0001,():
针对我国钢铁企业轨梁生产线设备负荷不均、生产调度响应迟缓、新产品调试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技术的钢轨梁生产线物流仿真系统。建立了其体系结构,并对开发中的三个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包括:建立设备组件库实现生产线全线建模;通过Drag and Drop机制实现仿真生产线的动态定义;基于Time-Unit Advance时钟推进实现复杂生产线的动态运行。最后,开发的仿真系统在某钢铁企业进行了应用实施,证明了其有效性。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互联网环境下的暖通CAD组件模块的开发方法研究*
张泉, 张国强, 陈在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学报),2003,30(5):71~74,-0001,():
针对单机环境下暖通CAD软件重复开发量大、开发周期长等现状,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环境的三层体系结构及其开发的通用环境,即整个暖通CAD系统被分为不同逻辑块,开发和管理的工作向服务器方转移,从而使分布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是互联网环境中应用软件的主要开发方式,以构架为组装蓝图,以可重用组件为组装预制 块,支持组装式软件重用,从而克服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进而为了重用暖通CAD已开发出的功能模块,给出组件逆向工程的开发方法、组装流程和组件管理过程。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曾庆良, 周杰韩, 熊光楞, 张和明, 杨叔子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8(8):669~672,-0001,():
知识管理正成为制造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过去的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技术为制造业知识管理奠定了基础。本文从制造业信息化成就与产品知识特征建模分析出发,研究了制造业知识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辅助下的知识转换模型;结合计算机技术的最新进展,探讨了制造业知识管理的相关技术和制造业可编码知识体系结构;讨论了制造业知识管理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
2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7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开发基于GIS 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组件对象模型的应用
刘伟庆, 徐敬海, 邓民宪
自然灾害学报,2003,12(4):13~17,-0001,():
应用GIS建立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一条减轻城市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而现有的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中防震减灾专业模型与GIS功能结合不够紧密,因此加强对地震灾害智能计算的研究十分重要。文章分析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常用的二次开发方法,阐述了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及其在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方法,论述了应用COM技术开发系统的界面与功能等。
-
3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杨东勇, 张健, 杨海清, 冯若谷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15:110~126,-0001,():
文章介绍了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概念、特点与开发过程;设计了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分析与设计系统的功能和基于组件的系统结构;讨论了以MATLAB作为基础计算平台,以Delphi作为界面开发环境的关键实现技术;给出了实现结果。开发实践表明:采用基于组件的软件开发方法,系统结构简洁,具有开放性,编程简单,效率高。
-
3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韩九强, 卫军胡, 热西提, 黄永宣, 孙国基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31(9):6~10,-0001,():
文章介绍了虚拟仪器系统软件开发工具的设计方法与数据结构。在此基础上,研制成1种可视化“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利用该软件开发平台,可组态生成各种不同的虚拟仪器。文中最后给出了用该开发平台实现“虚拟示波器”的生成举例。
关键词: 虚拟仪器 虚拟组件库 数据结构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耿英三, 徐宏, 王建华
计算机工程,2005,31(17):100~107,-0001,():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组件/XML的P2P分布实时数据交换系统PeXChange,系统使用XML实现面向多接口的通用数据交换,通过多事件通道和主动发现失效结点实现系统负载均衡和容错处理,采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以加强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PeXChange在设计和实现上采用组件的大粒度对象化设计范型,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容错性。广域网络环境下系统运行表明,PeXChange能够以对等模式提供高质量实时数据交换和共享,各Peer结点在异种数据模式映射、系统负载均衡与容错处理等方面能够满足企业级应用需求。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罗蕾, 熊光泽
微处理机,1993(1):33~37,-0001,():
本文回顾了嵌埋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发展,阐述了它的应用特点,并对其关键问题之一,即配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而总结出两种流行的系统配置方法:软组件动态配置法和宿主静态系统生成法。文中对两种配置过程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得出软组件动态配置法优于另一种方法的结论。
-
3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基于.Net的三层Client/Server结构及其应用
马小平, 宗梅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年2月第26卷第2期/Computer Engineering Design Feb. 2005, Vol. 26, No. 2,-0001,():
三层Client/Server结构是数据库应用开发的新趋势。对三层Client/Server的体系结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层结构设计的框架,介绍了在.NET平台下数据库应用的实现,并结合一个实例——门诊挂号子系统,探讨了基于组件的逻辑上三层结构的数据库应用的实现过程。说明了三层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易维护和可重用性。
关键词: 关键词:三层结构, Client/Server, 组件, NET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王建新, 陆炜妮, 王伟平
系统仿真学报,2004,16(6):1213~1216,-0001,():
提出了一种以组件技术构架的基于Internet的数字图像处理仿真系统模型。该模型采用基于Java的组件对象技术,提高了开发效率,实现了软件重用,使得系统易于维护和扩充,并通过CORBA技术来实现Java与Matlab之间的无缝联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仿真能力。该系统客户端用Java语言实现,具有与平台无关,安全,健壮等内在特点,能够实现仿真流程的动态定制、仿真试验的保存,以及用户添加新的算法组件等功能。服务器端以Matlab为计算后台,提高了算法组件开发的效率和正确性。
关键词: 仿真系统, 组件技术, Java Bean, CORBA, Matlab
-
3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4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谢里阳, Yuan Feng Xie, Liyang Sun Wei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6):202~206,-0001,():
文章分析了基于功能和基于过程的两种制造系统建模仿真方法,提出了面向过程的建模仿真系统的元模型结构,详细设计了制造系统多个视图模型中的主要建模元素。在此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分析和软件组件技术,实现了组件 化制造过程建模仿真系统中的各个组成模块。该软件应用于实际,与CIMS其它子系统集成运行,提高了制造企业的整体业务水平。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齐勇, 赵天海, 沈钧毅, 郑晓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40(2):152~156,-0001,():
针对企业Java业务组件(EJB)的负载请求特点,提出了基于关联对象组的EJB负载分配算法(ROGRD)。该算法对集群环境下的EJB资源创建情况进行划分,并根据划分的集合在排队论系统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代价函数和回报函数,然后依据不同的请求类型,且在请求内容的分布,服务器的负载状况以及服务器的处理性能的衰减3个约束条件下,获得代价最小而回报最大分配方案。实验结果表明,ROGRD比基于位置的请求分配算法的响应时间减少了11%,吞吐量提高了2815%。
-
12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杜培军, 郭达志, 方涛, 施鹏飞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8(4):463~467,-0001,():
GIS在开采沉陷领域的应用可从数据与信息管理、基本空间分析、GIS与专业模型结合、空间决策支持系统建立四个层次进行。GIS与专业模型结合是目前最主要的应用方式,其实现方法包括基于数据传输的松散式结合、基于共同用户界面的表面无缝结合、内嵌式结合等,基于组件开发技术实现二者结合的方法最具前景,符合当前GIS发展的趋势。实践证明,GIS与开采沉陷专业模型结合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
2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梁青槐, 张杰, 吕科
,-0001,():
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铁路降雨量监测系统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Mapinfo MapX组件中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绑定的原理及技术实现过程。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MapX组件在煤系高岭岩(土)资源管理及评价中的应用初探
刘钦甫, 卞建玲, 张统军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2):11~13,-0001,():
介绍了GIS体系结构和组件式GIS特点,在Visual Basic 6.0开发环境中与MapX组件集成开发了中国煤系高岭岩(土)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实现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管理,具有二者的快速查询和定位,专题图渲染、鹰眼图浏览等功能。还结合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法对中国煤系高岭岩(土)矿物品质进行了评价。
-
2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夏安邦, 张长昊, 周航滨
,-0001,():
基于B/S结构的多层WEB 应用系统是复杂商用软件的发展方向。文章阐述了WEB系统的设计要求以及面向对象技术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者在系统架构、功能划分和组件设计三个层次的结合方式。
-
10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08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