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期刊论文】A Protocol Modeling Method: from ESTELLE Formal Description to OPNET Simulation Model
刘珩, Liu Heng, Li Guoqing, Liu yantao
,-0001,():
暂无
关键词:
-
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4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0001,():
研究基于超宽带(UWB)技术的Ad Hoc网络,根据UWB 信号特征分析了信道容量。借鉴Gupta及 Rohit Negi 等人对Ad Hoc 网络建模和分析网络容量的方法,在通信模型上,加入有限功率和无限带宽的特定条件,引入CDMA 无线接入机制和功率受限路由算法来推导UWB Ad Hoc 网络容量的边界,结果表明由于物理层采用UWB 通信和功率、链路带宽的调整,归一化的网络容量将随节点密度增大而提高。
-
18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3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杨杰
,-0001,():
移动自组织网(MANET: Mobile Ad hoc Network)的研究者通常利用计算机仿真和实验床(testbed)来进行研究。这里提出了一种采用半实物仿真(HILS: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的方法来研究 MANET 特性以及它与其他系统综合组网的仿真系统结构。通过半实物仿真可以提高仿真的精度,加速从设计到实现的进程。HILS 系统包括实物节点、仿真节点、提供仿真综合控制和调度的多任务分布式仿真平台EuroSim,以及针对高实时性要求配置的信道模拟器。作为例子,说明了在研究 MANET 组播路由技术中基于 HILS 构建的仿真框架。最后讨论了今后的扩展。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1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0001,():
移动自组织网(MANET: Mobile Ad hoc Network)的研究者通常利用计算机仿真和实验床(testbed)来进行研究。这里提出了一种采用半实物仿真(HILS: Hardware in the Loop Simulation)来研究MANET 重构特性的方法。通过半实物仿真可以提高仿真的精度,加速从设计到实现的进程。HILS系统包括实物节点、仿真节点,由QualeNet作为仿真引擎建立MANET仿真环境。基于该仿真框架分析了 MANET重路由实现过程中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64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UWB Ad Hoc网络无线接入特性与定位辅助路由分析
刘珩, 安建平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4月第26卷第2期Vol.26, No.2/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tural Science) Apr.2006,-0001,():
考察基于 UWB技术的 Ad Hoc网络组网的关键问题。根据 UWB信号特征分析了信道容量,说明在大带宽、 有限功率的通信模型下 UWB Ad Hoc网络的节点吞吐量。从网内冲突和网间干扰方面讨论无线接入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包括解决网内冲突的主从轮询机制、CS MA竞争机制和应对于网间干扰的扩频技术。举例分析了 UWB Ad Hoc网络 MAC协议的特性,说明将 Ad hoc MAC与动态信道编码结合,并采用跳时的方式解决网间干扰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分析 UWB和 GPS定位信息不同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基于 TOA的定位算法和定位辅助路由 LAR协议的原理,提出两者结合的 UWB Ad Hoc网络定位辅助路由。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1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计算机工程2006年9月第32卷第17期/Computer Engineering Vol.32, No.17, September 2006,-0001,():
根据随机性、时间相关、空间相关、地理受限等特性对于MANET移动模型进行了分类研究,结合 3 种实际应用,包括战场环境、事件场景、参观展览,比较移动模型与之相应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研究了移动模型混合使用的可行性。利用ANSIM 工具对其中常用的几种移动性模型进行仿真试验,比较了RW、RD、GM模型对节点平均邻居数、平均跳数、节点间连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校园区内障碍物模型下节点移动的场景模拟。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4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Vehicle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Comparison and Case Study
刘珩, LIU Heng, AN Jian-ping, YANG Jie
,-0001,():
暂无
关键词: in-vehicle networking, communication protocol, CAN, performance e, v, a, l, uation
-
3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30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杨杰
计算机仿真 2005年5月第22卷第5期 ,-0001,():
该文以 IP组播技术为重点,结合网络仿真软件OPNET Modeler,分析该软件环境下 IP组播网络的建模机制,包括参考标准、组的管理、支持的应用、组播路由协议的选择,节点加入组播组与发送源发送组播数据的流程。以校园网视频会议和FTP传输应用为例,构建网络仿真模型,一方面比较单播与组播方式下的网络性能,分析了视频流量的发送情况、视频会议分组的端到端延时,FTP传输的响应时间,骨干网络点到点链路吞吐量;另一方面比较了组播方式采用共享树机制和由共享树切换到最短路径树在网络性能上的改进,包括分组延迟的降低、汇合点路由器上拥塞发生的减少等。同时,也对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下的组播技术提出更多需要考虑的因素。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2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LIU Heng, XIA Caijie, ZHOU Ronghua
,-0001,():
暂无
关键词: narrowband interference, frequency domain notch filter, compression gain, bit error rate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0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刘珩, 安建平, 邓轶敏
,-0001,():
将有代表性的移动型传感器网络协议(主要为路由协议)如 SPIN、LEACH、Directed Diffusion、PEGASIS 等的特性与适用性进行了比较。在传感器网络中,组播为节点的群组通信提供有力支持,其优势也体现在节约节点本来就很有限的能量方面。在分析移动型传感器网络协议的基础之上提出如何建立高效节能的组播体系结构,并对基于 MESH 的组播路由协议运行机制进行了仿真设计。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22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