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张启明
,-0001,():
传统中医认为,升者为阳,降者为阴。但机体在生理状态下,却表现为与此相反的情形,如脾升清而属阴,胃降浊而属阳;肾在下属阴而肾水上行济心火,心居上属阳而心火下行温肾水等。本文将借助非平衡热力学理论阐述这些现象的发生原因。
关键词: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5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寒热辨证是中医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然仅用阴阳偏盛偏衰解释其病变机理显见肤浅。本文将结合西医学的有关知识,对寒热证的阴精阳气变化进行模拟分析。
关键词: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郑闫承
,-0001,():
从古代医案数据库的统计发现黄疸病常见症状“目黄、身黄、小便黄”的常见临床证型、病因或病理结果、用药都分别是“脾胃湿热”、“内湿”、“茵陈蒿”;“肝胆湿热”不是中医肝病的常见证型,且仅出现于西医学引进中国以后的近代医家的诊断。所以“肝胆湿热导致黄疸”可能是受西医理论影响产生的错误诊断。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文献整理精、气、形、神四个哲学概念的历史沿革及其在中医学中的演变,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定义了两个可使中医理论定量化的重要概念—阴精和阳气。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对古代医案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找到对中医脾病及其证候最重要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根据中、西医学研究对象(人体)的一致性,寻找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的西医学解释,发现与中医脾对应的西医学组织器官主要是消化系统。另外,大脑皮质、肾上腺皮质、甲状腺、甲状旁腺、垂体前叶、免疫器官也与中医脾有密切关系。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6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从原子论与元气论、机械分析与天人合一、单相概念与意象范畴、定量实验与直觉体悟、逻辑推理与比类取象五个方面论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提出“明确概念”、“整体模拟”、“实体分析”的中医学发展思路。
-
1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55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对中国气象台站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发现五脏与四时四方的对应关系。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3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吕冬梅
,-0001,():
总结中医历史上著名医家的医案22,459条,建立大型数据库,采用偏斜主成分聚类和φ相关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发现肾在五脏关系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1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田欣
,-0001,():
目的为脾(胃)病的辨证用药研究提供统计数据。方法总结中医历史上著名医家的医案22,459条,建立大型数据库(约56,000,000数据),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p<0.05。结果统计筛选出脾(胃)病的常见临床证候,与某一证候正相关和负相关的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和用药,并定量地表达了这些病因或病理结果、症状及用药对该证候的重要性。提示脾(胃)病的发病规律,从临床表现反证的脾(胃)的生理功能。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8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尽管早在《内经》时期,中医解剖学就已具雏形,但受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轻器等思想的影响和封建礼教的禁锢,使之未能获得应有的发展。中医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从自然界总结出来的哲学思想——阴阳五行学说为模式认识人体,而创立五脏学说的。沿用这一传统思路,本文通过类比生态食物链的营养传递方式,参考Lotka—Volterra方程[1],建立起反映五脏精气生克关系的数学模型。借用人体生化数据进行的计算机数值仿真显示,模型的季节性准周期波动、健康成人五脏精气变化规律的传统认识和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规律三者恰好吻合。从而揭示了五脏生克关系结构与五脏功能的统一问题(对应于西医学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为五脏理论向定量和实证方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阴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阴精泛指构成机体(五脏系统)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核酸、水、无机盐等。狭义的阴精是指广义的阴精中能够化生能量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有形、主静),即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对机体具有营养和滋润作用。所谓阳气是指单位时间内由阴精氧化释放的能量(无形、主动),即能流,对机体具有温煦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
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5下载
-
0评论
-
引用
张启明
,-0001,():
辨证客观化一直是困扰中医临床的首要问题。本文在五脏精气生理模型[1]的基础上,依据脾胃疾病过程中新陈代谢的变化规律建立病理模型,借用三个量测指标对其辨证的客观化进行了理论探讨。
关键词: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87下载
-
0评论
-
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