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结构的火灾行为研究与结构抗火性能化设计、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等。
- 按相关度
- 按时间
- 按阅读量
- 代表性成果优先
董毓利, 李晓东, , 吕俊利
实验力学,2005,20(3):328~334,-0001,():
本文对4根H型截面钢柱进行了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全部火灾试验采用自行研制的火灾试验炉,试验结果表明炉子性能稳定,使用方便。试验采用足尺试验形式,柱长3300mm。钢柱轴心受压,其中两个限制轴向变形,另两个不限制轴向变形。柱两端采用单向刀口支座,允许钢柱绕强轴转动。钢柱试验中考虑荷载大小和是否限制轴向变形两个因素。通过试验,得出了钢柱在火灾下的侧向变形和轴向变形随温度变化情况。试验证明:钢柱受火时,轴向变形明显的分为膨胀阶段和压缩阶段。压缩阶段很短,一旦进入压缩阶段,钢柱很快破坏。钢柱受到的外加荷载越大,其极限温度越低。限制轴向变形的钢柱极限温度降低。试验研究为今后钢结构火灾行为研究提供了依据。
-
10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许卓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1997,2(4):18~22,-0001,():
本文详细介绍了火灾后混凝土结构的现场勘察、材料性能的检测方法。给出了通过收集火灾现场的有关资料对结构损伤进行判定的准则。并根据材料性质对损伤进行分类,提出了对于不同的损伤等级根据维修准则选择喷射混凝土、树脂维修、加覆层维修等不同的维修方法,通过维修可以保证结构的强度、稳定性、耐火性和外观特征。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7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2):1~6,-0001,():
本文在介绍了自然火灾演化过程及相关荷载如何确定后,对建筑整体火安全概念进行了讨论,包括火灾时居民和消防人员的安全性、自然抗火时间、结构火安全设计和财产损失。对结构破坏后的火蔓延计算及标准热荷载的应用也进行了讨论和介绍。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范维澄, 王清安, 杨邦荣
火灾科学,1997,6(2):34~38,-0001,():
本文利用一维非稳态差分方法分析了火灾温度作用时钢筋混凝土板内部温度场分布,根据混凝土和钢筋在不同温度的本构关系及强度变化,对钢筋混凝土板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本文所得的温度场和荷载-挠度曲线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13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0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王清安, 范维澄
自然灾害学报6卷4期Vol66,No.4,-0001,():
本文利用有限差分法确定了火灾时钢筋混凝土板的温度分布,并基于塑性铰线理论确定了火灾时钢筋混凝土方板的破坏机制,根据高温下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对火灾过程中塑性铰截面的弯矩及板的极限荷载进行了分析,可为建筑结构的耐火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火灾钢筋混凝土板塑性铰线极限荷载
-
2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6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谢和平, 赵鹏
上海力学,1996,17(3):211~215,-0001,():
本文根据内变贡定义,引入了表征塑性发展和产生损伤的内变童,根据塑性力学和拐伤力学方法,结合混凝土单 调受压应力一应变全曲线的试脸结果,对混凝土不可逆变形和刚度衰减进行了研究,经与反复加如载试脸给果相比,吻合较好扣果将其推广至反复加抑载试脸极为困难的复杂受力工况将是方便有效的。
关键词: Internal variable,, Irreversible deformation,, Modulus attenuation.,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期刊论文】不同应变率下混凝土受压全过程的实验研究及其本构模型
董毓利, 谢和平, 赵鹏
水利学报,1997(7):72~77,-0001,():
本文完成了应变率由10-5l/s-102l/s 7个数量级范围内的混凝土受压试验,发现应变率不同的全过程曲线具有很好的相似性,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随应变率的增加有所提高,但弹性模量基本不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不可逆应变影响的损伤本构模型,其计算结果与实验吻合较好。
-
15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9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陈礼刚, 李晓东
工业建筑,2004,34(1):66~75,-0001,():
对足尺钢筋混凝土三跨连续板进行了恒载下边跨受火试验研究,通过试验,了解了钢筋混凝土连续板在高温下的变形、温度分布规律;分析了连续板的内力重分布和破坏机构的特点。全部火灾试验采用自行研制的火灾试验炉,试验结果表明,炉子性能稳定、使用方便。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火灾火灾试验连续板
-
1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4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陈礼刚, 李晓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0):1358~1360,-0001,():
通过对六块三跨连续板进行的恒载下受火试验研究,分析了板在不同受火工况下的破坏特征、机制及内力重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火灾下结构的破坏特征与常温不同,连续板内力产生了剧烈的重分布。
-
9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2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胡海涛
土木工程学报,2002,35(6):44~47,-0001,():
通过对高强混凝土(C60,C80)高温时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出了高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普通强度混凝土(C30)高温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给出了高温时高强混凝土应力—应变全曲线公式。
关键词: 高温高强混凝土强度变形应力O应变曲线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63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胡海涛
建筑结构学报,2002,23(4):32~35,-0001,():
本文通过对36个混凝土棱柱体试件(100mm×100mm×300mm)高温变形试验,研究了高温时高强混凝土C60,C80)自由膨胀应变、恒定压应力下的温度应变和瞬态热应变的变化规律,并与普通强度混凝土(C30)高温变形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在恒定应力下的温度变形与普通强度混凝土有较大的不同,而且混凝土的温度应变与初始应力水平和温度值等密切相关。通过分析建立了高强混凝土自由膨胀应变和瞬态热应变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
-
1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78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李晓东, , 丛术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7(2):169~173,-0001,():
对4根柔性连接H型钢梁进行了火灾行为的试验研究。试验采用足尺试验形式,试验中考虑了跨度、荷载大小两个主要因素。钢梁跨度分别为4200mm和3600mm。荷载比率分别为0.31和0.52。通过试验,得出了钢梁的温度场分布和变形情况。试验结果表明:H型钢梁在火灾作用下发生了弯扭屈曲现象;轴向约束对H型钢梁的火灾行为有一定影响;钢梁进入大变形阶段后,轴向约束压力变为轴向约束拉力,轴向拉力有阻止钢梁自身进一步变形的作用,即发生了悬链线作用。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高立堂, , 袁爱民
建筑结构学报,2004,25(2):118~123,-0001,():
本文对3块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在边跨受火下的火灾行为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中考虑了负弯矩筋长度和预应力度两个主要因素。得出了板的温度场分布、板的变形及支反力的变化情况。并得出了负弯矩筋长度、预应力度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负弯矩筋的长度对板的破坏形式影响明显,而预应力度的影响则不明显。为今后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火灾行为研究提供依据。
-
6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0下载
-
0评论
-
引用
-
11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31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胡海涛, 刘伊琳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1):18~20,-0001,():
过对高强混凝土(C60,C80)在高温中和高温后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得出了高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温度的变化规律,并与普通强度混凝土进行了比较,同时给出了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随温度变化的计算公式。
-
7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29下载
-
0评论
-
引用
董毓利, 董毓利), 王清安, 范维澄
力学与实践和,1998,20(4):53~55,-0001,():
本文基于塑性铰线理论确定了钢筋混凝土异形板的破坏机构,并利用有限差分法计算了火灾时板内的温度场,根据高温后钢筋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对塑性铰线截面的弯矩及灾后极限均布荷载进行了分析,为钢筋混凝土板火灾后的评估和维修提供依据。
关键词: 火灾,, 钢筋混凝土异形板,, 塑性铰线,, 极限均布荷载
-
14浏览
-
0点赞
-
0收藏
-
0分享
-
122下载
-
0评论
-
引用